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今天的上海是一座现代的海派文化城市,又不失中国的传统特色。繁华的上海处处显示着她独特的魅力,令人神往——外滩古老的西方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徐家汇大教堂的诗声,玉佛寺的香烟袅袅;对面楼下的麻将老人,巷子里的足球少年;群众剧场的沪剧和滑稽戏,大剧院的交响乐和芭蕾舞;老饭店的地方美食,杏花楼的广式茶,云南路的小吃,红房子的法国菜,绍兴的三黄鸡,美国的肯德基;上海老街的茶馆,衡山路的酒吧,中西合璧,各有奇趣。夜幕降临,霓虹灯闪烁,上海的黑粉色出现在夜晚,和平饭店的爵士音乐和豫园的丝竹音乐让人想起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上海的旧梦,而现代迪斯科的节奏和遍地开花的网吧将人们带回21世纪的现代文明...

主要景点介绍:

1,东方明珠详细描述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位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的尖端,与外滩的世界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塔高468米,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它和左右两侧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一起,成为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设计者们将十一个不同大小和高度的球体从蓝天到绿草如茵地串联起来。两个巨大的球体犹如两颗红宝石,晶莹剔透,与塔下世界级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1999《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主会场)的两个地球球体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犹如大小珍珠倾泻成一盘玉”诗意的壮丽景观。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由三根直径9米的柱子、一个太空舱、一个上球体、一个下球体、五个球、一个塔座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目前国内只有能搭载50人的双层电梯和每秒7米的高速电梯。立体照明系统丰富多彩,非常漂亮。令人眼花缭乱的上层球体观光层直径45米,高263米,是鸟瞰上海的最佳位置。天气晴朗时,远远望去,佘山和崇明岛依稀可见,令人心旷神怡。还有位于上球体271米的旋转餐厅(每小时旋转一次)、迪厅舞厅、钢琴酒吧、20间KTV包房,对游客开放。

高耸的太空舱建在350米处,设有观光层、会议厅和咖啡吧,优雅、豪华、独特。空中酒店位于五个小球,有20个房间,舒适有趣。东方明珠万邦百货有限公司购物面积18000平方米,经营服装、工艺品、金银饰品、皮具、食品等。,让游客在观光的同时享受购物和美食。

东方明珠科幻城位于塔底,有森林之旅、南极之旅、魔法之旅、宝藏洞穴、迪尼剧院、欢乐广场、激光影院、动感影院、探险列车等项目,让咸宜老少咸宜,兴奋不已。还有独一无二的“太空热气球”送你上天,欣赏上海大都市的美景,让你终生难忘。

东方明珠塔内的上海历史博物馆是一座致力于介绍上海百年发展史的历史博物馆。通过珍贵的文物、文献、档案和图片,借助先进的影视和音响设备,生动地反映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馆内展览分为国内租界、老上海市政建设与街景、近代城市经济、近代文化、城市生活、政治形势六个部分,全面展示了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是一个生动的文化景点。

在东方明珠塔下的国际邮轮码头,有一个“浦江之旅”旅游项目。登上邓小平同志南巡时乘坐的游船,欣赏浦江两岸的美景,领略“花木不夜城”的意境。国际邮轮码头的“海鸥广场”提供自助餐,只需花48元就可以无限享受美食和美景。

集观光、会议、博览、餐饮、购物、娱乐、住宿、广播电视传输于一体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成为21世纪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东方明珠”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在世界高塔中仅次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从而跻身于世界著名旅游景点之列。

地址:世纪大道1号

电话:021-58791888

开放时间:8: 00-21: 30。

门票:东方明珠50元(263m观光厅),85元(二球加城市历史展览馆),100元(三球)。

交通:明珠公交870、871、872、公交81、82、隧道3、4、5、6号线、轮渡陆金线、太公线等。

2.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详细说明。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黄金地段,与著名的外滩风景区隔江相望。由中国上海对外贸易中心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管理,美国芝加哥SOM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它是世界第三高楼,也是目前中国第一高楼,占地23000平方米,地上88层,地下3层,裙楼6层,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有写字楼、金茂凯悦酒店、观光厅等。金茂大厦兼具现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堪称上海迈向21世纪的标志性建筑。

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高度340.1m,面积1520m,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观光厅。观光厅装修豪华,全部采用进口天然大理石,其中墙面石材只有3毫米厚;玻璃幕墙视野开阔,俯瞰栏杆,黄浦江两岸的城市风光和长江口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两部运行速度为每秒9.1米的直达电梯,只需45秒就能把游客从地下一层送到88层观光厅。在这里,你可以欣赏美妙的日出日落,与千变万化的蓝天白云握手。

地址:浦东世纪大道88号。

联系电话:021-50475101

开放时间:8: 30-21: 30。

门票价格:(88层观光厅)50元,儿童25元,持学生证学生半价25元。

交通:地铁2号线,公交81、82、574、581、870、871、872,3、4、5、6号隧道。

3.外滩国际建筑博览会详细介绍。

150年前,殖民者踏上上海这片陌生的土地,就看中了黄浦江的这片沙滩。因此,这曾经是船夫和苦工踩出来的一条纤维路。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些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经成为上海的象征。

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邻52栋风格各异的建筑。外滩的精髓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世界建筑博览会”的外滩建筑。著名的中国银行大厦、和平饭店、海关大厦、汇丰银行大厦重现当年“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然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但它们的建筑色彩基本统一,整体轮廓出奇的协调。无论远远望去,还是四处徘徊,都能感受到一种蓬勃、刚健、雍容华贵的气势。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去上海的故事。”外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诉说的不是老上海滩梦幻般的繁华。

亚洲大厦

号称“外滩第一楼”,建于1906,原名麦博恩大厦。楼高八层,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面积1739平方米。这座建筑的外观是折衷的。立面是三个水平剖面和三个垂直剖面。底段和上段是巴洛克,中段是现代主义。建筑宏伟,简约中不乏大气。可以用简单复杂,豪华典雅来形容。

东方伦敦-东风酒店

“东方伦敦”是东风宾馆的别称,建于1910。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外观不仅模仿了美国古典主义,还参考了日本帝国大厦,因此得名。成立于中山一路2号,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联合会。大楼一楼是餐厅,二楼是国际海员俱乐部,其余都是客房。整个酒店设备齐全,装饰精美,是商务住宿的理想选择。大楼里使用的独特的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制造的,已经有90年的历史了。

友利大厦

中山市东一路4号,现新加坡童嘉私人投资有限公司..原名联合大厦,为美国有益银行所有,故称有益银行大厦。建筑完成于1916,7层建筑模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窗框多为巴洛克艺术设计,带有旋转图案,门用Onek的立柱装饰。高大的落地窗不仅有利于采光,也为建筑增添了气势。整个建筑是以门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所以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

中西合璧的日清大厦

融合了现代日本西式建筑和古典建筑风格的日清大厦,被称为“日式犹太风格”。该建筑由日本青岛轮船株式会社和犹太人共同建造。建于1925,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楼高6层,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下面三层装修比较简单,上面三层有古典的圆柱和雕花,凹凸感很强。整个建筑外立面贴满花岗岩,与外滩其他建筑相得益彰。日清大厦现由华夏银行和金都实业总公司使用。

中国商业银行

中山东一路6号,1897,中民开第一家银行——中国商业银行,现为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建筑为伪四层哥特式建筑。这座建筑的第四层有五个尖顶,以前有一个十字架。第三层和第四层有小尖塔。建筑的第四层是尖窗,一层和二层是典型的哥特式格子窗。这座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欧式建筑的意义,远不止是历史性和艺术性。可以说,它标志着中国金融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中山东一路7号,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建筑讲究统一、对称、稳定,立面装饰很有讲究。每一层都采用古典风格的柱子,或者是承重,或者只是装饰。窗户周围的图形多样,立体感强,类似巴洛克。它的黑顶和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又不失优雅感。这栋楼现在是盘古银行上海分行。自1908建成以来,历经四次易手。它最初叫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后来被中国商业银行和长江航运公司使用。

招商局大厦

作为中国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航运企业,招商局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招商局建于1901,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西向东。底层主门框向外延伸,正门两侧为高开拱形落地窗,二、三层为古典柱式装饰。这座建筑的部分外墙覆盖着花岗岩。招商局大厦可以算是19年末,20世纪初典型的外滩建筑。不管是历史的还是艺术的,都值得一去。

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和汇丰银行大楼)

中山市东一路10-12号是一座新的希腊式建筑,建于1923,原属于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当时美国吹嘘这座建筑是远东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精致的建筑。当建筑完工时,两个引人注目的青铜狮子被放置在建筑前面。据说,铸完狮子后,青铜模具立即被破坏。于是,这对青铜狮子成了绝版珍品,现已被送往上海历史博物馆。在建筑的八角形大厅顶部,离地面20多米的地方,有8幅由几十万块只有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八个城市的建筑特色,并配有神话人物。还有24幅童话中的动物图片,顶部是巨大的童话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中有一圈优美的文字,翻译过来就是“四海皆兄弟,象征着新世纪到来时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上海海关

汇丰银行的“姊妹楼”,建于1927,雄伟挺拔,与优雅的汇丰银行比肩,相得益彰。上海海关大楼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建筑的优点。建筑的门楣由四根巨大的罗马花岗岩立柱支撑,以高耸的钟楼为轴,气势非凡。建筑造型属于新古典主义希腊风格,上段钟楼为哥特式风格,高度为十层。它是在美国制造后运到上海组装的。据说花了2000多两银子,是亚洲最大的钟,也是世界名钟之一。海关大楼矗立在浦江之畔,铿锵激昂的钟声象征着庄严与使命。

交通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14号,建于1940,占地面积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10088平方米。属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强调竖线,立面简洁明了。底层外墙铺黑色大理石,庄重豪华。门两边装饰着铜栏杆的人造圆形大理石扶梯,上至二楼大堂,满眼红色,金碧辉煌。大厅内36根圆柱的下半部分和大厅四周的墙壁都铺有红瓦装饰,地面也铺有红瓦。建筑端庄的外观和温馨的内部使其独具特色,在古典建筑中显得更加现代。

华澳道生银行大厦

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历经80多个春秋。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曾先后在此办公。该建筑结构坚固,装饰精美。正门是中轴线,形成对称结构。底门有四根双柱,两边有洞形窗。二楼和三楼,东立面有Onek的柱子,窗户两边用古典的柱子装饰。外墙采用白色琉璃瓦和花岗岩,色调和谐。底层外墙采用苏州花岗岩亭子。楼内扶梯为大理石材质,二层墙上有浮雕,巨大精致的彩色玻璃顶栅和回廊,至今保存完好。

台湾银行大楼

如今,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该建筑建于1924,占地面积904平方米。整体上属于现代日本西式建筑风格。东立面搭配四根欧式古典圆柱。这使其富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不禁让人想起有“东方伦敦”之称的东风酒店。这些建筑之间的内部或外部联系,使外滩的建筑显得特别和谐统一,建立起一种整体美感。

麦格理银行大楼

上海的第一家外资银行是李如银行,就在现在的麦格理银行大楼里开业。建筑共五层,底层外墙为花岗岩铺装,内层为黑白撞色大理石。大门是建筑的主线,南北两侧的建筑造型对称。二至四层的外立面由两根Onek风格的柱子支撑,五层的中间部分有六根方柱。用花瓣雕刻。为了给建筑以高度感,顶楼加了一个三角形的屋顶,让人感受到麦格理银行大楼的精致别致。

友邦大厦(原桂林大厦和玉子大厦)

这里曾经是上海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紫林西宝图书馆。友邦公司于1998正式装修,故更名为“友邦大厦”。建筑的正面分为三层。第一层铺着粗糙的大石头;第二层用水泥粉刷;三楼两侧是穹顶形的券窗,优雅的塔顶,展现了建筑的变迁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对称和谐。

和平饭店南楼(袁慧中饭店)

漫步外滩,有一面清水白砖墙,红砖腰线的建筑格外醒目。这座美式风格的六增楼是和平饭店的南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9号,前身是中央饭店。这座建于1906的酒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909年,世界禁烟大会在此召开,1996年,联合禁毒署举办的上海国际兴奋剂大会召开,世界禁烟大会会址被标注。1911年,中国同盟会总部还在这家酒店举行了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欢迎会。这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史实,为和平饭店南楼增添了更多光彩。

和平饭店北楼(原沙宣楼)

和平饭店南北两层错落有致。与南楼相比,北楼感觉富丽堂皇,豪华气派。这座77平方米高的建筑因其内外装饰精美而被誉为“远东第一建筑”。建筑具有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建筑风格,造型简洁明了,强调垂直感。花岗岩的墙壁、圆锥形的屋顶和铜制的屋顶都渗透着古朴典雅的气息。酒店内部有英、美、印、德、法、美、日、西班牙、中国九大套房。餐厅和大堂装饰得富丽堂皇。还有深受外国游客欢迎的上海老爵士乐队,演奏各国名曲,让人仿佛置身于世界文化与经典艺术交融的殿堂。

中国银行大厦

外滩的建筑以欧式风格著称,中国银行大厦是为数不多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大楼分为主楼和副楼。外墙为金山石,屋顶为平缓的方形金字塔形屋顶,上覆绿色琉璃瓦,屋檐上饰斗拱。东立面由高到低变形的硬币形中空窗框。大门上方的孔子周游世界的原始石雕讲述了引人入胜的故事。营业厅的天花板上原本雕刻着“八仙过海”的图案。到处都是古色古香的氛围。同时,这些雕梁画栋、琵琶行飞檐,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可以被后人继承和发扬光大。

易泰邮船大厦

在中山东路与北京东路的东路口,有一座看似普通却很有意思的建筑,那就是益泰邮船大厦,即“绿色邮船大厦”。这座建筑有七层楼高,有两个地下室。坚固厚实的花岗岩拱门门票周围是古典的圆柱。二至五楼附悬挑阳台,七楼有塔楼,典雅美观。整个建筑的立面简洁明了,也是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

郑锦大厦

建于1924,具有独特的后文艺复兴风格。它和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一样,有花岗岩外墙,主线清晰,造型对称,但缺少许多复杂的装饰,使其更加流畅。这座大楼的底层用大石块砌成。整个建筑给人一种稳定感。二至五层由两根Onek风格的柱子支撑,尽显古典风格。内厅的长方形玻璃天花板是外滩的典型建筑,造型典雅,做工精致。

怡和洋行大厦

自1943上海开埠以来,外商纷纷设立洋行,怡和是最早的一批。从那时起,英国商人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贸易活动。怡和洋行大厦,位于中山东一路2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建筑的一层和二层是一个剖面,建筑的轴线明显是用花岗岩建造的。门和两边的窗框都是罗马半圆形拱门的形状。正门上方有一个羊头浮雕装饰,看起来庄严而立体。三至五层由罗马科林斯柱式支撑,显示出浓厚的西欧古典色彩。三楼有石栏杆阳台,整个窗框镶嵌着石雕。五楼以上原有平台和穹顶拆除。

东方大厦

也就是说,现在的市公安局交通办公楼,原来是瑞士瑞信银行东方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办公室。设计师用奢华浮夸的字迹将教堂、宫殿中的建筑、雕塑、绘画融为一体,用短檐、波浪墙、重叠的柱子、壁画在建筑中营造出神秘的宗教氛围。建筑强调立面装饰和处理,尤其是建筑本身的比例。它的上方是一根巨大的爱Onek的柱子,两边厚厚的墙壁水平分成三段,顶部有很深的屋檐,雕刻精美。一楼的门和窗形成了三个高大的楼梯门,中间有一个线性浮雕。此外,建筑在小结构上也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可谓巴洛克经典。

英国领事馆

建于1873,楼高两层,类似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这座大楼的地基很高。底层垂直中段有五个拱形窗户,但两边房间的窗户都是拱形的。外立面整洁多变。整个建筑的外立面原本是用清水砖砌成的,楼顶铺的是中国蝴蝶瓷砖。现在外墙已经刷了水泥,东楼前有大片草坪,环境更加优美。解放后,中国国际旅行社上海分社就设在这里。机关迁出后,上海市外商投资工作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机构都设在这里。

除了上述位于外滩的建筑,外白渡桥、上海大厦、俄罗斯总领事馆、气象信号站与外滩的这些建筑融为一体,绘就了一幅完整的“世界建筑博览会”画卷。

花园桥

位于黄浦公园西侧,矗立在中山东一路和东大明路之间的苏州河上。建于1970,是上海第一座钢结构桥梁,跨度52.16米,宽度18.3米。它是连接上海市区和沪东的重要通道,交通量很大。因为是在老外渡,人们过桥不交钱,所以叫外白渡桥。

百老汇大厦酒店

上海大厦位于外白渡桥北侧,由主楼和辅楼组成。这是一个早期现代主义风格的八字形公寓结构。外部处理和内部装饰简洁明了,外观富丽堂皇。主楼原名“白药江楼”。附属建筑也被称为浦江宾馆。现在是三星级酒店。酒店拥有中、美、英、法、日、阿特色的高级套房,接待过众多国家元首和中外游客。

俄罗斯总领事馆

位于外白渡桥北侧,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该建筑建于1916,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它有四层楼和一个阁楼。下半部分放在地下,地面2米高。大门两侧有古典的双柱,二三层有圆拱和平拱窗框,窗间有壁柱。屋顶为双折四坡,弧形尖顶窗,屋顶西侧为两层瞭望塔,绿色铁穹,沿河岸,东侧为六角亭,可欣赏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景色。

气象信号站

外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建筑。1884年,法国天主教会创办的徐家汇天文台在“洋泾浜”外滩(今延安东路外滩)设立气象信号站。信号站是一根竖立在地面上的长木杆。根据来自天文台的气象信息,在1907,重建了一个圆柱形的气象信号。平台系统高50米,塔高36.8米,被称为“阿汤婆”建筑。为了保护这个建筑,在1993的改造工程中,外滩向东移动了20米。

地址:上海中山东一路

交通:公交20、22、37、42、55、71、135、921等。

4.豫园详细描述

豫园是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万历五年(1577)扩建。它规模宏大,被誉为“东南名园之冠”。花园的主人潘云端曾是四川的政治使节。建园是为了“讨好老亲戚”,所以取名豫园。上海解放后,全面整修,1987重建东部,恢复了100多年前的风光和韵味。新旧景色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真是休闲观光的绝佳去处。现占地30余亩,全园以江南园林胜境见长,有翠秀堂、阳山堂、三穗堂,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