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是如何成为中国大家庭的一员的?从反叛到臣服,明朝是一个关键点——
据史料记载,瑶族最早出现在湖南,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上,随着北人南渡事件的发生,来自北方的汉族人与湖南的瑶族人之间的冲突频繁发生。此后,瑶族逐渐南迁,迁居两广。尤其是在广西,山川密布,非常适合瑶族的生存。从此,广西成了瑶族的大本营。到了元朝,据元朝史料记载,湖南发生了13次瑶暴,广东发生了10次,广西发生了28次,其中1325年的泰定瑶暴蔓延到广西全省,而1330年的顺治瑶暴则涉及2万多名暴民,元军用了两年时间才将之平定。
明朝建立后,南京是它的首都。在西南,朱元璋派穆英等人去镇压。慕英等人采取了重点攻元的策略,对瑶族保持了和和气气的态度。双方暂时处于和平状态。到洪武十年,天下已定,明朝官僚统治步入正轨,对西南少数民族占领区的渗透愈演愈烈。瑶族的暴动终于开始了。
洪武十三年,广东罗定瑶族刘茂起义。其实,刘并不是什么好人。元末乱世,他趁乱世聚众成为亡命之徒,抢劫家产。天下安定后,刘四处流荡,但作为土匪,他只是被当地政府逮捕。直到洪武十三年才举旗造反,被明朝正规军盯上。当时,广东卫生军包围了刘的大本营,并很快镇压了他们的叛乱。
明代尧乱的一大特点是频繁发生,这实际上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加剧。正是由于汉、瑶的频繁交往,才形成了中华民族。
洪武十六年,粤赣之交的瑶族造反,首领自称舜天王。这一年,明朝沈公正真集结两广、江西守军,对粤赣边界的瑶寨进行大规模围剿,镇压了叛乱。洪武二十八年,明军镇压了广东的姚起义。洪武三十一年,广东罗定瑶族因叛乱被镇压。
在平定了上述瑶乱之后,明朝对瑶区的管理进行了改革。随着战场的胜利,明朝将王华过去无法到达的瑶区由完全放任改为设立怀柔府。到了明朝,老瑶长被赋予官职,比如粤西瑶长冯元泰。朝廷封他为七品龙水郡丞,掌管本郡瑶民,他的后代将继承这一职位,但必须由朝廷授予。这样,冯元泰获得了对龙水瑶族的统治权,既有实际权利,也有政府名义。他接受县丞一职,意味着他的民权在形式上来源于中央政府,为明清直接改革埋下了伏笔。
永乐时期西南瑶族是永乐时期最稳定的,因为永乐皇帝北伐的战争,特别是对越战争,直接震动了西南各民族。永乐二十二年,广东瑶族人对土特产11次进贡,永乐皇帝也本着宽厚待薄的精神,给了他们一份丰厚的礼物,双方尽兴。
在任绪安时期,由于皇帝仍然勤勉,中央政府没有犯大错误,双方的关系仍然存在。但因为迁都北京,明朝对西南的控制力下降。另外,宦官制度完成,北京派宦官镇守当地。这些宦官贪得无厌,代表人物是宣德年间镇守广东的宦官阮能。他与兵部尚书陈勾结,“洞内地方官攻影,不得不厚贿”,引发了瑶族民众的嫉妒。
正统时期,1446年罗定姚之乱开始,明朝姚之乱最终达到高潮。1446年,瑶族地方知识分子毛杀了明朝流官王益数千人,在周发动叛乱,愈演愈烈,波及整个粤西、桂东地区。明军围困了10年才彻底覆灭。明朝最有代表性的是罗胖瑶鸾。罗庞瑶叛乱始于弘治四年(1491),万历五年(1576)被彻底消灭。在这85年间,罗旁地区的瑶族不断吸收来自广东各地的瑶族,罗旁瑶族独立了。
据广东著名历史教授林天威统计,从1491到1583(万历十一年),92年间,湖广地区共发生大规模瑶民暴动57次,几乎一年半一次。说到影响深远的1451景泰姚叛乱,反贼洗劫了当时的茂名、化州、吴川等三城。为了消灭他们,明朝专门设置两广总督一职,两广总督一职始于明清。
历史总是很奇怪。万历十一年前频繁发生的姚暴动,在万历十一年后突然消失。原因是什么?事实上,尧乱并不是突然消失的,而是历史积累和突发事件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所谓历史积淀,是指明朝的帝都积极促进了瑶族的文明,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融入了明朝社会。促进瑶族在山区定居是明朝皇帝实施的一项政策。明代的瑶族分布在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崎岖的山林中。从洪武时期到穆图堡,明朝中央政府仍然依靠旧的瑶族权贵,通过地方官员间接统治瑶族人民。明清两朝景泰王朝首任两广总督王奥在治理瑶族时,采取了镇压与绥靖相结合的策略。他采取猛打、恐吓、瓦解等措施,极力拉拢亲姚明的山寨,打击分裂的山寨。同时,“凡姚童子等已归者,以恩待之,来者以义待之,令信之。赏罚必公,大恶必惩,小恶必惩。”在王奥的统治下,明朝对瑶族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极大地促进了瑶族融入社会。然而,遗憾的是,两年后离任,新任总督并未执行的策略,姚之乱再次爆发。
姚叛乱,其实叛军战斗力不强,唯一依仗的就是地理位置。“敌进我退”是叛军的主要战术,这也是明朝始终无法剿灭叛军的原因。所以景泰以后,明朝皇帝面对尧乱基本都采取封锁政策,但是对尧乱却无能为力。
直到万历四年,在张的改革下,明朝才呈现中兴之气,开始解决各种积弊。洛胖瑶割据地区的现状终于被打破。这一年,在张的支持下,尹正茂、凌派兵10万包围了洛庞。这一仗打得铁桶一般,四面受敌,全军齐头并进,迫使姚根据地不断缩小。经过四个月的围剿,在杀贼四万三千人之后,明军彻底消灭了始于弘治四年的割据政权。这一次的打压对姚的打击是巨大的,姚最为严重。
唐宋以后两广虽然开化了,但是两广人少。他们没怎么学习,在山里住了很长时间。如果政府能够给予他们良好的引导,他们仍然会乐于接受汉族文化。表现为明朝中期,日军受灾严重时,经常看到两广(主要是瑶、壮)的狼兵进入东南沿海抗击日寇。他们为保卫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万历平遥以后,两广的瑶乱基本消失。此后,明清两代的皇帝并没有灭绝瑶族,也没有抹杀他们的习俗和文化。而是一视同仁,把他们当做自己统治下的人民,共同发展。姚终于融入了中华民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中华民族的兼容并蓄是中国今天实现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重要原因。
林天威:《明代广东姚之乱》,《岭南文化》第2期,1985。
麦思杰:《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与征役的关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2016。
宋永志:从瑶山到瑶村:明清时期广东瑶族居住形态的演变,《济南历史》第1期,2014。
(作者:浩然文史紫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