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锭如何辨别真假?
随着银锭收藏的普及,其收藏价值不断提高,出现了伪(仿)品。除了要了解各个时期银锭的形制和铭文特点,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银锭的真伪。
适应他人的性格
银锭的颜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银锈,二是内在的成色。
古代银锭的纯度一般在95%以上,含银量在95%以下的银锭很少见,尤其是宋元时期。铭文记载了行人、库房、称检银库、铸监等岗位,这些岗位是为检查银锭成色而设置的。而且为了防止偷工减料的现象,银锭铭文中还刻有工匠等人的名字。金代的银锭铸造有颜色和重量的复检程序。所以一般来说,古代银锭的纯度都是符合官方要求的,有的甚至达到99%以上。因其色泽高,当其崭新时,具有独特的明亮光泽,充满了“珠宝”。相反,假冒产品的成色往往低于95%,含银量一般在90%以下。不可能像真的银锭一样明暗分明。一些假冒产品的光泽甚至会变红,这是因为银中掺杂了太多的铜。中国古代就有在银中掺铜的情况。
由于古代银锭离今天较远,铸造的银锭多用于流通,长期以来,由于氧化和人的触摸,在银锭外面自然形成了一层保护性的外衣,即银锈和包浆,呈灰色或灰褐色,颜色偏暖。由于时间间隔短,假银锭不可能像古银锭那样产生自然的包浆,所以它的颜色让人看起来像刚烤过一样,很有生气。
古代银锭的重量与当时的度量衡制一致。古代银锭一般分为五百两、二十五两、十二两、五两和一两,其中以五十两最为常见。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称重制度,所以同样重50两的银锭重量也有差异,因为唐代用42克,宋代用39克,晋代用39.8克,元代用36.6克,明代用37克。但是,即便如此,如果在36.6克到42克的范围内,每隔两个古代重演一次,结论就是古代的五十二重在今天的1809克到2100克之间。
因为银占化学元素的10.8克,一锭五十两的银锭放在手心里,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假银锭不完全是真的。过去,造假者为了降低成本,要么在银中掺杂铜、铁、铅等金属,从而降低银锭的成色,要么将铜、铁或铅块包上银,做成银锭的形状,以蒙骗人们。这种藏有铜、铁等金属的假银锭,虽然重量在1800克以上,但没有真银锭重。虽然含有铅金属的假银锭重量达到了真银锭的重量,但铅在化学元素中的比例却高达20.7,几乎是银的两倍。这个假银锭拿在手里,比真银锭还重。所以,测试银锭的重量,不仅要称,还要看拿在手里的感觉,而把握这种感觉需要多年的接触,细心的品味,不断的总结经验。
看选角
古代银锭表面经常可以看到螺旋状的丝纹,由外向内有序排列。此外,古代银锭的表面往往是微凹的。有一种说法是,这种云纹和酒窝是在熔融的银水倒入金属模具时,凝结前用钳子轻敲金属模具侧面形成的。其实更科学地说,当银水的细度在90%以上时,一旦由于氧气的作用,在非常高的温度下急剧冷却,就会随着氧气的释放而急剧收缩,冷却总是从外围向中心进行,形成了纹路和凹锭面的现象。纯度低的银水如果快速冷却收缩,是不可能形成丝纹的。当然,锭面是否微凹,是否有丝纹都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控制方法如下:(1)不使银水在成型时急剧冷却收缩,而是减缓其冷却收缩速度;(2)吹还是不吹。这种技术的掌握恐怕是从清末到民国。所以对于明清以前的银锭,看锭面是否微凹,是否有丝纹,就可以知道其成色如何。
除了看有没有丝纹和酒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银锭底部的气孔,或者说蜂窝。由于各种银锭成型过程中释放出氧气,浇注银水时,产生的气体逸出,导致银锭侧面或底部出现气孔。虽然有气孔,但对于银锭来说并不是很美观,但正是这种气孔成为了我们鉴别银锭真伪的重要依据。毛孔深,毛孔圆润,明亮有神,说明气色高;另一方面,颜色低。铸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气孔一般是深浅不一的小孔。锻造银锭的气孔较小,深浅均匀,一般较浅。另外,银锭的铸造年代也可以从孔的大小来鉴别。一般来说,宋元时期的气孔比明清时期的气孔大。这也是造假者往往没有想到和忽略的地方。
有时候在观察银锭侧面的时候,不仅会看到毛孔,还会发现真的银锭有层层叠叠的感觉。所以这种侧面分层的银锭一定是真的。有些伪造者不会注意到这么细微的程度,把银锭的侧面做得相当光滑,却露出了端倪。
沈造型
不同时代的银锭都有那个时代的形制特征,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比如同样是50两的银锭,唐代的船形银锭比宋、元、明清、民国的都要长。宋元时期银锭两端呈弧形,虽然外围也有棱纹,但不上翘,锭面略凹,由外向内有丝线。一般来说,钢锭表面比底面大,腰部较宽。与宋元相比,明代的银锭又短又粗,所以看起来相当厚实。腰部弧度减小,两端翅膀上翘,弧度增大。明代发现的圆形银锭很少,形状与清代、民国时期几乎相同。在清朝和民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不同形状的银锭。因此,银锭的形状特征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即便如此,也大致可以分为元宝形、方形、圆形、腰形、牌坊形等等。需要明确的是,各个地方用的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在造型上有什么变化。比如牌坊银锭就是云南的特产。如果有其他地方铸造的牌坊形银锭,就要考虑其真伪了。
视觉铭文
要看铭文,不能只看铭文的内容,还要看铭文的形成和采用的方式等因素。
鉴别真伪,需要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银锭铭文的格式特点和内容。比如唐代的银锭中,就没有“行人”这种检查成色的位置,直到宋金铭文才出现。即使到了宋金时期,也都各有特色。比如有“北京卖领银”、“出门税”字样的银锭,肯定是南宋的;带有“盐判”、“店家”、“使”字样的银锭,一般属于金代。
唐代银锭上的铭文和时代金银器皿上的文字是一样的。虽然是刻上去的,但好像是用书法写的。宋代的银锭有两种:刻的和印的。在金代,雕刻是主要的方法。元初,加盖,排列不规则,背面常铸有铭文;后期以雕刻为主。明代银锭上的铭文很少盖章。除了“金华银”,一般都是刻的。文字的排列是不规则的,虽然有序,但还是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到现在为止,除了上海博物馆的一枚嘉靖三十一年的圆锭,清朝以前的银锭铭文基本都是负面的。在清代,时效国的银锭都在杨雯,也许是银锭成型而未完全凝聚的时候,文字一般不变,内容丰富,因地而异。总之,鉴定银锭的真伪就是要多接触。要仔细观察,仔细琢磨,把握时代特征,善于总结。遇到假货,也需要细细品味,找出可疑之处,总结造假的方式和技巧。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分辨清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