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的历史和文化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早在新石器时代,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当时吐鲁番人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方式逐渐向农业转变,并逐渐定居在吐鲁番盆地。根据历史学家的记载,生活在吐鲁番盆地的土著人是古代教师。他们在吐鲁番盆地建立了固始(后称车氏)国、狐胡国、小金府国、车国和车魏国。

西汉时期,中国北方的匈奴控制了大部分西域,不断入侵汉朝。从阚亳州开始,吐鲁番进入高昌王国时期。太和五年(481),首领阿福到张,为高昌王。公元496年,高昌人杀了张,立即立儒为王。公元501年,马儒内迁,高昌旧人恋上土地,不愿东归,于是杀了马儒,立曲家为王。屈氏高昌国先后隶属柔然、高车、突厥,隶属北魏、西魏、周、隋四朝,并受其册封。王国建立为郡、郡和市制度,郡下有乡,乡村在全国。

大德十年(1306),海都之子查巴尔投降元朝,叛乱结束。霍州是元朝直接管辖的地方。顺治元年(1330),元朝在霍州重建总政。元朝末年,吐鲁番分为柳城、霍州、吐鲁番三部分,都设在大路花池,首次出现吐鲁番地名。元朝七年(1347),东察合台汗国攻占吐鲁番、霍州、柳城。吐鲁番、霍州、柳城大臣隶属东察合台汗国,向明朝进贡。

清康熙十七年(1678),准格尔汗国曾控制吐鲁番,与清朝屡战屡胜。清雍正十年(1732),准格尔攻吐鲁番,额敏、卓大败,率八千余人迁居瓜州(今甘肃安西)。清乾隆二十年(1755),准噶尔入关,吐鲁番归清。

扩展数据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4000多年的文化积淀。它曾经是西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发现了200多处文化遗址,出土了从史前到现代的4万多件文物。从出土文物来看,吐鲁番至少使用了18个古文字,25种语言。

大量文物和史实证明,吐鲁番是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四大文化体系和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七大宗教的交汇点。

吐鲁番旅游文物丰富。截至2017年3月,已开发景区(点)20处,其中国家级景区1处,4A景区5处,3A景区5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截至2017年底,吐鲁番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3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21处。

百度百科-吐鲁番(新疆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