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婚纱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其实电视剧里的礼服颜色是对的,不是因为导演不小心,而是因为宋朝的婚纱是“红配绿”。在中国古代,婚纱的颜色变化了两千多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而人们喜闻乐见的大红色只在明清时期流行。如果你还对此感到困惑,那就和我一起走进古人的世界,看看他们的婚纱是如何变化的。
《知道》剧照
周代:宣帝之色,以天地为色。
崇拜天地,用玄木装扮婚礼,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离我们越远的地方,越崇拜天地,每当国家遇到大事,都要拜天地。最著名的“泰山禅定”是古代人表达对天地敬意的一种方式。由于对天地的无限尊崇,他们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尊崇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周代的嫁衣色彩恰当地体现了这一点。
每周婚礼
周人认为天是深黑色,即高贵的黑色,地是紫红色,即浅红。因此在《仪礼婚礼》中有记载。施》认为,周代的婚纱是“之色”、“天地之色”,即上身纯黑色,下身淡红色,以黑色为主,红色为辅。这种颜色表达了对天地的最高敬意。男女结婚时,男人穿灯笼裤和神秘礼服,表现出男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女人穿深黑色的清纯礼服,表现出女人端庄大气。
黑色和红色,突出婚礼的庄重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还原了周朝男女大婚的场景:以战国为背景的麦田里,城主迎娶美女李时,穿的是一袭纯黑的礼服,只有一点红色的点缀。
在《米月传说》中,楚妃出嫁时,整个婚纱以黑色为主,红色为陪衬,完美展现了皇后的母仪。但是有一点和电视剧不一样,就是周人的礼服虽然优雅神圣,但是他们的婚礼并不热闹。《诗经》中记载男女结婚不敲锣打鼓,讲究排场,一切都很低调。一般两个人一起喝一杯酒,婚礼就完成了。
玄木色连衣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黑色百搭”。以黑色为主的玄木色婚纱可以很好的衬托红色,“黑即是白”可以有效的掩盖肤色问题,让人看起来容光焕发。黑色还能掩盖人的年龄尴尬,怎么穿都显得青春,“低调奢华有内涵”。
每周婚礼
魏晋南北朝:纯白无瑕,仙气飘飘。
宣帝色自周朝以来一直是流行的婚礼颜色,它已经流传了近千年。到了魏晋南北朝,人们觉得太老太深了,是时候改了。但魏晋时期的人似乎有了“旅行家”的眼光,他们把自己的婚纱设计成纯白色,和今天的婚纱差不多。
魏晋时期的古书《东宫旧事》写道:“太子带妾,白纱白绢衫。”两个要结婚的人穿着白色的婚纱,仿佛两个神仙。如果脚下有一朵云,他们真的可以修仙。
白色对今天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在古代却是大忌,当时人们非常重视婚丧嫁娶。自古以来,魏晋时期的人都是穿着自己的白色嫁衣结婚的。他们在诅咒自己吗?
魏晋风度
事实并非如此。古代有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司马氏的专制权力害死了很多士大夫。当人们看到世界越来越糟糕的时候,一股玄学之风就兴起了。它的指导思想是老子的“清静主义”,追求纯真自然,白色正好可以用来体现他们心中的纯洁,于是白色婚纱应运而生。
隋唐宋:红配绿,百年流行色。
繁荣的文化,开放的婚纱色彩隋唐一改魏晋时期流行的纯白而采用大胆的红绿配色,一直延续到宋代。结婚时,男方穿朱红色长袍,女方穿青绿色长袍,这是盛在《知否》中结婚时穿的绿色婚纱?男人之所以穿猩红色的长袍,是因为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唐。中了科举的男子,一般都穿着红袍骑马游行,享受众人的膜拜。结婚时穿红色长袍也是为了显示男人的地位,而女人穿绿松石是因为绿色象征着春天,是春回大地结婚的好日子。
喜庆红
隋唐宋服饰的辉煌与当时发达的文化有关。虽然隋朝只有38岁,但它的统治者杨迪并不像史书中描述的那样轻浮和残暴。他管理下的隋朝富强,各国都来朝鲜。外国人羡慕中国人精美的珠宝和服饰,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唐宋时期的文化更加发达,奇装异服的人是当时社会文化高度发达的缩影。
那时候女性思想特别开放。他们通常喜欢穿鲜艳的颜色,如藕粉、石榴红和草绿色。为了显示他们的地位,男人总是穿着猩红色,他们通常佩戴这样的珠宝,使婚礼更加优雅。《新唐书》中有记载:唐朝举行婚礼时,男子穿红色纱袍,女子穿青绿色的花礼服,鞋袜腰带也都是青绿色,头上戴着金、银、有色眼镜、花,看起来很漂亮。
唐朝婚礼
变幻莫测的青色、红色和绿色的配色一直是隋唐宋婚纱的“主流色”,其中红色基本没有变化,只有浅红和深红,而绿松石颜色多变,经历了从绿色到蓝色再到绿松石的变化。“一绿夫人,悠然在心头”,前者是男子衣领的颜色,先秦时期青色为绿色,是人物的象征。后来人们认为青色代表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所以婚礼应该在万物皆绿的时候举行,但当时染色技术有限,人们无法生产出自己想要的绿松石。
青色从来没有出现在婚纱上,主要是因为它的原色复杂多变。青色常与其他颜色混合,如青色和黄色。成语“青黄不接”就是这两种颜色的组合,以前没有“青绿”这个词。我们今天所说的“青色”,是隋唐以前的绿色。青色和蓝色也是密切相关的,青色和蓝色是分开的。
宋代民间
古人为了冶炼青铜,需要石青和孔雀石,一种是蓝色,一种是绿色。如果两者的原料配比控制不当,就会出现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人们认为这种颜色很神秘,所以称之为“青色”。刚开始青色很不稳定,大部分是深蓝色,有时候也可能是深绿色。
随着隋唐时期衣服染色技术的发展,绿松石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以青色为颜色的褒义词,也让人觉得青色是一种有价值的颜色,于是大家都穿上了青衣,婚礼上穿青衣太弱了,于是多彩的绿松石婚纱就正式诞生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绿松石婚纱当然是作为婚礼仪式中的“氪石boss”而存在,比男人的红袍更惊艳,也能衬托出女人的美丽和婉约。
《清平乐》婚礼剧照
明朝:鲜艳亮丽的大红色婚纱
从皇家红到“全民红”,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霸道总裁”。他以为自己出身贫寒,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就能坐享其成。所以洪武王朝废除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宰相制度。虽然皇帝一个人处理所有政务有点辛苦,但从此他可以管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家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作为区分平民和统治者的工具,服饰制度当然应该被垄断。朱元璋明确规定,从今以后平民不得穿黄色,士人结婚可以穿九品礼服,但颜色不能太鲜艳。民间女子出嫁只能穿紫、绿、粉三色婚纱,不准穿大红,也不准镶嵌金绣,以免混淆尊卑秩序。
在明朝初期,只有皇室成员结婚时才能穿大红色。他们穿着红色长裙,外面是红色的大袖子,里面是红色的翻领,头上戴着红色的头巾,脚上穿着红绣鞋。他们都红光满面。当时,人民看到皇室以如此华丽的方式结婚。鲜红如篝火,散发出火热的气息,比隋唐时期的绿松石嫁衣还要高级。但皇帝禁止百姓穿大红嫁衣,只能流口水。
明朝婚礼
到了明末,对婚纱有了限制,皇帝也没心情在意平民结婚时穿的衣服的颜色,于是大红色的婚纱开始光明正大的在民间流行,不仅在婚礼上,在平常生活中也是红色,红色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流行色。与隋唐两朝相比,明代的婚纱发生了“大逆转”,从“男男女”到“男男女男”。当男人结婚时,他们穿着蓝绿色的顶级衣服,而女人穿着红色头巾、红色连衣裙、红色翻领、红色裤子和红绣鞋。
《中国红》从明朝开始,中国古代女性从很久以前就喜欢红色。唐朝的女人喜欢穿大红裙和五颜六色的石榴裙,一度引领时尚潮流。红色本身就有美化身材,吸引人眼球的作用。没有哪个女人能抵挡住红裙的诱惑,但是让她们穿上一件红色的礼服,潇洒地结婚,这是她们梦寐以求的,所以这种简单。到了明代,逐渐转化为对红色的不可分割的感情,也影响了与之步入婚姻殿堂的男人。为了适应妻子的喜好,到了清朝,男人的婚纱也变成了大红色。
时至今日,红色婚纱是中国婚礼的主题,与大红色礼服一起诞生的,还有红色的鞭炮、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对联、红色的苹果。自从红色在明代成为婚纱的主色调后,它就成了最受人们欢迎的颜色,并逐渐成为中国人最认可的颜色。大红色与“中国红”的接触标志着红色的节日意义已经转化为中国文化。
中国红无可替代。
标签
从周朝的神秘色彩到魏晋南北朝的纯白色彩,从唐代的猩红色到变幻莫测的青绿色,再到明代的猩红色,每一个朝代的嫁衣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独特的美感,反映了不同时代宗教、文化、政治的发展,是历代先民不同审美情趣的最好见证,无论是威严肃穆的神秘色彩,还是纯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