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政区上海人口区划

在上海行政区域内定居或出生并取得上海户口的人,称为“上海人”。中国元代(1292)设上海县,面积6340.5平方公里。县政府中心所在地是今天上海市中心的黄浦江西岸,是上海作为行政规模历史的起点。从元明清到民国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现在上海地图的闹市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异常,就是人民路和中华路组成的环形路。以前环城交通的11路线,起止于老西门,车轮碾过的地面,人走过的脚,都是当年的城墙。城市的周围是市,上海县政府的心脏,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上海新旧城区的分界线。

上海城墙建于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主要是为了防御倭寇,因为它吃过不少苦头。当时,除了黄浦江附近宽阔的护城河,老城区的盒子周围是一堵高约30英尺、厚约65,438+00英寸的墙。* * *共有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南门、小西门、老西门、小北门、老北门、新北门等九个门,包括供人出入的七个门。这些大门中最大、最雄伟、最重要的是南门,最繁忙的出入口是北门,位于当时法租界主干道(今四川南路)的尽头。民国1912年拆墙,1914年冬彻底完工。由于当时上海已经处于租界时代,作为中国边界的旧城盒子非常落后,墙内的道路无药可救,又脏又丑,石楠繁华的道路也完全沦陷。上海从65438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这期间移民数量远远超过居住在这里的原住民。他们来自中国各地,但江浙一带的占了80%以上,占据绝对优势,从几十万到一百多万不等。还有3%左右的安徽籍,1%左右的广东籍。这些族群在当时成为“上海人”,他们的后代构成了今天上海人的主体,是近代以来的老上海人。今天,大多数住在上海闹市区的人都是这些移民的后代。“上海人”的籍贯一般是杭州、嘉兴、宁波、绍兴、余姚、苏州、常州、常熟、慈溪、无锡及上海郊县,而扬州、盐城的祖籍则是苏北最多。随着上海旧城改造的全面展开,一些原本居住在中心城区的老移民被迁到了郊区。

从上海开埠到1949这一百多年间,上海经历了三次巨大的移民潮。从移民的方式来看,大多是分散的、自发的、无组织的移民,而不是古代以宗族为单位的群体移民。根据6月1950的统计,人数最多的是江浙一带,均超过百万。这么多外来移民涌入上海,迅速改变了上海的人口结构,使得非上海户籍人口远远多于上海本地人口,所以当时上海户籍人口只占15%。

上海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移民起源于太平天国战争。20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大举进攻苏杭。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江浙皖一带的各路流民大量藏身于外国势力保护的租界内,直接促成了租界的繁荣,也为日后吸引移民奠定了基础。从1855到1865,上海人口增加了90万。第二次是日本侵华期间,上海两个租界的人口增加了78万。第三次是解放战争时期,上海人口增加了208万。建国后,上海人口大量外迁,但流入大大减少,近代上海人群体逐渐稳定。这种情况直到1990左右才彻底改变。

江南的浙江移民

近代第一批移民主要来自浙江吴语地区和苏南地区,其中按清代一般细分为宁波人、绍兴人和苏州人。他们构成了上海中心城区居民的主体,尤其是宁波人。晚清时期,由于社会急剧动荡,大量浙江、苏南移民占据中上层,在上海避难。与此同时,一些中下阶层也进入上海工作生活,希望稳定。当时宁波人利用地缘和语言优势,迅速超越广东买办,成为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商人。上海话中的“阿拉”一词来源于宁波话。当时说宁波人管财政,无锡人管工业。

宁波名人很多,如严信厚、朱、秦润清、、、、、五金大王叶成忠、钢铁大王余明玉、企业大王刘洪生、颜料大王等。宁波商人在当时的上海航运业和银行中居于主导地位,并长期控制着上海总商会。宁波商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华人银行——中国商业银行,第一家五金店、南货店、丝绸店、火柴厂、染织厂、化工厂、印刷厂、灯泡厂、日化厂、机器染织企业、中药店、钟表店,第一套中山装,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条公交线路,最早的民营企业。就连“大世界”游乐园也诞生在宁波人手中。

无锡工商集团在沪上也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影响力,尤其是荣氏家族(荣德胜、荣等。),中国首富,无锡人,中国私人银行创始人,《雷雨周朴园》的原型周顺庆。上海的其他工业大王也有一些无锡人,比如电器大王、毛纺大王、桐油大王、电池大王、锡大王等等。

由于那段时期上海的快速发展,这群人也接受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开阔了眼界,他们中的很多人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作为祖辈,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使得他们的下一代大多接受了相对良好的教育,继承了江浙一代的聪明传统。在上个世纪初,这些第一批移民的后代产生了许多教师、簿记员、医生、律师、建筑师、工头、银行职员、记者、城市小资产所有者、商人等等。他们及其后代主要居住在黄浦、静安、卢湾、徐汇,也就是上海人常说的上智角地区。其中黄浦、静安属于上海租界,由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而成。徐汇和卢湾是法租界。

总的来说,吴语区移民的经济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生活条件都比江淮官话区移民(即苏北人或江北人)高得多,传统上有很强的优越感,而后者往往感觉受到歧视。外省移民人数相对较少,更重要的族群是广东省移民,人数上万。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居住在这里的本地人,客观上造就了当时的新上海。

苏北移民

第二批老移民来自苏北江淮官话区,被江南苏浙人称为江北人。传统上,他们大多居住在苏州河西北部的闸北和普陀。还有很多人居住在城市东北部的杨浦、虹口,与宁波、浙江等地的移民杂居在一起。一些来自苏北的移民也迁入了老城区南城等地区。这些地方大致是上海人传统观念中的“下角”地区。在大上海,这座城市曾经有一个公开的秘密,这也是这座城市的象征:整个城市都歧视苏北人。即使在今天,这种歧视依然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因此,在上海,“苏北人”不仅是一个族群的分类概念,也是一个社会阶层的分类概念。

这些移民大多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解放前移居上海的,主要集中在苏北和山东,其中扬州和盐城是上海苏北人的两个主要来源地。他们大多是因为战乱饥荒,作为整个社会底层的难民来到上海的。例如,在1931年,上海至少有7万名苏北人难民。这些人大部分基本都是没什么文化的贫农,城市边缘人,还伴随着方言差异。在上海,他们只能做当地人鄙视的最简单的劳动和底层工作。当时这批移民中的男性大多成为沉重的底层劳动力的主力,如码头工人、人力车夫、工厂工人、面粉厂搬运工等。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人力车夫十有八九来自苏北人。上海人曾用“三把刀”来形容为人服务的苏北人:一把菜刀(做饭用)、一把修脚刀(澡堂用)、一把理发刀(刮胡子用)。苏北女性的处境也相当糟糕。在烟草行业,苏北女工集中在工作量大的烟草部门,但工资却低于苏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北人在就业市场上的分布结构。

总之,江南第一批浙江移民及其后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上海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当时的地位远高于第二批作为苏北难民来到上海的移民。一般来说,宁波人和绍兴人的后代地位最高,苏北人的地位最低。这种情况几乎会持续到80年代。随着90年代浦东的开发,社会变革的加速,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移民城市中各个群体之间的不断交流与融合,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正在逐渐缓和,曾经存在的歧视与偏见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也在逐渐消解,但在中老一代中仍然存在大量这样的观念。自1843开埠以来的漫长岁月中,上海的行政区划多次变动,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增加。秦汉时期,上海属于以江苏为中心的海盐县。明清时期,上海属于以江苏为中心的松江府。1912年后,上海曾是江苏的上海海道。与上海郊区相比,上海郊区的人口变化相对较小。浦东、奉贤、青浦、松江、崇明、金山、嘉定、宝山、松江、闵行等。,基本保留固定的地方方言,与上海话明显不同,可以通过口音区分。由于上海的城市方言变化很大,城市人很难听懂郊区话,但郊区人可以简单地通过变调与城市人交流,从中也可以看出上海城市方言的现代巨变。

上海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开启,成为当时远东第一大城市和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另外两个是伦敦和纽约)。它也是当时“世界四大名城”之一,被称为“东方巴黎”。

1942-1945期间,嘉定、浦东、闵行、奉贤、宝山、崇明、南汇(右图)因孙中山1922年提出的“大上海计划”的实施,一度并入上海郊区版图。但1945年日军投降后,国民政府接管上海后未能继续该计划,于是这些郊区被撤离上海境内。直到解放后1958的行政区划调整,这些地区才再次并入上海的版图。

作为近代城市,1843年上海开埠是起点之一。租界和华街逐渐发展成为远东第一金融中心。城里的居民自称“城里人”(基本是外地的)“上海人”,而原上海县城及周边农村的广大地区的居民则称为“乡下人”,以示区别。这就是“上海宁/香窝宁”之争的最初由来。因为郊区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大部分农民没有区别,在城里人眼里只是“乡巴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地位甚至不如苏北移民二代,所以“本地”这个词其实是一个略带轻蔑的词。但随着郊区经济水平的发展,新城市的建设,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上海移民因拆迁搬迁到郊区,以及1990后新老上海移民矛盾的加深,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消失,原有的两极分化差异也在逐渐缩小。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上海开发浦东以来,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新移民来到上海工作和生活,定居下来的人称自己为“新上海人”。新移民和外地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新时代的这些移民大多是没有基础教育的低素质人群。对于上海人来说,无论是原住民、老移民还是郊区人,无疑都可以归为本地人。但也有老移民认为,只有真正受过上海文化熏陶,会说上海话,有上海精神的人,才算上海人。同时,一些老移民也质疑,新移民和外地人中的一些素质低下的人不仅破坏了上海的环境,而且行为不文明,挤压了廉价劳动力市场,穿着肮脏土气,损害了上海的城市形象。但是,一些新移民认为一些上海人的偏见是对他们的歧视,他们逐渐对老上海人形成厌恶。

新老移民的冲突基本存在于民间,在网络中更为激烈。这种冲突一般会被官方媒体忽视和淡化。在上海本地的一些论坛上,经常有网友鼓吹各种老上海人联合起来抵制“新移民”和外地来的人。而新移民往往把老上海人称为“原住民”,而不管对方是“原住民”、“本地人”还是“老移民”,试图通过贬低老上海人,把老上海人的负面形象描绘成“小气”、“排外”、“小气”,同时夸大他们对上海的贡献。一些外地人有时会被这些论调所蒙骗,在不了解上海人甚至根本没去过上海的情况下,对上海人产生一种莫名的反感。这是文化冲突、人口迁移、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但冲突中有融合,排斥中有包容。

媒体上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圆圆离职事件”。2009年2月23日65438,上海东方广播电台101《音乐早餐》主持人阚晓军用上海话和另一位主持人聊天。收到一位自称讨厌上海人和上海人的听众的短信后,他在直播中直接回应——“请组队。这起委婉的“碾压”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和关注。

到2012年6月,上海实际人口达到2433.4万人,来沪人口达到982.3万人,比2000年增长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