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课堂教学

看看这张纸。

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课堂效果的增强,各种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历史教学应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学生通过渗透和融合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历史实践能力。如今,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历史教学,制作、开发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已成为一种趋势。与以往的口头讲授和板书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体现了自身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全民素质

视听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被引入课堂。它以其科学性、先进性、生动性、直观性的特点,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利用电教媒体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日常历史教学中常用的视听媒体有:DVD播放机、录像机、语音室、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电脑等。这些电教设备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模拟和想象空间,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奋斗,从而更快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运用电教媒体,提升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根据学生好学、好奇、爱玩游戏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美因素,紧密结合教材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将之前的知识与当代政治适当结合,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这个时候有了多媒体,图文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高,接受知识自然会快很多。

比如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一个短片再现历史,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回归历史。日军的侵略阴谋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使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起因和南京政府的反动本质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教学内容直观明了。通过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优美、感性的语言,让学生产生共鸣,把空洞的历史变成生动、形象的“形象”,展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生欲罢不能的效果。

2、利用视听媒体,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发展,视听媒体突破了传统教学如听写、回忆的界限,生动地展示了知识的对象。视听媒体的一些特殊功能,如:视听同步动画画面、有针对性的历史视频、扩大或缩小一个点、拉长或缩短一个句子,可以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比如,在讲述战国七雄的故事时,我们首先决定重点讲述商鞅变法的教学内容,然后借助多媒体直观展示商鞅及相关资料,突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理解人生价值的教学目标。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仍然与学生讨论“商鞅变法为什么成功”、“为什么死了而秦法没有变”等核心问题,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辩论可谓激烈,各抒己见。然而,大多数学生的观点都集中在商鞅的个人才华和秦王的大力支持上,而忽视了社会发展趋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我因势利导,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行分析讨论,对比总结,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使用视听媒体增加教室容量。

教师采用叙述、对话等传统教学方式讲解知识点。板书占用太多时间,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少,教学效率低。视听媒体的使用可以提高信息的强度、可视性和可听度;而且可以增加信息通过量,提高传输速度;它能充分发挥动员和启发的作用,变单纯的以听觉为主的学习方式为视、听、思相结合,脑、手相结合,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使学生兴趣盎然。比如我在讲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时,引用了毛泽东的一首诗《沁园春·雪》,诗中“惜秦皇汉武,略失文采,盛唐小骚”一句,把一代又一代的千古伟人和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现代伟人毛泽东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毛泽东写歌词时提到秦始皇?他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与我们这一代伟人相比,他为什么“略失文采”?学生自然而然地被所创设的情境所吸引,为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帮助下,不仅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还将相关知识有效地引入课堂,扩大了课堂知识容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4.强化感性认识,突出历史学习形象。

历史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在于它的形象性和感性特征。为了使学生更近距离、更深入地了解当代政治和其他与历史相关的历史现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视频资料和网络资源,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时政图片、时政视频和历史相关视频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2.电教体现了课堂教学面向全体。

传统教学形式下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在接受知识上有很大的差异,造成两极分化。一些基础薄弱的所谓“后进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成绩越来越差,无心学习。电教媒体的应用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加深了印象,强化了记忆,使学生对学习有了信心,许多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可见,电教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新课标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所收获。

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问题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图像太吵,分散学生注意力。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老师使用了大量的视听材料,特别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动画图像,使学生只盯着眼花缭乱的画面,而忽视了教材的内容和老师的讲解。结果学生的效率没有提高,反而注意力分散了。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处于辅助地位,这是无法改变的。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把历史课变成历史图像鉴赏课。同时,如何实现多媒体展示与教师讲解的和谐配合,是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注意的问题。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科技多么发达,历史课都不能忽视教师的语言魅力,这种最原始最简单的手段应该永远是历史文科教学的主体。

2.把各种想象转化成单一的画面,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力。

过去,在没有多媒体参与的教学中,学生完全依靠老师的口头讲解和课本来理解知识。虽然形式单一,但优势明显。学生根据老师的表情和语气体验课本知识,在学习中探索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一些历史现象。这种间接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每个学生的想象力都有很大的差异,这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现象有丰富多样的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对培养学生的个体审美能力和行为人格有积极的作用。多媒体课件会把这种无形的想象变成有形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造成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单一。久而久之,学生的活跃思维和创造力就会受到损害。因此,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提高学生知识学习、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实现历史观、听、思有效结合的过程中,能够营造生动和谐的视听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大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这将为历史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有助于所有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更好地提高历史各方面的能力,使历史学习真正达到“明智地学习历史”的效果。

参考资料:

1.历史新课程标准;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践者对话》北师大出版社;3.李毅信息技术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