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的目的和历史发展是什么?
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19—1925)是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作为校长,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着培养20世纪设计师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纳贤才,聘请艺人和工匠授课,形成了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教育体系;
第二阶段(1925—1932)为德绍时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28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一职,由建筑系主任汉斯·迈耶继任。这位生于* * *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主义扩展为政治激进主义,从而使包豪斯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终,迈耶本人不得不在1930辞职,由路德维希·MIES·范·德罗继任。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密斯尽力维持学校的运转。最后,1932+00年6月纳粹党占领德绍后,她被迫关闭了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是柏林时期。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把学校搬到了柏林一栋废弃的办公楼里,试图重组。由于包豪斯精神不为纳粹德国所容忍,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最终不了了之,并于当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01年6月包豪斯关闭,14年6月不得不结束发展。
包豪斯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的两个特点至今不能被遗忘:一是决心改革艺术教育,想创造一个新型的社会群体;二是为了这个理想做出巨大牺牲。包豪斯的创始人和校长格罗皮乌斯亲自制定了《包豪斯宣言》和《魏玛包豪斯教学大纲》,明确了学校的目标:第一,拯救所有那些独立自恋的艺术门类,培养未来的工匠、画家和雕塑家,团结他们进行创作,在创作新作品的过程中,将他们所有的技艺结合起来;第二,提高工艺的地位,使之与“艺术”平起平坐。包豪斯声称“艺术家和工匠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艺术家是高级工匠”...因此,让我们开创一种新型的工匠行会,取消工匠和艺术家的等级差别,永远不要用它来筑起傲慢的围墙”;第三,要把包豪斯与社会生产和市场经济紧密结合,把自己的产品和设计直接卖给大众和行业。包豪斯宣称,他们将“与工匠和民族工业的领袖建立持久的联系”。
根据宣言和大纲,包豪斯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包豪斯体系。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1 .设计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墨守成规;第二,手工业与机器生产相结合;第三,强调各种艺术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第四,学生既有实践能力,又有理论素养;5.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联系起来。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包豪斯发展的每一步,都有一个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维的代表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包豪斯,一艘远航的舵手。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政治原因,包豪斯还会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针对工业革命以来大工业生产中“技术与艺术对立”的局面,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口号,这一理论逐渐成为包豪斯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包豪斯之前,设计学院侧重于传授艺术技巧。比如皇家艺术学院的前身设计学院,有形式、色彩、装饰三门课,大部分是艺术家,极少数是艺术设计师。而包豪斯则非常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设计素质的培养。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他们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开设了与建筑相关的基础课、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既有艺术素养又有应用技术知识的现代设计师。实践技能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以及与工业生产的联系的紧密结合,使包豪斯产生了“艺术+技术”的新设计风格,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美学特性;造型简单,构图灵活。包豪斯的艺术方向和风格使其成为二十世纪欧洲最激进的艺术流派之一。
格罗皮乌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艺术和工艺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而是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分类。艺术家更注重艺术理论,容易接受新思想。他们肯定会比老工匠更会教育学生。这样的艺术家可以向学生强调和解释一切艺术活动的共同要素,让学生了解美学的基础。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学生创造新的设计语言。基于此,格罗皮乌斯聘请了画家约翰·伊顿、利奥内尔·费宁格,雕塑家格雷哈德·马尔克斯、穆切、施莱默(SCHLEMMER)、克利(KLEE)、施雷尔(SCHREYER)、康定斯基和莫霍利-纳吉,他们从1919到1924来到魏玛,都非常有独创性,善于自我表现。他们都对研究基本问题的理论感兴趣。除了这些艺术家之外,格罗皮乌斯还雇佣了许多作坊主,他们都是各自工艺类别的熟练工人。艺术家启发学生开始思考,开发创造力,工坊师傅教授学生手工技能和技术知识。
包豪斯的新思维也体现在包豪斯的宣言中:“建筑师、雕塑家和画家,我们都应该转向应用艺术……艺术不是专门的职业。艺术家和技术人员之间没有任何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自鸣得意的工匠。在灵感出现并超出个人意志的宝贵时刻,上帝的恩赐让他的作品变成了艺术之花。但是,熟练的技术是每个艺术家不可或缺的。创造性想象力的真正源泉就是基于这个基础...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设计师组织。在这个组织里,绝对不存在足以在技术人员和艺术家之间设置壁垒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创造一个集建筑、雕塑、绘画三位一体的新未来神庙,用百万艺术家的双手将它矗立在天空,成为一种新信仰的鲜明标志。”
纳粹时期,包豪斯不可避免地倒闭了,但其教育思想并没有停止。格罗皮乌斯(Gropius),包豪斯的教育家,逃离纳粹压迫,寻求新的发展,在英国生活了三年,后于65438-0937年赴美任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937年赴美,任教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希尔博西莫和彼得·汉斯也去学校教书。1937期间,包豪斯的老师莫霍利·纳吉在芝加哥建立了“新包豪斯”,继续发扬德意志时期的包豪斯精神。后来改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后来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合并,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设计学院。芝加哥设计学院被认为是美国包豪斯设计和教育思想的最前沿。dolcn.com
1953年,被称为战后包豪斯的德国乌尔姆艺术学院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出生的小城乌尔姆成立。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马克斯·比尔(MAX BILL)担任第一任总裁。在他和全体教员的努力下,这所学院逐渐成为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尽管学院已经关闭多年,但其教育体系、教育思想和设计理念仍然是德国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乌尔姆致力于设计理性主义的研究,几乎完全采用了包豪斯的办学模式。它最大的贡献是彻底转变了现代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从以前似是而非的在艺术和技术之间摇摆的立场,到科技的基础,坚定的从科技方向培养设计师。
包豪斯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一批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不仅能够认识到20世纪工业时代的趋势和需求,而且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一个具有高度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新环境。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设计师的第一责任是他的主人。”再比如纳吉布说的:“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打破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完全割裂的过时落后的教育理念,进而提出了“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二是完成了“艺术”与“工业”之间的桥梁,使艺术与技术实现了新的统一;第三,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工具,并发展了大规模生产方法;第四,“技术知识”是可以教授的,而“创造能力”只能启发,这为现代设计教育建立了良好的规范;第五,发展了现代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包豪斯坚决反对把风格变成僵化的教条,只承认设计必须跟上时代的变化。
包豪斯的教育模式是在基础课中将平面和立体结合的学习、材料的学习和色彩的学习分开。并且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设计中采用现代材料,以批量生产为目的,建立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包豪斯探索了平面设计的功能,采用了手工工作室制。
包豪斯的教育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42,从一开始就引进了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强调实用性、技术性、经济性和现代美学,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摇篮,开创了中国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全面实施。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人才培养上,还体现在一系列建筑作品上,包括大上海都市规划的制定。1951年,圣约翰大学解散,院系并入相关机构,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论在同济大学得以延续。后来,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设计理论被批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包豪斯的设计和教育思想在中国逐渐被淡化。
包豪斯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为美国中学艺术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包豪斯的一些老师带来的思想对艺术教学课程计划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影响包括对艺术中技术因素的兴趣、对设计元素的关注和对材料的实验态度,并促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艺术的各种感受方式,启发人们将审美态度与环境相结合。具体的结果是摄影和照片被更多地使用,材料被更广泛地使用,建筑也被接受为艺术教学计划的固定内容。
对工艺美术的影响体现在田子兵的《工艺美术概论》中,田子兵写道:“20世纪初的包豪斯工艺思想...提倡艺术与工业的结合。认为在工业非常发达的时代,应该利用科学成果,在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功能性的新工艺美。虽然机器产品单调乏味,但机器只是工具。要解决机器生产与艺术表现的矛盾,使设计、生产、经济有机统一。包豪斯的工艺思想重视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现代结构的应用,由现代工业直接创造审美价值,对于工艺美术的创作,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生活的需要,开拓工艺美术的新领域,启迪工艺思维,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包豪斯的工艺思想强调工艺之美是体现功能和使用结构的必然结果,认为传统是阻碍机器产品设计的因素,所以他认为功能就是美,忽视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
包豪斯的出现是现代工业和艺术结合的必然结果,是现代建筑、工业设计、艺术和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成功,在教育模式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紧跟社会进步,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造新思想。
2009年4月191在德国魏玛成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开启了现代设计教育。其知识与技术同等重要,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在我国,设计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健全而实用的理论指导,否则将极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经济文化形势。为了给人们创造更加美好、舒适、合理的生活和居住环境,需要培养更多的设计艺术人才,同时也需要强化全民的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结束“不懂设计的领导决定设计方案,设计师只是艺术家”的历史悲剧。因此,加大设计教育的力度势在必行。
/sp/2006-05-18/1147949010d 126244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