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历史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客观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现代价值。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文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实践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学被称为“杰出之学”。汉代以后,儒学获得了“国家意识”的法律地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国民性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建设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向儒家学习。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含两层含义: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天道要包容在人性之中,天道的统一要在人性的统一中看到。所以他不仅讲“天知人知”,而且把天人格化、道德化。他还谈到“人知天命”,强调人在命运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人之心联系起来,主张“敬业”“知性”“知天”,通过人性沟通和统一天人。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主张“中庸之道”,也叫“中和”、“中行”,说的是一件事是否有可能,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符合辩证法的,也是同样的观点。所谓“过犹不及”,就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边界和尺度,达到或超过这个边界和尺度都是不可取的。“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的本质是通过对事物的把握,强调矛盾的统一平衡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当今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也是如此。可以想象,如果单方面照搬西方的“灭天”思想,对自然进行剥削,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所谓人文意识,就是对人的尊重和敬仰,提升人的生命意义和主体的独立性、自觉性的价值。这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追求的。毫无疑问,儒家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那样强调人的个性自由解放和个体的独立发展。但这只是相对的。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忽视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和价值,以及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能动性。他还说“一要立业,二要成大事”,而“立业”和“成大事”都要以“立业”和“成大事”为前提。孟子说“道只自适”,求道别无他法,全靠自己的修行和悟性。这是对人类个体主体独立性和能动性的肯定。其次,主体应包括个体主体和准主体。儒家不仅从未忽视,反而非常重视。一方面,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儒家把人看作一种社会阶级存在。人类作为一种阶级存在,在自然界和宇宙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另一方面,儒家思想以人类的家庭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依靠伦理世界和伦理社会来实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人的社会价值或准主体价值比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不同于其他事物,具有不可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国之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国家的和平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它强调民重于君,认为民为先,天下得失取决于民的对立。

儒家的人文意识强调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看,主张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当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现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文主义或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彰显人的尊严,民主理念通过对人权的肯定来实现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以人为本与民主是相互联系的。但民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有必要从儒家民本或民本思想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不同,儒家传统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无德性构成了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如果一个人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他是王子,也不会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另一方面,有了崇高的道德,即使再穷,也能得到全民的称赞,永垂不朽。其次,道德是人们设身处地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的生命之本,失去了仁义之心就失去了生命之本。所以他们强调做事从仁义出发,不做亏心事,不拿不义之财,即使与人相处也要有选择,要有仁义之心,要有道德。道德是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讲的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有理想、有仁心的人的理想人格。最后,道德也是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兴衰与这个国家从君主到人民的道德状况和道德水平密切相关。仁存,仁亡。

儒家给我们留下了崇尚道德的传统,但严格来说,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并不矛盾。一个道德修养和道德觉悟高的人,也就是守法的人,在经济活动中自然可以诚实守信。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家,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尽管儒家所讨论的伦理道德。

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文精神的提升、苦难境界的解放、道德品质的提高,都离不开人们投身现实、锐意进取的努力和行动。所以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实践,儒家人物大多是实践者。孔子说:“认为读书人也是读书人是不够的”。意思是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他应该有无尽的责任。否则,贪图安逸,终日食而无心,是做学问的耻辱,也不配做知识分子。道德修养或修行是通过自我修养或自我改造来达到其“内圣”的目的;社会政治实践是通过立功或社会改造来实现其“外为王”的目标,“内为圣”取决于“德”,即注重人的身心修养,以立起道德人格;一个“洋王”靠的是“立功”,也就是在社会上立下赫赫战功来挺政治人格。所以大学在强调“修身齐家”的同时,马上谈到了“治国平天下”,认为这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不可偏废,所以儒家反对空谈,坐言起行,特别强调修行的重要性。《易传》也说:要求人持之以恒,知难而进,奋发图强,依靠主体的力量,通过主体的实践来完善自己和社会。

从中国历史来看,儒家文化的务实倾向和蓬勃精神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爱国传统、追求真理传统和与恶势力作斗争传统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显然,这些优良传统在今天并没有过时,我们仍然需要发扬光大。我们有理由从儒家的实践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