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被日军杀害后,他的七个结义兄弟是如何与自己相处的?

东北王张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有七个结拜兄弟,他们都是独立的人物。张在东北靠兄弟发家。一起在北洋军阀混战中爆发。

排名第七的张能在东北稳坐老大的位置,甚至曾经在山海关拿下中原,都离不开兄弟们的帮助。那么张被日军杀害后,这些人的最终命运是什么呢?

老大马龙潭,年龄最大,也可以说是老了。他比他的弟弟张大20岁。他宣誓的时候已经46岁了,会知道自己的命运。马龙潭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马启峰是一名拥有一品魏震将军头衔的军事教官。

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的,不同于张等不识字的军阀,以一代儒将的风范著称。

后来,张不顾他这几年来的巨大功绩,把他从军中开除了,他干脆不反抗,安心呆在家里。张死后,日本人请他当自治大总统稳定民心,他却拍桌子骂回去,甚至撞到床头看红。马龙潭于1940年去世,享年79岁。不幸的是,他没有看到抗日战争的结束。

吴是的第二个孩子,原本是山东的一个农民,因贫困被迫举家迁往东北。在太子苏善于勾结日寇实现“满蒙独立”的时候,正是他率兵打击了这些盗贼,拯救了这片广袤的土地。

吴是最忠实的人。作为张的臂膀人物,他始终与他形影不离。最后,他在张的专列上被杀。他真是一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好兄弟。

冯排名第三,比张大九岁。他的经历与张相似。少年时投身蛮荒,多次主动与捣乱的俄军作战,被百姓按当地习俗尊为“团总”。张峰结拜后,起初关系非常亲密。张喜欢听冯讲草莽英雄的故事。

但是冯天生就有一个缺点。他看不懂人们的表情,也看不清形势。丁思复辟,就去北京支持张勋。复辟失败,被早有准备的段扣为汉奸,或者是张居中斡旋,把人带了回来。冯后来被张指派看管这三座坟墓,享年六十岁。

四哥唐玉麟,比张大四岁,出身比三哥更狰狞一点:土匪。他绰号“唐”,是一个疯狂和无情的人,是张的救星。后来,两人成了朋友,据说张两次到他在沈阳的住处下跪忏悔,以缓和关系。这只大老虎虽然残忍,但还挺兄弟般的,有民族气节。

张死后,他当着关东军将领的面大骂:“你杀了我弟弟!你还想让我为你工作!雨亭下有灵,你们这些混蛋就饶了吧!”活了78岁,1949年死于天津。

张景辉,一个年轻人,原本是张的忠实人物。当四弟尚玉麟与张闹翻时,他显然是站在张一边的,而且在杀和驱逐许叔正上也下了很大功夫。皇姑屯事件时张景辉也在专列上,但身负重伤。

但从张景惠背后的人生来看,或许被杀更好——张景惠晚年受日本人的利益诱惑,当上了伪满洲国的宰相。他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十多年了。最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直到去世,享年84岁。八兄弟中唯一的叛徒居然活得最久,大概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给战犯提供的食物应该更均衡。

老六,比张大三岁,与张关系不错,是张的心腹。他是吉林巡抚,保安总司令,在军中有大将军衔,可谓身兼数职,身居要职。可惜天才嫉妒。他是兄弟中唯一一个死在张之前的人。

孙烈臣于1924年病逝,享年52岁。据说,出殡那天,亲自出殡,抱着的遗体整整半个小时。

最后,八公——张。他比张小六岁。首先要注意的是,他和张虽然名字相近,但并无血缘关系,籍贯也不同。张具有仁、义、信的品格。1925年郭松龄反奉事件中,张一怒之下要枪毙所有参加起义的将士。只有他站出来,提出只处决郭松龄夫妇,对普通士兵从宽处理,避免了一场为军自相残杀的悲剧。

张是民国时期吉林大学的创办人(民国时期吉林大学校址在今东北大学,与今吉林大学不同)。他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的交往,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