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畅盐田的历史

“路畅”及其名称的由来

据《沧州志》记载,古漳河的原支流就在沧州,因岸边芦苇众多,故名“路畅”。南北朝北周二年(公元580年)在此设象县,因名路畅县(今沧州市)。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路畅县废,改路畅镇。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河间长芦渡设立运盐公司。主要管理河北省盐的运销和盐税。该公司被命名为“路畅”,因为它的居民在路畅镇。从此,河北的盐区就有了“路畅”的称号。这个场的前身“石北场”,因马头营镇石北村最早设立场办而得名。大清河盐场名称的由来,是因为遗址位于乐亭县大清河西岸。路畅盐区开发历史悠久。早在明代,沧县路畅镇就设置了转运使管理盐场,主管河北全省的海盐生产。到了清朝,虽然这个机构被转移到天津,但它一直被称为路畅盐区。这里沙滩宽阔,底部覆盖泥沙,有利于开辟盐田;多风多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有利于海水浓缩;这里的盐民善于利用湿度、温度、风速等有利气象因素,有丰富的晒海盐经验。这些条件为该盐场盐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