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背后有什么故事?
《青衣》作者毕飞宇,1964年6月生于江苏兴化。他在农村和少年一起度过童年,1979年6月回到城市。1983被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录取。文学创作始于80年代中期,先有诗歌,后有小说。出版小说《上海往事》、《那年夏天和那年秋天》;小说集包括《祖先》、《惊慌的手指》、《睁大眼睛睡觉》、《青衣》、《慢慢走》、《男人还剩什么》等多部作品。他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穆峰文学奖等奖项。说起青衣的创作,毕飞宇另有故事。毕飞宇说,在创作《青衣》的时候,他和浙江花小白剧团的冯杰一边看演出一边聊天,给了他很多东西。冯杰得知毕飞宇在塑造青衣这样的人物时,问了他很多关于戏曲的问题,毕飞宇都答不上来。“尤其是一个演员在表演前后的心态,比如问我当演员化妆、裹头、贴脸颊、穿衣服的时候,她是什么感觉,内心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不能回答所有这些问题。我甚至不知道‘包头’和‘补丁’是什么。于是,凤姐给我详细解释了很多。”
“凤姐当时也说过,对于一个女演员来说,每个舞台都是新娘,幕布都是红头纱,台下都是新郎。”经过这次聊天,毕飞宇发现自己之前写的不够准确。他推翻并改写了这部一万多字的小说。“我发现对这些东西的具体描写,是塑造和丰富小说青衣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毕飞宇肯定地说,没有凤姐,《青衣》就不会如此丰满,秋的形象就不会如此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