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岳庙历史简介
但工作还没开始,张就去世了。
他的弟子吴全杰继位为大宗师后,继续推动寺院的建设。终于在知止二年(1322)正式开工建设,二年(1323)竣工,被朝廷命名为“东岳仁圣宫”。
当时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门、正殿、四子殿和东西两廊等。后来在太定二年(1325),鲁长公主捐了一间客厅,规模进一步扩大。
然而好景不长。在元末的战争中,寺庙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从明朝开始,焦璇并入正义路,东岳仁圣宫改名为东岳庙。
明十二年(1447),该寺在原址基础上全面重建,嘉靖、隆庆年间进行了部分修缮。
万历三年(1575),根据慈禧太后的旨意,明神宗对东岳庙进行了大规模扩建。
但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寺内发生火灾,大部分建筑被烧毁,只有左右两座道观幸存。
灾后第二年(1700),康熙皇帝颁布法令重修寺庙,于是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恢复了东岳庙的原貌。
乾隆二十六年(1761),全寺重修。
道光年间,这座寺庙的主管马一麟四处筹款,修建了东西两个院落,修建了100多间房屋,并创办了一所义务学校,收容贫困家庭的孩子。
1900之后,随着时局的动荡,东岳庙逐渐衰落,只靠租房维持日常开销。
寺庙被义和团和军队骚扰。
1947年,又有一批来自山西和东北的流亡留学生居住在寺内,他们以破除迷信的名义进行大规模的劫掠,进一步加剧了东岳庙的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岳庙的许多雕像被附近的火药厂爆炸震碎,随后整个寺庙被北京市安全局占领,从而宣布关闭。
直到1995,北京* * *决定恢复东岳庙,庙内机构全部腾空,随后北京民俗博物馆成立,并于1999正式对外开放。
1996年,北京东岳庙被中国人民和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08年5月3日,国家重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将北京东岳庙归还道教。至此,中断了70多年的北京东岳庙再次有了一位神秘莫测的茅山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