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瓷发展史
距今约4000年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衍生出来的古强群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分支是半山文化和马场文化,是继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型陶瓷,表面抛光,表面光滑对称,以黑色单色装饰。装饰图案善于饱满,也画在碗、盘、碗等开口器皿的内侧。古代的人,山洞,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是围绕着渔猎,所以最初的急用发明需要水壶罐子之类的东西。陶瓷上装饰的出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除了解决吃饭问题,还有富余空间,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
河西走廊马厂式彩陶一般形制较小,部分器物有穿用的孔,便于携带,反映了该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在半山彩陶上出现了播种的人形图案,表明了农业的发展和人类创造力的进步。
在原始社会,书面语言尚未完善和成熟。图案形象直观,在当时具有象征性和装饰性,所以对彩陶图案的研究也会为古文字的研究提供佐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原始时代氏族部落较为复杂,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形成了审美需求的独特文化特征。他们各自都有代表宗族文化的象征性形象,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精神凝聚力。随着氏族文化的兴衰,陶器装饰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早期人类缺乏探索和利用原材料的经验,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用火方面不够成熟。因此,制成的陶瓷质地疏松。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陶器的种类开始增多,从泥质或混砂陶器发展到灰陶、黑陶、彩陶、白陶。此外,为了装饰或提高质量,还创造了白色和红色的陶器衣服以及以Fe2O3(黑色)和MnO2(红色)为着色剂的有色材料。在成型过程中,造轮、成型、表面抛光、薄胎成型、印刷、装饰等多种手段被创造出来并逐渐完善。原始的烧制条件比较简陋,使得早期陶器的胎体多为红褐色。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混入大量空气,形成强烈的氧化火焰,使粘土中的氧化铁成分变成红色和黄色。此外,原料中较低的AL2O3含量和较高的熔剂用量对红陶的形成也有明显的影响。
至今未发现古代陶瓷烧制的技术资料,但从现有资料推测,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直接用篝火在平地上烧制柴火。这种方法至今在许多边远落后地区使用,统称为“无窑烧陶瓷”。峄山文化的窑型基本上是横孔型和竖孔型,用泥土挖掘,以木柴为燃料,没有烟囱。窑内温度均匀,热损失小,烧成温度可达1000度。自龙山文化时期以来,垂直窑洞就被广泛使用,它由三部分组成:火室、火道和窑室。窑室直径约为1米。燃烧时,空气供应充足,使木柴充分燃烧,火焰沿窑底均匀进入窑室,使窑内温度提高到65438±0.050度,也为后续的馒头窑和倒焰窑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纵观中国的彩陶技术和艺术,历时4800年。事实上,它的上代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考证的谜。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进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新认识。就现有资料来看,可以说原始陶器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夏商周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代殷墟遗址出土的陶片和陶罐包括多种风格,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和釉面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和文字与甲骨文和商代青瓷密切相关。青瓷成本之高,只有贵族才能享用,普罗大众的各种生活用具只能用陶器。所以可以理解为商代的制陶技术也得到了普遍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带釉的硬陶,釉色青绿,棕黄色,胎质坚硬,灰白色。
这时,陶器不再局限于容器,而是有了广泛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日用品、建筑、殉道者和祭祀器皿。朝廷也非常重视制陶。秦汉时期,古建筑多为木结构,难以长久保存。因此,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未央宫等,虽不能完全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遗迹中找到瓦片、汉砖等遗物,从而一窥古建筑的规模。
带图案的屋檐瓦
房檐前端的瓦是瓦,瓦面有一个挂着花纹的圆形挡板。瓷砖的图案设计美观,字体流动多变,有云纹、几何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是精美的艺术品。
韩砖
汉画像砖上的雕刻包罗万象,复杂精美。绘画和浮雕的图像都是生动灵活的;它们所表达的故事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在四川彭山发现的汉墓中,有一种砖是专门用来建造坟墓或隧道的。看来应用物理学中空心圆柱体的原理在结构上已经为人所知。
自古以来,我们的社会就提倡厚葬。陶器可以长久不朽,成为最好的陪葬品,包括样板房、乐器、鸟兽、俑等。秦汉时期的兵马俑最为著名,最近也陆续出土,引起考古学家的关注。
兵马俑军队
兵马俑多为模压而成。首先用陶瓷模具制作第一胎,然后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雕刻、上色。有的是先烧后连,有的是先连后烧。受热均匀,颜色简单,硬度高。
铅釉陶器
铅釉陶器是汉代陶器艺术的创新,有黄色、棕色、绿色等多种颜色。青釉更受欢迎。以铅为釉的基础,稍加氧化,就可以得到绿松石,熔点只有700到800摄氏度,这是必须的,可以薄薄地挂在胎上。
南方也盛产蓝釉陶器,火候高,珐琅硬,也是青瓷后期发展的开端。东汉中后期出现青瓷,用“龙窑”提高窑温,也选用一般瓷器用的高岭土。三国两晋南北朝从公元200年持续到581。公元200年,曹丕废汉献帝为王,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三国”。公元263年魏灭蜀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五湖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后。众多士绅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与同时代的北朝合称“南北朝”。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萧山、上虞、余姚等地出现了越窑、瓯窑、吴窑等著名窑址。我们制作的器皿讲究质量,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常用品。
东晋南朝时期,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瓷窑衰落迹象明显,瓷窑减少,数量减少,装饰简化,烧制粗糙。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唐。
相对来说,中国北方生产瓷器的时间要晚一点。这个时代的动乱对中原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此之前,关中和中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陶瓷工业的衰落是必然的,陶瓷工业的出现一直拖到北朝。然而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独特而影响深远的陶瓷品种,那就是白瓷。
在我国,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其坯体采用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合材料,经1200oC1300oC高温烧制而成。要求胎体坚硬、致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表面覆盖一层釉,釉面要光滑、平整,不脱落、不剥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有丰富的原料资源和燃料资源,因此该地区的制陶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众多的窑址。瓷器的起源,俗称“窑口”,是考古学家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逐渐了解到的。通过实地调查和发掘,基本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比如越窑,又称越州窑,兴起于东汉,衰落于北宋。其基本分支机构在宁波、余姚、绍兴和浙江萧山。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腻,青灰色;珐琅光亮润泽,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曾写过一首诗,赞美“九月秋风露过窑,胜千峰翠色”。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灰色,釉层薄,釉色淡蓝,透明度高,有小片,易脱落。又如江西洪州窑、湖南岳州窑窑、江苏宜兴窑等等。这一时期的瓷器已经取代了一些陶器、青铜器和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日用器皿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餐厅,家具,学习文具,葬礼丧葬等等。
中国人饮茶的习惯起源于东周时期的四川,东汉时期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迅速蔓延,成为东晋皇室的时尚。据古籍记载,当时的饮茶方式与今天有很大不同,需要一些形状各异的器皿,数量上需求量很大。经考证和考证,当时的鸡头壶造型独特,是一种茶具,隋唐以后不复存在。
瓷器谷仓罐出现在三国西晋时期。用作随葬品,故又称“魂瓶”或“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谷仓和罐头制作精美,雕刻复杂。有人、鸟、动物和亭台楼阁。谷物一直被认为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质。所以从秦汉开始,五谷随死者陪葬,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随葬品中还包含了一整套谷物加工工具和炊具,以体现食用的重要性。南北朝时期,在盛兴,佛教盛行,各地修建了大量寺庙和佛像石窑,僧尼数量激增,随处可见带有佛教色彩和寓意的装饰品。比如在建筑装饰上用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反映在陶瓷上,最具代表性的是“莲花雕像”。
陶瓷也广泛用于文具,如笔筒、水碗和砚台。水碗的作用只是盛水磨墨,但它的形状非常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陶瓷文具的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提倡读书、崇尚儒学有关。这一时期的装饰特征明显,尤以三国西晋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图案,细腻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为现代人研究建筑、音乐、舞蹈、宗教、畜牧等课题提供了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无物、烛台、油灯、水壶等,大胆运用了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从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淡绿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体系的代表,与中国北方的白瓷相得益彰。此外,褐色也常用来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具生气。这种装修方法简单,易操作,适用面广,效果好,所以应用广泛。在褐色物体表面书写文字是褐色装饰的另一个特点,在晚唐五代时期受到盛兴的高度赞扬。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现在的越窑晋瓷大多工艺上乘,釉色高,质地醇厚,非常有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生产出的陶瓷釉色变化丰富,有的呈绿色、黄色或灰色,与釉组成和烧成火焰有很大关系。虽然现在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是今天的仿制品往往千篇一律,毫无生气,失去了古人的迹象。釉质的调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和草木灰混合而成的。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熔剂,常用作釉料。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分,在高温下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青瓷自东汉末年出现以来,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广泛,原料含量不同,这一时期瓷器的釉色和质地差异较大。
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少,社会秩序相对安全,中原地区大量人口南下,其中不乏陶瓷技术人员。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状态,陶瓷工业不如汉代发达,窑的使用也很少改进,仍在使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瓷窑有了很大的进步,龙窑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窑床的长度超过十米。为解决隆尧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等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火墙”,可以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据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下烧制的,烧制温度约为1300度,达到了现代瓷器的质量水平,这无疑与龙窑的结构和烧制技术的改进是分不开的。到了唐代,制瓷才能转化为成熟的状态,进入真正的制瓷时代。因为陶瓷的区分取决于是白、硬还是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烧制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易碎,只能算原瓷。但是到了唐代,不仅釉色成熟,而且烧制温度可以达到1000摄氏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瓷器真正进入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是越窑和邢窑。
月瑶
越窑位于浙江南部的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北部,主要生产白瓷。越窑青瓷清如冰,晶莹润泽如玉,色中带青,与茶青相近。
姚兴
邢窑生产的白瓷,土质细腻,器壁坚实而薄,器形稳定而厚实,线条流畅。
唐三彩陶瓷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众所周知的唐三彩,一直到今天都被广泛喜欢和收藏。唐三彩随葬有明黄色、绿色、青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并不是每件唐三彩都有三种颜色,但利用三色交混的釉料技术,可以做出美丽的花朵,先在坯体上刻成深色的花纹,无穷无尽,五彩缤纷。
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长安的西窑和洛阳的东窑。厚葬盛行于唐代,不仅在高官贵族中,在老百姓中也是如此,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
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盘子、水器皿、酒器皿、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还有盛有骨灰的锅碗瓢盆。一般来说,人们喜欢马俑,它们有的翘着脚在飞,有的站在周围,有的嘶嘶作响,姿态都很生动。人物方面,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了不同的性格和特点;这位女士脸型丰满,头发梳成各种发髻,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强勇猛,胡俑高大深目,天王威猛威严,堪称中国古代雕塑的典范。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家局势日渐衰落。唐朝灭元后的五十年,面临分裂的局面。北方先后由侯亮、后唐、后汉、后晋、后周统治黄河流域。中国南方有很多政权,前蜀、吴、≥、吴越、楚、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
柴窑
这一时期,后周世宗著名的柴窑以天青为主,世宗评价为“雨后云破,色如未来”,故有“雨后天晴”之誉。《道》上记载“如天之蓝,如镜之亮,如纸之薄,如编钟之响”,可知其制作精美。
米色瑶
五代时,越窑曾一度成为王钱的御用器皿,不准官员享用,所以当时也叫“秘彩窑”,都属于青瓷的制造。周朝后期,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了汴梁,史称北宋。宋代的瓷器是中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闻名于世。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是五大名窑,造型优美,典雅端庄,不仅超越了前人的成就,甚至连后世的仿制品也难以企及。
丁瑶
定窑,又名汾丁,位于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古称定州,故称定窑,是唐代继邢窑之后生产白瓷最好的窑。
定窑釉分北定和南定。宋朝南迁后,一部分到达景德镇,一部分到达冀州,称为南定。景德镇产的釉呈粉末状,也称粉定。定窑还有红丁、紫紫丁、黑黑丁等。
一般的装饰手法有刻划、印刷、雕刻等图案。其制作精美,线条流畅,胎质坚细,呈乳白色或象牙色,菜多,胎细而圆。为了避免烧成变形,采用多次烧成,然后设置金属为边缘。
汝窑
汝窑,位于河南临汝县,是北方第一座著名的青瓷窑。烧制皇宫用品需要的时间短,数量少。器形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似羊脂玉处于半暗沉状态,截取了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后期叫临汝窑,在临汝县烧制。其中“风华”二字是宋高宗刘飞的堂号,有人说是后人刻的。
均瑶
钧窑位于河南省蔚县。古称钧台,明称周俊,故名钧窑,未代代相传。
钧窑始建于唐代,历经宋、金、元,胎质细腻,釉色艳丽,种类繁多。有玫紫、海棠红、茄紫、天蓝、胭脂、朱红、火红、窑变。器皿种类很多,但花盆是最好的。
一到十的数字刻在器皿的底部。相传一、三、五、六的单数是红色,二、四、六的复数是青色。但也有人说,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这只是窑为了便于识别而做的标记。
官方用品
官窑建于宋朝大观年间、郑和年间的汴梁。青瓷釉面晶莹,有裂纹或冰状,粉紫口肯定是它的特征。
宋代南迁,在△黄山下设官窑,又称秀内寺官窑或内窑。郊坛下的官窑,器形甚多,器大,器径一尺多。
葛瑶
哥窑的创始人是浙江滁州人张的哥哥。哥哥章生一烧的是哥窑,弟弟张生烧的是姚笛,又名龙泉窑或张瑶。
哥窑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开裂,这是由于釉面和胎的收缩率不同造成的。有的叫鱼子酱蟹爪纹,有的叫百片。釉色为粉米色,釉中有气泡。瓷胎呈深褐色,口边上有一条棕边,称为“紫口铁脚”。
龙泉窑
龙泉窑釉色青绿,北宋多为粉蓝色,南宋多为葱蓝色。在器皿转折处不开片,往往呈现胎色,瓷釉厚润,纹饰上很少有雕花、刮花。不过贴花和浮雕比较受欢迎,比如盘子上经常堆着双鱼纹,瓶身上贴着牡丹纹。
瓷器工业在宋代达到顶峰。除了上面提到的五大名窑,山西平阳的平阳窑、陕西耀州的耀州窑、福建建安窑、江西冀州的吉州窑也烧制出相当好的瓷器。
磁州窑,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磁县,是中国北方大窑业的中心,受到日本的高度重视。历代都有大量瓷器销往日本,日本人也称瓷器为瓷瓷是有原因的。元朝入主中原后的91年,制瓷业较宋朝有所衰落。但这一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红的兴起,大量彩瓷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带动了明清时期瓷器的发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舒芙瑶
元代景德镇设计了官窑,制作精美,花纹中经常使用“蜀府”二字,故又称蜀府窑。也是从元代开始,景德镇逐渐形成全国瓷器制造中心。
釉下蓝
青花瓷是用钴画出图案,只用一种蓝色。然而,颜料的色调和层次可以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青花简单而华丽,复杂而统一。它和蓝印花布一样,具有古朴、淳朴、典雅的特点,成为瓷器的主要品种。
釉红色
釉红是一种钴被氧化取代的釉下彩画,类似于青花。因还原为雪红色,釉色为红色,故名釉红。元代钧窑之后,又出现了另一种红色表现法,这种表现法较难烧制,往往呈灰红色或深褐色,相当不稳定,产量很少,传世更少。中国的陶瓷艺术在明代进入了新的征程。明代以前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白瓷尤其是青花成为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景德镇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明清延续了五六百年。形容当时的盛况是“白天白烟遮天,晚上红焰烧天”。
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的早期阶段,虽然没有甜白、脱胎那样精致,但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因为苏泥博青Co料的投入和使用而大放异彩。画家的艺术修养很高,用绿料的幽幽作骨端花的笔触,产生水墨画的趣味;有的在线条上运用不同的深浅,产生生动的变化,更加生动有力。从元代开始,伊斯兰教的传入也给这个时代带来了丰富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的应用,布局内容清晰明了,给人一种他的恢弘古朴之感。
成化和郑德处于青花瓷中期,当时苏尼波青已经用光,改用平等青。色彩没有苏青那么丰富,也没有淡淡的水墨效果。因此,又向加彩或细致表现方向发展,绘画技法精炼、细致、匀染,并加入白瓷薄胎,达到精致的目的。
嘉靖、万历年间是青花瓷的晚期,徽青的使用给嘉靖窑带来了盛况,色彩丰富浓厚。这个时候产量大,用荷兰船运到欧洲。
万历年间,著名的彩彩斗法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就连伊马里的古瓷也是根据这一时期色彩斑斓的战斗发展起来的,“万历色”在历史上声名大噪。同时还有红地黄、蓝黄花、红蓝花、黄蓝花、红画等各种彩色磁铁,以及前窑的成就,图案千变万化,增加了很多。
自明代以来,窑址往往集中在景德镇。官窑和民窑都倾向于彩绘瓷。宋瓷以前以单色釉为主。明代以后,瓷胎越来越薄,越来越白。从此,我们开始在空白上记下风格,有了年代,有了堂号,有了名字,研究证据更加可靠。
青花釉红
青花釉红的搭配也创造出一些创新的作品。
釉的颜色之争
成化瓷用斗彩,先用青花料勾勒,再加釉彩,填五色,非常有名,成为后世模仿的对象。郑德时期青、光、暗,胎质不白,不如成化菜,渣斗是其独特之处。中国瓷器在清代达到顶峰。几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和陶官的管理,以及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皇帝对瓷器的重视,皇帝的爱好和倡导,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工艺高超,装饰精美华丽,成就非凡,是中国陶瓷历史长河中最辉煌的一次。
清代,除景德镇官窑外,当地民窑极为繁荣,成就斐然,特别是西风东渐,陶瓷外销,引进西方原料和技术,使陶瓷业更加丰富多彩。还有就是画院由于大量生产和仿制,追求精致。虽然有令人惊叹的作品,但却少了些创意,变成了纯粹的工匠。
福建德化白瓷洁白透明,佛像制作颇有名气。到了清代中期,外销的陶瓷发展成了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照片。
混合釉
雍正时期,粉彩最为成功。粉彩的主要特点是色调柔和淡雅,比例精细工整,所以又叫“柔彩”。白色粉扑底用来形成图形然后上色,染成深浅不一的色调。清新透彻,温馨质朴,有工笔花鸟之意,装饰性强。
搪瓷颜色
乾隆时期继承了前朝的风气,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作品。后来不惜重金追求创意,将各种工艺技术融合应用到陶瓷上,出现了很多模仿其他材料的产品。绘画上最大的成就是珐琅彩,最早是用进口颜料烧制的,所以又叫“洋彩”。
珐琅色使用的材料颜色晶莹剔透,质地厚实,用于装饰,图案有轻微凹凸的感觉。景德镇瓷胎运到宫中,命画院化工作画。多属内廷秘戏,故装饰画法极为精细,追求华丽华丽,具有宫廷气息,以宫中“古月轩”为风格,均属内廷,成为著名的古月轩瓷器。
博卡罗瓷器
清代宜兴紫砂产量较多,名家辈出。除了制造宜兴壶,还有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如碗、花瓶、花盆等。和各种彩陶也很有创意,以保持轮胎的自然和古董。
织金
“织金”是用金线填槽,再填色,颇有特色。景德镇白胚在广州被用来为外销增色,流传至今。
黑瓷
山东博山的黑瓷是北方农民喜闻乐见的日用品。
石湾苏
近年来,广西石湾创作的人物受到高度重视,釉色多样,栩栩如生,尤其是故事人物,其表情生动、有力、有趣,为收藏者所喜欢。乾隆以后,从嘉庆到解放前夕,即19世纪中期到40年代末,特别是鸦片战争(1840)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反动统治日益腐朽,外国资本主义逐步入侵,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瓷业从停滞走向衰落。
在英国,18的60年代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正在崛起。到公元19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蔓延到其他欧洲国家和北美国家,工厂普遍进行大规模生产。在18世纪欧洲人制造出真正的硬质瓷器之后,到了19世纪,工业技术的进步使得欧洲的陶瓷生产逐渐被机器取代了手工业劳动。陶瓷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英国、德国和法国的陶瓷产品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东方,日本的陶瓷工业从20世纪初才兴起,但发展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陶瓷可以和英、德、法比肩。
在此期间,中国瓷器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每况愈下。以产瓷闻名的中国,成为大量外国瓷器的倾销市场。中国瓷器虽仍能凭借传统特色在海外与洋瓷争得一片天,但数量已大幅减少,其衰落趋势是由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决定的。甲午战争后,由于资本主义实力的扩张和清政府的腐朽,中国陶瓷不得不在国内外市场上节节败退,中国陶瓷工业濒临绝境。
尽管如此,中国的陶瓷工业仍然顽强地生存着。清末,在清政府倡导的“振兴实业”的口号下,一些民族工商业者对中国陶瓷手工业进行了一些改革,创办了一些新的瓷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掠夺,暂时缓解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所以中国的民族工业略有上升,民族工业的新瓷厂也有了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