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历史?
所以,要想学好历史,就不要把历史和现实割裂开来,用现实去理解历史,用历史去关照现实,那你就学会了乐趣,那你就对历史和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如何学好历史
至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于和平时期,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是对于考小综或者大综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胜负的关键。我自己也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谢威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历史的长河仿佛在他的讲解下一下子离我们很近。更重要的是,他总能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引导我们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和本质。这是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我大一顺利学了历史。也许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开始偷懒,不再注重及时掌握基础知识。只是考前临时背的。直到高三第三学期复习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有多蠢。由于基础知识扎实,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回忆起所有的内容。而且就算把高二的课文看了好几遍,还是有忘记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是要求我们“重在基础,重在平和”。?
高中历史的学习和初中完全不一样,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高中历史更需要的是理解。最好每周复习一次,每月复习一次。复习的时候,关键是反复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是最根本的。没有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阅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思考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有什么历史真相可以解释。历史事件之间也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比如两个政变或者两个政策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意味着什么?分析异同也很简单,无非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板块去思考。有的书上说历史要“立体”学习。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就是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吧。如果我们经常这样思考,就能更准确地分析不同历史现象的本质,解决我们遇到的任何问题。这是阅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书不仅仅是阅读。记住一些时间、地点和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去思考和研究,去探究事件背后的东西。我相信你很快就会发现,你读得越多,你就会越有趣。?
其次,做题当然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复习和反思的过程。现在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历史题已经很少了。这通常是对你对一个事件的分析的测试。这就需要运用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也有一些技巧。比如在做选择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根源”、“本质”之类的问题,通常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来分析的。只要有关于这些方面的选项,一般都是正确的。在我看来,“直接”和“间接”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当你回答“直接”的时候,你可以让你的思维更简单,你会是你一开始想的那样,你根本不用转任何弯。除了“直接”之外的一切都可以安全地归类为“间接”。?
至于问答题,更需要你的思维和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试卷上的题是你以前见过的,更不要费神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题和答案也很容易解决。首先是分析。通过回忆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试着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它...> & gt
问题二: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准确的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但是对于不是初学者的学生来说,历史的知识是庞杂的,根本无从下手。其实这里有很多巧妙的方法,用后可以准确无情的记住。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灵活运用方法,举一反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一,前缀法。把核心词(大多是第一个词)拿出来,串起来押韵更好,然后读几遍。
示例1。清朝末代九帝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史载“康雍甘、贾道贤、同光轩”。
例2.1842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从南到北),记载为“广厦福宁”。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康,被称为谭柳林、杨洋康。
4.1931年* * *:依靠贫农和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可以记为“靠贫联限富,保中小地主”
第二,谐音法。基本方法与“前缀法”相同,只是要精心选择核心词及其同音字,使其押韵,具有一定的生动意义。
示例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有八位——易信、曾国藩、李鸿章、左、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辛(Xin)范(fan)译(Li)坐(Left)洞审(Shen)日商”。
第三,奇怪的联想法。联想越陌生,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示例1。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突然回头》和《警世钟》,记载认为“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按响了警世钟,一边回头,一边敲钟。”
例2。军阀政权时期,冯、曹锟、段及其支持者所控制的领土,可以联想到“曹锟倚着一棵日本梨树(直隶、江苏)而饥(湖北)、快干(江西),段端着一大碗(安徽)面(山东),其(浙江)应(英国)美。
第四,歌谣法,即以“核心词”为基础,通过反复的选择和编排,使之成为押韵的顺口溜,最适合记住年份。
示例1。* *早期有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七月,一大;7月1922,第二大;6月1923,三巨头;同期* * *一次,1924 1,一大,可编为“一大21,7,二大22,7,三大23,6,* * *一大24,1”。
例2.1932,日本支持溥仪当傀儡,建立伪满洲国。编辑成《32,3木偶建筑》
从3月3.1934到10月1936,红军进行了长征。编辑成《34、10(一念零)36、10(一念零),红军长征,翻山越岭》
例4。1935瓦窑堡会议和1937洛川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容易混淆。可以编为《瓦枣罗后》《瓦窑堡》,统战政策好;去洛川,全面抗战。"
例5。抗战过程中的几个重大事件,即1937年平型关胜利、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汪精卫在皖南建立伪国民。可以编为“37、9林彪怒吼,38、3拔河,40春王菲城,40下半百团大战,465、438+0九千(人)皖南事变”。
1950年6月,* * *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可以编为:“完成土地改革,调整工商业,节约资金”。
例7。文革爆发的导火索和全面发动的标志,可以编成“一个导火索,两会两个文件”。
例8。文化大革命中的主要成果可以归纳为“成昆向倩、二七实验、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湘黔铁路、十堰-二七、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例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1957——武汉长江大桥,1964和1967——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世界上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 gt
问题三:如何学好历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好历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历史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学科,人们往往很难记住所有学过的知识,甚至几次就忘了。其实要记住历史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学习古代史,可以分为政治特色、经济特色、民族关系、对外交流、文化五大块。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代史,要注意理解,因为很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一脉相承的,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难度很大。这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更容易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对于历史的复习,由于个人情况不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我个人认为考前要重视书本和笔记上的基础知识,因为30道选择题占据半壁江山,选择题往往是一些基础知识。对于材料题,需要在平时积累。比如每周三老师让我们提问,即使我们真的不想做,也要看材料,对比答案,对材料有个大概的印象,因为材料题往往涉及到我们没有接触过或者书本上没有详细解释的问题。做材料题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不需要很高思维能力的学科,但它讲究思维的严谨性。所以,要想学好历史,不能只是得过且过,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就能在高考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路在脚下,我们一定能走好;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我们就不会越过很多人害怕的独木桥,而是可以畅通无阻的那座上面的独木桥。
首先,产生兴趣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你的成绩自然会变好。如何对历史产生兴趣?
第一,历史事件与我们息息相关。比如香港1997年的问题,与中英条约1842、1860、1898有关;今天的南斯拉夫内战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所以只要关注时事,探源,就一定能巩固书本上的知识。
第二,了解历史的用途。历史可以训练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使人具有求真和讲证据、讲逻辑的精神。历史对人生有很大的帮助。退休可以激励人,进步可以建功——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是历史学家,已故总督尤德也是专门研究历史的。所以,不要因为学文科,特别是历史,就自卑。相反,我们应该尽力学好这门学科,在学业、个人修养、对土地和未来的认识上下功夫。
第二,历史事件的要素和阅读背诵技巧
历史事件有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和事;而事情包括原因,过程和结果。
(1)时间是有顺序的,你只需要把年表里的重要事件看几遍,自然就记住了。除了重要事件需要知道发生的年份(比如维也纳会议是1814-15,辛亥革命是l911),其他的只需要知道大概的年代或者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比如维也纳会议先于凡尔赛会议)。
(2)地点有东、西、北、南,你只需要知道每个地方的大概或者相对位置。最好的办法是确认当今各国的政治版图,尤其是欧洲和中国、日本的边界和主要城市。此外,还应铭记几项条约中规定的领土转换。
(3)人是历史事件的主角。但是HKCEE的要求并不太高,只需要背重要的历史人物就可以应付考试。比如自强运动的曾、左、李、恭亲王、慈禧太后都是一定要背的,而魏源、冯桂芬等次要人物略知一二,后来就都忘了。不同历史人物的生存时代和事迹也要知道,这样才不会狂妄自大。
(4)事件由三个要素组成:时间、地点和人。知道了上面提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我就能知道所有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的相关年代要分析清楚:先看题目顺序;某个题目的重要事件,比如1860到1919,包括自强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瓜分运动,还有> & gt
问题四:如何学好历史?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最适合死记硬背的课程。只要考前花点时间背,成绩还是不差的,甚至会考出好成绩。真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学好历史还是不容易的,尤其是面对文科综合试卷对能力的高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呢?我将和你讨论一下。
我觉得首先是要有兴趣。只有对历史感兴趣,你才会主动去学习历史。不要抱着不考历史我就不学的心理。兴趣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有了兴趣,就能快速记住知识点,了解和领悟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规律,分析历史问题得心应手。另一方面,无异于在太上老君炼丹炉中煎熬,却无法炼成。
那对它不感兴趣的学生怎么培养成这样?首先你要努力摆正心态,不要老是顶撞。如果是这样,上帝也救不了你。然后,想想你之前看过的历史剧。历史比较好的同学甚至可以请一位历史老师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讲这部历史剧,你会发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有趣之处。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发现历史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东西。最后,如果你认真多听几节历史课,你会发现我们学校的历史老师还不错。虽然我不能保证你会爱上历史,但至少我相信你对历史课产生了兴趣。
当然,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只能事半功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的关键是死记硬背,这是错误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是理解。基于课本的理解。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个便于你理解的历史结构。其实这个也很简单。在阅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思考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有什么历史真相可以解释。历史事件之间也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比如两个政变或者两个政策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意味着什么?分析异同也很简单,无非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板块去思考。有的书上说历史要“立体”学习。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就是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吧。如果我们经常这样思考,就能更准确地分析不同历史现象的本质,解决我们遇到的任何问题。这是阅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书不仅仅是阅读。记住一些时间、地点和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去思考和研究,去探究事件背后的东西。我相信你很快就会发现,你读得越多,你就会越有趣。
因为我们毕竟要面对考试,所以在谈论学好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绝不会回避考试技巧的问题。现在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历史题已经很少了。这通常是对你对一个事件的分析的测试。这就需要运用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也有一些技巧。
比如在做选择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根源”、“本质”之类的问题,通常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来分析的。只要有关于这些方面的选项,一般都是正确的。至于问答题,更需要你的思维和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过回忆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试着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就可能是对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勇于创新,有主见”,所以你要尽量多思考。最忌讳的就是认为自己什么都写不出来。最后,答题的时候,字迹一定要清晰。回答清楚,有逻辑,不要每一点都啰嗦,但一定要大体说出要点。每个点都要标上序号,这样才能清楚。
对于这个题目,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希望能在历史学习的道路上走好。
问题五:学习历史的方法首先是历史记忆法:历史难记易忘,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普遍反应。因此,要学好历史,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1.我们必须在理解上下功夫。历史学习要想多记,多记,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的知识才不会忘记。历史课和其他课一样,你必须注意听讲。有些学生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他们能理解课文内容,只要考前背一下就能应付。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虽然有些简单的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更复杂的内容是死记硬背不了的。有很多历史知识是必须要了解的,比如这些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影响等等。所以要把握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上课不专心听老师的分析讲解,就没有用脑子积极思考。如果你幻想考前临时抱佛脚,那你在临场发挥的时候难免会烦躁或者自大,而别人则是无奈和迷茫。2.善于化繁为简,化繁为简。有些历史事件和现象非常复杂,我们无法死记硬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尽量简化,然后才能背下来。主要方法有:(1)公式记忆。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就像解决数学学习问题一样,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的公式,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记忆和回答。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之后=准备+发生+结果。意义=功能+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作品)+影响力。作品=作者+写作年份+内容+意义(或影响力)。这样就可以把复杂的内容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说,抓住几个点作为支点,然后展开,就能快速记住基本内容。掌握这种方法,在记忆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国内外名著时,可以事半功倍。(2)比较记忆法。人类历史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件或现象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其具有各自的特点。比较记忆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防止其妄自尊大。比较记忆法是历史学习中一种重要的记忆方法,具体方法有:①比较性质相同但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如秦与隋的比较、汉唐的比较等。②比较一些表现相似但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区分不同的性质,形成不同的概念。③对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综合比较,以区别异同。比如近代中国的很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④中外比较。比如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的比较,中国和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比较,中国古代经济技术发展和西方的比较。(3)列表图示法。表格图示法是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将相似的知识连贯起来,形成体系的方法,使许多史实和复杂的内容清晰连贯,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列表法最大的优点是简洁醒目,是帮助记忆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复杂史料的记忆中。如古代变法(变法)、重大战役、科学文化成就;近代史上五次外国侵略者侵华战争和中国近代史上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世界历史上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等。(4)联想法。可以分为纵向关联和横向关联。纵向联想就是抓住一个历史知识的要点,使之连贯,即以一个历史事实为基础,既能联系到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能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由点到线,就能记住这些历史知识的内容。比如日本人占领中国的领土台湾省,在《马关条约》中,我们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孙权派魏文至益州(即台湾省),杨迪三次派人到台湾省,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立台湾府。从这一系列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简言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凯...> & gt
问题6:建议你如何学好初中历史:
1.读完语文、数学、英语,花20分钟读最近学的三课。
2.适当买一两本历史教材,比如>每个课时之后,结合辅导资料完成本课时的练习。
3.详细、认真、仔细地阅读书中问题的答案,并做适当的笔记。
中考只允许用课本,建议大家尽量把笔记写在书上。
历史考试是开卷考试,所以你必须非常熟悉课本的内容。你必须在10秒内知道问题与哪一课有关。
6.平时看一些纪录片或者论坛。
历史考试主要看你平时的积累,所以一定要从现在开始。
加油!!!!!!!
问题7: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如何制定历史学习计划满意回答热心请教朋友2010-02-01我自己是学历史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道是否适合你。历史,要多背,但要有技巧。平时要把知识点总结出来,用树形图列出来。先背主要知识,熟了再背分支。你必须每天背诵它。你应该一有时间就看书。读多了,自然会有感触。晚睡前记住当天背的内容,记不住的第二天再看这本书。但是不要死记硬背,不然会讨厌历史的。除此之外,死记硬背也有很多弊端,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背的时间长,记的东西也不多。二是记的不准确,容易混淆。概念或原理支离破碎,不完整。第三,难记,易忘,记东西要花很大力气,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全忘记。所以历史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问题8:怎样才能学好历史?以前回答过别人的回答,应该对你有用。
多读书之类的我就不说了,这是最基本的。现在我主要讲一些考历史的方法。
把握好时间、空间、史实、历史理论这四个要素,记住历史来源于证据,理论来源于历史,背书的时候掌握方法,记住要点,不要背大段,效率不高,但是你要记住基本的史实,在此基础上适当做题。
历史不需要人海战术,但需要精准。
抓选择题,除了基本的史实和论据,你的选择不能被其他项解释或包含,因为历史就是要选择最佳答案,做题的时候要看每一个选项。除了要知道选哪个,还要想清楚为什么不能选其他项目,不要总靠排斥。当然,如何快速考到,如果排除法快,那就用排除法。
先看材料题,再带着问题看材料。很多时候,答案就在素材里,但不能光抄素材。不排除需要你反驳材料内容的逆向材料题。
提问是最难的,需要你有扎实的历史知识。一般来说,你应该想出一些东西来写,把答案分段写下来并做好标记。
背书是必须的。学习历史最基础的东西。不要背大段,记住关键词和要点。只有记住了要点,才能打牢基础,才有做题的信心。其实背历史没那么痛苦。可以尝试看看历史故事,激发对历史的兴趣。课本真的很无聊。
问题9:如何学好高中历史?关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于和平时期,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我自己也吃过这样的亏。
教我历史的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历史的长河仿佛在他的讲解下一下子离我们很近。更重要的是,他总能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引导我们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和本质。在他的指导下,我大一顺利学了历史。也许我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开始偷懒,不再注重及时掌握基础知识。只是考前临时背的。直到高三第三学期复习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有多蠢。由于基础知识扎实,我可以毫不费力地回忆起所有的内容。而且就算把高二的课文看了好几遍,还是有忘记的可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是要求我们“重在基础,重在平和”。?高中历史的学习和初中完全不一样,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高中历史更需要的是理解。最好每周复习一次,每月复习一次。复习的时候,关键是反复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是最根本的。没有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在阅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思考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有什么历史真相可以解释。历史事件之间也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书不仅仅是阅读。记住一些时间、地点和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去思考和研究,去探究事件背后的东西。我相信你很快就会发现,你读得越多,你就会越有趣。?
其次,做题当然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复习和反思的过程。现在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历史题已经很少了。这通常是对你对一个事件的分析的测试。这就需要运用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也有一些技巧。比如在做选择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根源”、“本质”之类的问题,通常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来分析的。只要有关于这些方面的选项,一般都是正确的。在我看来,“直接”和“间接”这样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当你回答“直接”的时候,你可以让你的思维更简单,你会是你一开始想的那样,你根本不用转任何弯。除了“直接”之外的一切都可以安全地归类为“间接”。?
至于问答题,更需要你的思维和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试卷上的题是你以前见过的,更不要费神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题和答案也很容易解决。首先是分析。通过回忆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试着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用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就可能是对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勇于创新,有主见”,所以你要尽量多思考。?
第二是表达。最好是逐条阐述,一次写一两行。不算太啰嗦。关键是要写要点,因为阅卷的时候也是按分给分,写太多分了。一个要点要做完几次才算完成,这样不仅会分散老师的注意力,还会让老师因为找不到要点而扣分,浪费很多时间,以至于无法完成卷子。
最后,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一个人再细心,也会有疏忽。通过和同学交换笔记,和老师讨论习题,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以看《历史学习》之类的杂志,学习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决问题很有帮助。另外,专项复习也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掌握历史线索,深入研究一些历史规律等事物,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不用担心学不好。只要你肯努力,掌握方法,历史就会变得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