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蒙镇的历史演变

逢蒙镇位于太原市清徐县东南40里,是太原市清远、高柏、尧城(古陶唐镇)、徐沟、大厂六大古镇之一。

逢蒙镇历史悠久。据《左传》记载,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鲁昭公大败郭氏,魏献之掌管。土地被分为七个县,逢蒙当时是逢蒙的封地,因此被命名为逢蒙,距今已有2520年的历史。

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逢蒙镇的繁荣。当时逢蒙村商贾店铺云集,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记得先后:六和清、甘恒顺、东升恒、永发兴、庆丰祥(后来的万和台)、柳泉粮店、店家多为逢蒙村人;大成店,怡和园的两个车马大店(还有过夜的商户),德和成、宝聚兴、和记等几家杂货铺;谢生泰后药房改为广恒茂;两个橱柜(家具)店,一个是天一城,一个不知名;两个制作大车的木作坊,一个是石碣大车铺(老板是本县北东社人,后留在逢蒙),一个是张记大车铺(老板是祁县人);典当行有永济当、干顺当等。有怡和花园、泰来基、德和园三个出租商铺。一个丝布村,名字叫聚义盛;一家涮锅(酿酒作坊),前店后厂,取名五合泉;此外,还有五六家糕点店,两家肉铺,以及大量的醋作坊和面粉作坊。村里的店铺、作坊多达三四十家,大部分集中在村里的成化寺周边。随着商业的发展,社会上相应地出现了一大批商人、作坊工匠、搬运工、医生、举办红白宴会的厨师、建房看地理风水的阴阳师、占卜师、魔术师等。更造就了逢蒙的繁荣。

农历正月初八,是逢蒙村举行庙会的日子,由于逢蒙是该县东南部的一个大村庄,所以从清朝同治年间开始,农历的每一天都是该村的市场。这时,附近各县的商贩都聚集在村里。村里寺庙附近的大街小巷都是卖各种日用品、农副产品、农具和牛、马、猪、羊的小摊(正月初八的庙会主要卖各种烟花爆竹)。村子里挤满了人,街上挤满了人,有买卖双方的叫卖,有骡子、马、驴、猪等等的讨价还价。

在逢蒙村的中心,有一座很大的寺庙,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成化寺”。据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编纂的《清苑县志》记载,逢蒙花城寺始建于清苑皇帝年间(公元1312),距今已有700年历史。佛教盛行于元代。当时寺内香火鼎盛。每逢佛教节日,善男信女聚在一起烧香拜佛,希望进贡。据老人说,寺里最后一个和尚是金良,金良园长死在寺里,大约1936~~1937,当时日本人还没有进入清远。没有了和尚,成化寺成了逢蒙村的政治中心——村公所的驻地。后来,这座寺庙成了逢蒙周围村庄的一所完全小学,有两所小学和高中,附近村庄的所有高中生都在这里学习。

成化寺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厅东西角有两层钟鼓,三个正门。左右侧门常年开着,中间的门经常关着。除非有重大仪式或名人来访,否则会打开中门迎客。后面的正殿是大雄宝殿,供奉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尊佛。其余的大厅和世界都是未知的。

就在成化寺南边,有一个戏台,风景相当可观。戏台前是一片广阔的戏台,北面的主街附近,有一座典雅朴素的三层牌楼。五四年,汾阳古粉剧团唱猴戏《闹宫》时,因台低,拆除重建。几年后,这里被搬到了寺庙的西边,老剧场建起了民居。舞台的几次拆除和建设,充分显示了逢蒙地区人民对戏剧和文化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早在光绪十年,就有东罗村人程英创办的“小梨园”戏班,培养了三生儿(孟振清)、天桂丹(王春元,旺达村人)、紫生丹等一批著名的晋剧艺人。清光绪二十年,逢蒙村民刘畴三和三二生在逢蒙村创办了娃娃班。民国十七年(1928),刘丑三聘请著名演员入园。当时有的十三红、的盖(王步山,河北人,母亲在王大村)和的。当时该园号称山西中路梆子第一班,风靡太原、晋中等地。逢蒙后徐沟小紫城花园和小李蓉花园合并。《孝子成圆》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大班出身的演员,包括这个班的石黑(太谷西里村的乔)、舒书红(高)、石生生(东)、大(胡)、朱新丹(黄绵泽、定襄),晋剧著名女演员刘志兰,以及路楠、智海、华莲芝等优秀学员。贝(榆次北田村人)和王正奎来自“小荣梨园”娃娃班。

逢蒙村地势低洼,村外的地势比村里高。因此,村民们在村子周围筑起了高高的堰来保护村子。8月2日1977,东洛村北五马河决口。(农历六月18,因为参加了防汛,晚上在五马河滩上睡了两个晚上,所以记得很清楚。)河水到处泛滥,逢蒙被关闭了。因此,在村里成化寺的西边,靠近成化寺的地方,有一个大水池,俗称“寺戈多”,是村里所有大街小巷雨后清退、收集雨水的地方。奇怪的是,即使在干旱的年份,“戈多庙”里的水也从未干涸过。还有一个传说,记不清年份和年代了,天下大旱,连汾河都在滴水。在成化寺的大殿里,住着一条大蛇,到处都没有水喝。一天晚上,他把身体和尾巴放在太阳穴上,把头伸进太阳穴栈里,喝了足够的水。这个传说至今仍广为流传。20世纪30年代,有人说庙丘有奇效,井有冰片味,是龙(蛇)来的原因。迷信的人求神看病,拿庙丘里的水当药。据说很多人的病真的治好了,于是几十里外的人也骑马来求药,60年代又来了一次,但迷信的人少多了。

逢蒙村还有一个景点,建的时候住在村东北角的玉皇阁(逢蒙中学东南三队打谷场)。当然,玉皇阁的主神是道教的玉帝。玉皇阁建筑设计新颖,结构严密,四周飞檐非常精美,相当可观。据民间传说,金州的狮子应县塔不如逢蒙的玉皇阁,可见玉皇阁当年的魅力。阁楼一般呈长方形,分上中下三层,高约15米(村民说有四五尺高)。神亭在二楼和三楼,二楼露台后面有个大平台,种着奇花异草。据说在130多年前的一次维修中,二楼建三层时,不知什么原因,总是前面建了后面塌了,后面建了前面塌了,所以只建了前堂,后面留了一个大平台,形成了奇特罕见的格局。日本侵略者侵占逢蒙后,长期把它作为碉堡据点。侵华日军战败收复后,因是阎锡山军队的据点而被战争摧毁。之后阎锡山搞兵农合一,“三传训”失去民心,退守城镇,搞堡垒战术。1946 ~ 1947期间,玉皇阁全毁。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逢蒙的风味小吃,逢蒙的蛋糕,这是著名的晋中。逢蒙蛋糕是老年人最喜欢的食物。由四油四糖(指当时十六两旧称)在挂炉中混合而成。蛋糕很小,两面金黄。(挂炉两层火)甜嫩可口。说起逢蒙蛋糕,还有一个小故事。村里有个叫赵的有钱人,家里雇了个林村的厨师叫南里王(有人说他是本村有名的面包师)。有一年,赵家的财主过生日,让厨师以面条的费用为他做蛋糕,还给他带了整整一筐油和整整一袋糖,对他说:随你的便。大厨又要了半筐香油,和面的时候不小心把油洒到了面桌上。怕财主怪他,就全拿到面缸里,加了糖,开始和面。没想到,他也把面团左右揉成一团,却没有揉成一团。加了点白面粉,勉强揉成饼,扣在炉子里。因为油太多,蛋糕一翻就碎成小块。眼看到了午饭时间,没有烤好的完整的蛋糕,只有一锅碎蛋糕,厨师急得直冒汗。这时,财主派人来问蛋糕做好了没有。厨师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说蛋糕做得好。财主提前亲自品尝,厨师只好拿了几块送上云端。富人一看,不是蛋糕,是几块碎面团。他很生气,瞪着眼说:“你在烧什么?”厨师急中生智地回答:“这是专为你长寿准备的锅。很好吃。吃了可以活一百年。不要相信我。”富人一脸怒气的往嘴里塞了一块,果然软软的,甜甜的,香香的,软软的。然后他转怒为喜,说:“准备宴会吧。”生日的客人吃了蛋糕后,都赞不绝口,说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锅。就这样,孟在街区的名声越传越远,越传越响。厨师每云都有一线希望,回国后,反复尝试改进方法,确定最佳配方为四油四糖。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锅块色、香、味俱佳。后来他做的锅件,食客如云,销量极好,经常供不应求。以前商家吃完都要带几个回去,让亲戚尝尝。因此名声远扬,数百年来声名远扬。(光绪二十六年(1900),西太后经徐沟出逃后,吃了逢蒙饼)。这是逢蒙特有的风味,酥脆香甜的火锅底料。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称它为“逢蒙饼”,而不是“潘块”,以方便称呼它为光滑。

历史上,逢蒙镇一直属清徐县管辖。如今该镇辖25个村,历史上最多29个村。附近的村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尧城,逢蒙村东北七里,是古代圣人王尧当年建都的地方。

相传,原始社会末期,姚是中国黄河流域氏族(汉族的前身)的部落首领。他姓放勋齐一,字汤涛氏,简称唐尧。唐涛开始在河北涿鹿和怀来生活。姚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后,他带领他的部落步行到山西寻找一个有利的居住地点。当时到达尧城后,丰尧城平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东部有翔宇河(发源于榆次)灌溉,南部有乌马河(发源于太谷)灌溉,于是他们选择了这个风水宝地,在这里耕地养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山西通志》三年刊行:太原县(今晋源)阜城西南四十里,唐尧始建都于此,后因水患迁都河东平阳(今临汾)。

《伊名通志》也说帝尧从涿鹿迁到此地,风俗为尧城。

《帝初》载:尧始于唐,后迁至晋阳(尧城属晋阳管辖),平阳为帝都。

《尚书古书疏正》载:尧为天子,都城始于晋阳,后迁至平阳。

这些都充分说明尧城是尧帝建都的第一个地方。

相传,尧在此时,还派奚仲、、何仲、何叔四兄弟分赴尧城东、西、北、南,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在他们的观察中,他们在村子的北部发现了一种奇怪的草。因为它的叶子像豆荚,所以叫荚蒾。前半个月草每天长出一片叶子,十五天后每天都落下。月亮小的时候,一个豆荚会燃烧而不掉落。他们还观察到月相盈亏的平均变化周期是29天半。在此基础上,姚根据天气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推算出了朔(正月三十日、二月二十九日),并推算出了四季(春、夏、秋、冬)和八节(非节、立春、长夏、立秋、立冬、春分、夏等)。直到夏朝,对季节的研究才逐渐完善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并制定了夏历(即现在的农历)。尧的四时八节制是继黄帝官方下大力气编写甲子纪年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从黄帝时代到公元1984年,已有78花,至今共4704年)。瑶族四季八节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杰出才能。

尧城是后人为了纪念尧帝而修建的城堡。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没有它的记载,所以无可非议。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在《重建南北,建桥》中也有说,在城市不明的时候,只在明初翻修过一次。雍正四年(公元1125年)出土的《史圣寺重建碑文》中,叙思寺建于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直到清末民初,尧城还是一座规模完整的城堡。后来因为同蒲铁路的修建,尧城失去了地缘优势(尧城是京西官道的必经之地,官道沿线有驿站、烽火台,尧城村西南有南台、北台遗迹,京西官道逐渐失去作用)。因为“事变”后日军的入侵,尧城逐渐衰落成一个普通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