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街的历史演变
乌拉街,原名布拉图拉,是明朝的领地。
明朝建立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政策。
因此在乌拉街所在地建立了乌拉圩。
明中叶,海西女真势力逐渐崛起,其中乌拉部先后吞并附近的女真部,建立乌拉王国,以乌拉街为都城。
后乌拉曾多次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交战。
1613年,努尔哈赤灭了乌拉国,在那里保存了实力,向中原进发,进而获得天下。
因此,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不久,就取缔了方圆五百里内的乌拉街。
视其为“这个王朝诞生的圣地。”
清朝顺治十四年,乌拉古城设立祭祀衙门,负责向皇室供奉东北特产。与苏州、南京、杭州一起,成为清代的朝贡基地之一。
赢得了“乌拉市远在长白,近在松江,是三省通衢”的赞誉。
乌拉街镇是满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远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苏神就在这里居住。
乌拉街镇历史悠久,关于古迹的传闻数不胜数。曾是明清海西三大朝贡基地之一(负责土特产朝贡的经济特区)扎胜乌拉主衙门所在地。
清朝十二个皇帝中有五个在这里留下了战争的痕迹、脚印和墨迹。
被清朝命名为“本朝发祥地”,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
清朝入关前,金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着手修建乌拉城,编旗拨户,立斗兽“三旗”。
清顺治十四年(1657)起,农历三月初五开始。
将“乌拉良地”改为“掌管祭祀乌拉的衙门”,使之成为中国“四大朝贡基地”之一。
到1911年结束,清朝终于灭亡,距离乌拉牺牲已经255年了。
扩展数据:
乌拉街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
从65438年到0727年吉林乌拉部署永吉府至今,已有260多年。
因为比吉林市建立的早,所以“现有乌拉后有码头”的说法在民间宣传。
?
相传最早的乌拉街古城建于8世纪。
大是东北最后一部分漠河粟(满族的祖先)的首领,被唐朝封为渤海郡王,创建了一个地方政权,称为渤海国。
为了抵御契丹的入侵。
理想中的城市建在老乌拉街西北一公里的苏眉水(松花江)上,叫宁江洲。
从最近出土的大量文物来看,在海东兴盛的渤海时期,乌拉古城是一个特别繁荣的城市,牙齿很多。
乍一看,乌拉街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奇怪。和汉族的地名不一样,因为是满族前身女真的语言地名。
“乌拉”的中文翻译是河、河或滨水和河岸的意思。
乌拉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古代。
古书记载“苏神边”是满族的祖先。
这一点可以从乌拉街杨屯海出土的文物“拉亚什拉”实物中得到证明。
但乌拉街的地名至今有文字记载,却是从元代开始的。显然,每个名字的记录都有各自的起因。
1,乌拉伊:
这些词是元明时期对乌拉街的称谓之一。
“夷”是明代人们对女真的鄙夷和诋毁的称呼。
当时海西女真分为“蒋易”和“伊山”,沿河称为“蒋易”,依山称为“伊山”。
2.乌拉韦:
明初实行“以洋制洋”的策略。
永乐年间(1406)建立了努尔部,以魏为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乌拉魏是努尔部下的一个魏。
3.Ura状态:
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海西女真各部门蜂拥掘起,各霸一方,自立为王。
呼伦王国纳兹布鲁的第六子孙步彦建立了乌拉王国,史称“呼伦四部”。
(乌拉、叶赫、哈达、辉发。
)
4.布绍拉:
“布萨”在满语中是“渔猎”的意思。
明朝万历年间(1613),建州女真国首领努尔哈赤率兵灭乌拉国后,采取绥靖政策,封前乌拉王布展台的第八子弘匡为“布撒乌拉贝勒”,管理乌拉地区的行政。
5.祭祀乌拉:
1648-1909这260多年间,清朝设置了“祭乌拉”将军衙门,隶属清廷内务厅。
其作用主要是准备朝廷所需的各种贡品。
打乌拉是打乌拉主衙门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