汉代历史的发展
汉民族一出现在世界上,就以其独特的稳定性、罕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开始了世界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口的发展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之一,正所谓:国富民安,人口兴。在封建社会时期,汉族人口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发展时期。根据复旦大学的遗传学研究和历史迁徙记录,汉族扩张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上由北向南的人口流动。而不是所谓的南方少数民族接受中国文化形成南方汉族。
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民族血统华夏族算起,大约有200万人。夏商周以后,战国高峰期约有2000万人。到汉朝的时候,汉族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多万。唐初达到8000万-9000万之间,北宋大观时期达到104410000以上。
元朝以后,到明朝万历二十八年,人口达到1601。到清道光三十年(1851),已经达到4亿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口约为6亿,到20世纪末,人口已超过1亿。在地理上,它从黄河和长江流域向南发展到珠江流域到台湾省岛和海南岛,向东北发展到黑龙江流域,向西北发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发展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为什么封建社会的汉族人口发展这么大?其中显然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的生产,即物种的再生产”的机制。但是,要理解和认识汉族人口的大发展,就必须了解和认识汉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现象,即民族同化。所谓民族同化,就是一个民族失去民族认同,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有少数民族同化汉族的情况。由于汉族自古以来就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汉族同化的少数民族占汉族总人口的比例相对较低。民族同化不是汉族人口多的主要原因。现代分子人类学研究发现,南北汉族父系高度一致,母系也有60%左右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