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的中西比较

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赢得了争夺殖民霸权的战争,成为资本主义殖民大国。这时,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需要在工业生产领域进行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政权通过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扩大资本积累,增加雇佣劳动力数量;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这些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法国、美国等国也在19世纪上半叶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不仅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和阶级意识的提高,工人运动从自发的摧毁机器的斗争发展为自觉的、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斗争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法国里昂的两次工人起义,英国的宪法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都是早期的无产阶级独立运动。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为科学革命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随着无产阶级的壮大和独立的工人运动的兴起,空想社会主义越来越阻碍工人运动的发展,这就要求创立一种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工人运动走上正确的轨道,取得斗争的最后胜利。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需要,积极参与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革命实践,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1848年,* * *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从此,世界无产阶级进入了用科学共产主义发动革命的新时代。

19世纪中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激烈,工人运动不断兴起,无产阶级强烈要求加强国际团结,于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64创立了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并为其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策略,将科学共产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在马克思的领导下,第一国际联合各国无产阶级力量开展罢工斗争。同时,我们和蒲鲁东、巴枯宁作斗争,马克思主义胜利了。第一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1871年,法国爆发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是划时代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革命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从此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衰落。

19世纪的最后30年见证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剥削本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广泛应用新科学技术,工业生产空前提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发展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德、法、俄、日的垄断组织广泛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进而控制了国家政权。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腐朽加深,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正在走向全面反动,加强对本国人民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镇压,同时积极准备发动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因此,资本主义的矛盾,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空前尖锐的。

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获得了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政党广泛建立,许多国家爆发了波澜壮阔的罢工。为了加强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共同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1889年,各国社会主义者在恩格斯的指导下成立了第二国际。第二国际早期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基本保持了正确的立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伯恩斯坦为首的修正主义者否定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修正主义一度甚嚣尘上。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同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马克思主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列宁在俄国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并于1905年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发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夺取政权。

19世纪上半叶,西欧和美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抢占原料的产地和销售市场,加紧了对亚洲的侵略。与亚洲各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作为侵略的工具,亚洲人民掀起了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运动高潮。垄断资本形成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加强资本输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结束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划分,建立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加强,加深了被侵略国的民族危机,亚非拉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自身的封建势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加深。19世纪末,新兴的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分别超过了英国和法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导致了帝国主义国家再次瓜分世界的斗争、法德矛盾、巴鲁之争和英德争夺霸权形成了三个中心环节。争夺霸权的帝国主义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定”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都疯狂扩军备战,不断制造国际危机,发动局部战争。终于在1914年7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索,一战爆发。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停止战争。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随后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交战国革命运动的高涨,导致了奥匈帝国的解体和德意志君主制的崩溃。1918 165438+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失败而告终。

当外国在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国还在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的浪潮中挣扎...在殖民侵略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