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的八大英雄是什么?
1,张忠德
张忠德作为国家中医药疫情防控专家组副组长,除夕赶到武汉时,很多朋友问:“你已经死过一次了。为什么这个年纪还要冒这个险?”
张忠德回答说,人老了,信仰是不能变的。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中医的战场!疫情之初,国家出台的前两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没有中医。
然而,这个国家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65438年6月+10月19年,张忠德进京,根据新冠肺炎患者病历,结合抗击非典的经验,制定了中医治疗方案,经国家专家组讨论,写入《国家诊疗方案》第三版。
到武汉后,张忠德接触了100多名患者,提出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为“湿毒”。这一观点也被写入第四版《国家诊疗方案》,成为此后每一版的重要内容。
2.刘磊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越是打这一仗,越是悠闲。
“院长,结果出来了,两例都是阳性!”65438+10月14早上6点,深圳市第三医院院长刘磊被手机铃声吵醒。当时中国湖北以外没有病例报道。
春运高峰即将到来。深圳流动人口654.38+00多万,深圳湖北人654.38+0.8万。一些专家判断,深圳将成为中国最危险的城市之一。
刘磊说,65438的10月下旬,医院每天接诊几十个病人,高峰时一天接诊60个。“战区”一天天扩大,从一层楼,到一个病房,到一栋楼,最后深圳三院成了“疫区”。
形势严峻,刘磊最担心两个问题:一是病人会病死,二是医护人员会倒下。因此,他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医务人员,一个都不能丢。
与此同时,省卫健委领导、钟南山院士及省级专家团队及时赶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给了史上最强的ICU团队和充足的物资准备。仅仅两天,就收集了60台呼吸机和5台体外膜肺氧合。
世卫组织专家到深大三院调研时,惊讶地说:“欧洲没有一家医院有这么充足的设备。如果我得了新冠肺炎,我一定要来中国的这家医院治疗!”
3.朱宏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党委书记朱宏:“请把我们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新冠肺炎疫情凶猛,武汉市于2020年6月23日封城。作为一名卫生战线的老兵和流行病学博士,朱宏立即召开了医院党委会议,并向医院的医务人员发出了倡议。
65438+24 2007年前去小汤山抗击非典的队员写下战书,按下红手印,发出“有战则退,战则必胜!”誓言。战书迅速传遍全国,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斗志。
2月10,朱宏率领一支队伍来到荆州。他挑战前方指挥部,到洪湖:“南方医院前身是军医院。它善于打硬仗,敢于啃硬骨头。请把我们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在荆州洪湖市,他们用不到1天时间完成重症监护室改造,用1.5天时间完成新CT转运安装,用2天时间完成核酸检测平台,用3天时间完成新冠肺炎特殊疾病大数据平台和居民健康信息报告微信平台,实现了健康闭环管理,迅速遏制了疫情蔓延。
4.谢
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组织办专职副主任谢:把小区大门守好,就是把一个城市守好。
广州有11个区,2740个社区,实际人口2200多万。疫情防控是社区工作者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小区大门怎么守?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道组织办专职副主任、团工委副书记谢分享了三个故事。
黄石街道辖区居住45万人,外来人口超过三分之二,尤其是城中村,小街小巷多,需要大量人员值守。
应该如何设岗保护自己?谢和同事们拟定了设岗的初步方案,逐一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了72个岗位,一天走了3万多步。
春节假期,他在党员中组织29名党员突击队员,开展“党员双汇报”参与值班。在广州疫情防控中,党员下沉社区17万余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服务队6500余人走在前列,构筑起牢不可破的社区防控堡垒。
5.刘世杰
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白云边检站民警刘世杰:做祖国的“守门员”。
今年大年初一,本该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但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白云边检站民警刘世杰却没有回家。他和同事们自愿留在白云机场口岸检疫室,参与处置全省启动一级响应后机场首架与疫情相关的航班。
他在实验室待了几天,初六下班的时候突然感觉浑身无力,测体温38.5℃,医生让他马上隔离检查。那天晚上,刘世杰独自坐在医院空荡荡的隔离室里,百感交集。他害怕如果被感染了,会影响到更多的同事,影响到他的工作,影响到他的家庭。
当刘世杰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她感觉自己获得了重生。
3月28日中午,多架境外航班集中抵达,300多名乘客中有三分之一出现发热、咽喉不适等异常症状。刘世杰连续奋战8小时,先后为91名高度疑似感染需送医院隔离的旅客办理了入境通关手续。
6.邓惠红
广东省疾控中心:为“人传人”结论提供确凿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据。
“9个月来,广东疾控人员逆风行动,开展疫情监测、现场处置、风险研判等一系列工作,先后创造了12个‘全国第一’,形成的‘广东战术’在全国推广。”9月23日,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邓惠红分享了省疾控的故事。
2019最后一天,得知武汉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省疾控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全员取消休假,进入战备状态。
为了搞清楚是否是“人传人”,疾控人员不停地对采集的深圳病例样本进行核对,并在鄂外进行了中国首例新冠肺炎基因组测序。结论很快就搞清楚了深圳5人感染的是新冠肺炎,与武汉的毒株高度同源!
省疾控中心立即向钟南山院士汇报了详细情况,为“人传人”的结论提供了坚实的流行病学证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实施的精准防控,全省累计减少病例1.38万例,缩短流行期32天。”邓慧红说。
在湖北输入性病例快速增长期,省疾控中心提出对所有湖北到广东的人员和所有发热门诊患者进行筛查的建议。通过核酸筛查,我省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5天缩短到1天。
同时,省疾控中心提出对密切接触人员采取集中医学隔离,全省密切接触者阳转率从6.88%快速下降到1%以下。他们的建议被写入国家防控计划和国家诊疗计划,很多经验在全国推广。
汕尾陆丰市发现本地疫情后,广东省疾控中心立即反应,连夜派出人员和移动P3实验室65人赶赴陆丰。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检测了654.38+05万个样本,检查了654.38+00,000多名重点人群。
仅用七天时间就有效控制了涉及汕尾和深圳的疫情,打了一场漂亮的闪电战。
7.林慧文
在战争疫情中,有一个团队,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对病毒进行高科技作战。他们是广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总队。副组长林慧文讲述了大数据防控的幕后故事。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很多人会隐瞒自己的接触史。科技总队建立了“潜在密切接触者分析模式”,成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关键措施。
2月中旬,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被亲属感染,但当时没有症状,所以隐瞒申报。大数据及时发现,当晚隔离了他,不让他参加第二天的大会,避免了可怕的群体感染。
新算法解决了风险评估问题。复工是疫情防控的晴雨表。深圳某知名高科技企业,受疫情影响,将复工复产推迟到2月9日,之后又一再推迟,数万员工焦急期盼。但公司表示“没有政府的通知,谁也不敢随便复工”。
8.钟南山
2020年6月5438+10月08日凌晨约11: 00,钟南山接到国家卫计委电话,要他作为高级专家组组长赶赴武汉,调查武汉疫情。“国家需要我,我责无旁贷。”出发的时候,钟南山隐约觉得武汉的疫情没有报道的那么乐观。
当时钟南山已经听到一个消息,有一家六口人,五口人去了武汉,回到深圳就生病了。这家人的母亲从未去过武汉,她也生病了。“这是非常危险的聚集性感染信号,是人与人之间有可能传播的信号。”
在武汉,钟南山要求当地给出真实数据。“感染了多少人,有没有死,有没有被医生感染,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和标志。”。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荣获共和国勋章和全国优秀团员称号。
对此,钟南山表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能拿到共和国勋章。他想的更多的是“责任”二字。
于是,他再次发起挑战,希望参与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平台的建设中,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灾害的各方面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