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俊的自然开始变成春天——论王凤池的浅绛瓷画艺术(一)

王凤池(1824-1898)是晚清浅绛彩瓷绘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与瓷器结缘,是因为正式访问景德镇。他以非凡的文化品格和“重于物”的人文情怀,亲自组织制瓷绘画,与程门、王少伟、金品卿等共同开创了淡绛瓷画的鼎盛时期。(图1)

?一、官瓷之都迷上了画瓷。

光绪元年(1875),51岁的王凤池告别了工作了十年的翰林院,到离湖北老家不远的江西饶州当候补知府,次年“被赋权”。咸丰年间,景德镇御窑厂被太平军摧毁。同治五年(1866),李鸿章筹集13.2万元,派九江海关署监督蔡锦清重修御窑厂。在为同治皇帝的婚礼烧制瓷器和为慈禧储秀宫烧制瓷器之后,它在光绪元年恢复到相当的水平。带着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的政治生态、优秀的御窑厂、高超的人才队伍,王凤池来到景德镇,主管税务。瓷业一直是景德镇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和最著名的文化产业,王凤池参与其中是理所当然的。①②

从今天留存下来的瓷器来看,从光绪元年到第三年,王凤池参与创作了相当数量的浅绛瓷,可见他对制瓷的热情。这些瓷器包括他人为王凤池绘制的题词、王凤池定制的礼物和他自制的瓷器。可以想象,王凤池刚到景德镇,人际圈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瓷画还不是很了解。同事朋友定制瓷器,因为他的职位和书法,让他题词,他只是附上了题词。如光绪元年九月,黄鼎展定制王少伟的画作赠送范海司马图瓷盘,这是王凤池参与制作的最早的浅绛作品。(3)(见许和《中国清末轻绛瓷》)画中有一位贵人秀才,遥望一只仙鹤,身旁站着一个少年,抱着琴,颇有古代隐士的意境。这个瓷盘也见证了王凤池与景德镇地方官员的交往。第一段,作者“丁湛”是景德镇负责陶器事务的黄丁湛。根据黄鼎战题跋诗中的《史记》典故可知,“范海”为龙。经查,《湖南会馆续录》有《江西湖南会馆光绪元年收支表》,其中载有“龙()在居住十三年,捐银六两”。于是,确定了龙的名字叫,名字叫,湖南人。他在江西吉安做官,在奇卡生活了十三年。(图3)

?王凤池和程门的历史性合作发生在光绪年秋。虽然程门早在同治四年就开始画瓷器,但他显然不愿意以画瓷器为生。光绪二年夏,应邀再访景德镇,秋为时任饶州知府薛创作山水瓷盘⑤(马先生收藏)。这幅瓷板画表现的是一位高踞秀才坐在山水之间的草堂里,风和日丽。程门对前一段的总结相当了不起,我觉得应该是王凤池写的。我们将此瓷盘的题词“繁荣,长寿,吉祥”与王凤池的王瑾合作瓷盘题词进行比较,发现隶书和楷书高度一致。此外,结合王凤池的翰林身份和精通书法,他现在是景德镇的右官,所以这件代表景德镇褒扬云杰知府的瓷器是最佳人选。(图4-1,图4-2)

王凤池对瓷画很有品味,只和王少伟、金品卿、程门合作。通过日夜观察、金品卿的官窑画,对画瓷越来越熟悉,金、王也越来越佩服他的学识和文采。今天,一个由王凤池书法金品卿和王少伟绘制的方形帽筒见证了三人的瓷画关系。一方面,金品卿画了栖息在路上的凤鸟,另一方面,王少伟画了摇藤的冷猴。另一方面,王凤池写道:“产品干净如玉,有时是帽架,有时是插花,有时是诗筒。吴山的王少伟和山治的金品卿请了半天假,画自己擅长的东西,也是很好的优雅。陈丹凤池入选。”(图五)于是,王凤池构思命题,王进作画,然后王凤池评题,从而形成了淡绛彩瓷史上最强的三人组。

?王凤池大多数相关的瓷器都是金画的。按照常理,精通书法,在日常与程等艺术家的交流中,画瓷器应该不难。从相关的瓷器笔触来看,我们认为“制作”、“送礼物”、“送东西”、“学画”、“回来”等笔触可能是自绘的。

2020年1月,蚌埠博物馆“徽风瓷韵——安徽古陶瓷收藏展”展出了黟县王克俭先生收藏的一对题写的山水笔帽。(图6-1)这副帽子的绘画风格与金、王不同,与“夜月坡桥富川八景之一”瓷盘十分接近。(图6-2)这两幅作品可能是自己画的。此外,我们还看到了三个名为“韩春”的瓶子,其中一个是早些年在网上看到的,(图7)一个是河北松林阁的一位藏友收藏的(图8),还有一个是本次中贸盛嘉拍卖的。这些瓶子古朴典雅,只有寥寥几笔,意境非凡。(图九)还有一只喜鹊的梅花瓶,名为“珲春”,与上述梅花瓶统一,明显不同于王进的风格,也应归于凤池的自画。(图片10)光绪四年,王凤池离开景德镇到南康当知府。但他制瓷的传说仍在民间流传,还有一些人冒用他的名字牟利。至于偶尔出现的“陈丹”段落,则大多是由闵所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