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武则天的客观评价

对于武则天,自唐代以来,一直有不同的评价。唐初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后代,儒家正统还没有完全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还是比较正面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司马光主编的《资同治鉴》,武氏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朱成理学在中国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忽视女性的观点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比如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不容之地,臣民怨之地。”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侯善于治国,重视广纳贤才,开创了科举的“殿试”制度,能够重用迪、张謇之、桓、景辉、姚崇等名臣。

武则天在位期间,国家政策稳健,军事谋略得当,文化复兴,人民富裕,因此有“贞观遗风”之誉,为其孙唐玄宗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于武则天的负面评价也很多。她在执政初期,由于大兴举报之风,重用残暴的官员周兴、赖君臣,后来的历史学家鄙视她违背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一个女人,她实际上有许多男性小妾(称为“男宠”),并不羞于公开与许多男人享受。

因此,史书对她的所作所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责她阴险、残忍、善于操纵,与在魏之后的独裁统治一起,被称为武威之乱。

扩展数据

毛泽东这样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一个女人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不容易啊!”孟锦云感慨着。

毛泽东接着说,“你认为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认为她不简单。太神奇了。在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想都不敢想。看过一些野史,恐怕值得商榷。武则天在治国方面确实是个人才。她有包容人的能力,有识人的智慧,有用人的技巧。她提拔了很多人,也杀了很多人。也有很多人刚升职就被打死了。”

毛泽东还谈到了武则天的无字碑:武则天是有自知之明的,她不会让别人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它的本意是功德无量,书籍众多。其实是武则天意识到,一个人的功过,不应该由自己来夸,也应该由后人来评。

毛泽东的这段谈话表达了他对武则天的基本肯定态度。他赞赏武则天是一位有成就、有胆识的女皇帝,称赞她的智慧和自知之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武则天的人物评价

人民网-毛泽东如何评价李世民和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