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历史悠久。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甚至说:“时至今日,扁鹊才是为天下把脉的人。”他把中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这是不确切的。据史料记载,我国脉诊的起源非常古老。比如传说中的古代医生,在借季和鬼区都有讨论过脉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当时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以及后来的《难经》都已经在很多细节上论述了脉诊。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医学文献《脉法》和《阴阳脉证》也是通过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资料。这些都说明脉学在明天已经成为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汉代,脉诊更加普遍。《史记》中记载的另一位名医淳于髡(也叫,约205-?)师从功成老师杨青学习脉诊法三年,接受功成杨青传给他的《扁鹊脉书》。从《史记》中记载的淳于髡《医案》(医案)中可以看出,他看病之前是要把脉的。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可以看出,脉诊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晋代名医王叔和综合前人脉学的知识和经验,撰写了《脉经》,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该书将脉象分为24种,对每一种脉象进行了说明,并对各种杂病的各种切脉方法和脉象进行了描述,进一步将脉诊与症状相结合,使脉学成为一门更实用的学问。此后,中国古代脉学著作不断增加。许多名医精通脉学。如明代李时珍也对脉学进行了深入研究,著有《湖上脉学》(公元1564年)等书。据不完全统计,清代以前,脉学著作有100多种。虽有重复,但仍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中国古代脉学的发展。
起源和发展概述
脉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属于脉诊。脉诊是中国人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诊断方法。虽居四诊之末,但最具中医特色,是唯一直接触及患者身体的重要诊断方法。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医学领域之广泛,是王、文、文等医家所不能比拟的。
脉诊主要是指切脉,也称脉诊。脉诊的起源几乎和中医的历史一样悠久,其创始人也无从考证。据《史记·扁鹊臧宫列传》记载,认为脉诊起源于扁鹊,或扁鹊时代。《淮南子》指出:“故扁鹊以病调药,不贵也,知病之源也。”《盐铁论》也说:“扁鹊以舒脉知病因,阳虚为阳过,阳虚为寒过。”说明扁鹊最迟在西汉时期就被公认为世界著名的脉诊专家。
继扁鹊之后,西汉初年善于把脉的人首先推荐了臧宫《淳于髡》。《史记》说“为人治病,必先切脉,这就是治病”。淳于易曾指出:“心不精,所料生死可待,总失。”《史记》中关于臧宫的诊断记载有25条,涉及20多种脉象,后世常用的脉象名称几乎都能在诊断记载中找到。臧宫的脉学起源于他的老师龚诚杨青传下来的《黄帝》、《扁鹊》等脉学书籍,他自己也曾用《上下经五诊》等脉学书籍教过杜新等人“爱学”。诊断书中多处出现的“脉诊法”,也可能是当时流传的脉学专著。可惜这些古脉学书籍早已失传,没有流传下来。
现在能看到的最古老的脉学书籍是张家界汉墓出土的竹简《阴阳脉之死》、《脉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脉之死》、《脉法》。根据专家的考证和解读,这些竹简中涉及的脉诊部位有两种:一种是内踝上五寸、内踝正上方的诊脉;首先是诊断下肢足阴虚和上肢手太阴及手阴三动脉虚。涉及的脉象只有六种:虚实、滑涩、动静。此外,还有三阴脉死脉象参与预后判断。与《内经》相比,这些脉诊方法更为简单,属于臧宫和《内经》之前的古代脉诊方法。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脉诊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医学经典。脉学理论和脉诊方法专著有《玉版》、《细脉》、《任平气象》、《玉机真脏》、《三期九期》、《疾病诊断尺论》等,内容涵盖了脉诊方法、时间、部位、脉诊生理病理变化等,全面反映了当时的脉诊情况。关于切脉的部位和方法,有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人迎口,大小,尺皮,色脉,尺脉,色脉。《内经》记载的脉象比后世复杂得多。典型的脉名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病、迟、代、钩、满、急、喘、数、弦、嫩、弱、轻、虚、长、过、强、微、衰、急、散。这些繁杂的脉名,一方面反映了《内经》是脉法形成阶段的杰作,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内经》脉法亟待规范、统一和完善。把脉象作为主病,《内经》中的论述也很详细,涉及方方面面。从形式上对四时脉、真脏脉、平脉、病脉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既明确论述了脉象和临床意义,又说明了日常生活、气候环境、季节季节、昼夜变化等因素对脉学的影响。总之,《内经》虽不是脉学专著,但其中记载的丰富多彩的脉诊方法,既是脉学早期形成的阶段性总结,也为脉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材料和坚实的基础。因此,《内经》作为脉学最古老的经典,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是中医脉学发展的奠基石,其许多内容至今仍具有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
《内经》是《脉经》的下一篇,是秦越人对脉学的一大贡献。《难经》内容简洁,篇幅短小,但脉诊内容丰富。书中专门讲脉学的部分有22个难点,其他专门讲脉学的部分约占全书的1/3。脉学的内容包括脉诊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正常与异常脉象。特别是书中首次提出并基本完成的“独取一寸”法,无论是方法还是理论,都是对《内经》脉诊法的重大突破和超越。客观地说,《内经》对寸口脉已经非常重视,“人迎寸口”、“大小诊”等方法都与寸口有关,为脉诊提供了理论依据。《难经》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前迈了一步,完成了脉诊方法的改革。独取寸口的脉诊法不仅方便、易行、实用,而且在于它能够准确地解决脉诊的定性问题,而这恰好是辨证治疗的最简单指标。一千多年后,脉诊沿着寸土寸金的道路发展起来。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将脉诊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确立了脉证结合、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张仲景的脉学理论以阴阳学说为指导,将各种脉象分为阴阳两类,对临床鉴别疾病的性质和部位具有重要意义。脉诊的方法主要是寸口脉,但也有作用。常结合不同疾病诊断“扶阳”、“太溪”脉象,统称仲景三部脉象法。观察三脉情况,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和胃气的存废,为判断疾病的吉凶提供可靠的依据。书中脉象多达七八十种,简单脉象近二十种。几乎所有后世常见的脉象名称都可以在两部书中找到。所以仲景的书虽然不是脉学专著,但在改进脉诊方法、脉证结合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精通脉诊,“治其病,候其手脉,验之如灵”(三国魏徵),也是脉诊发展的功臣。虽然传世的汉藏经典不是华佗写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书中保存了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和经验。《中藏经》一书所反映的脉学成就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脉法;二是丰富和发展了阴阳脏腑脉诊法,使之更加完善和系统;三是区分寸规的三个部分,明确其与脏腑的对应关系;第四,不仅以阴阳学说为指导,而且在脉象讨论中广泛运用五行学说,与仲景脉法有显著区别。华佗脉诊法是脉学在《脉经》诞生之前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直接影响了脉学的规范化和不断发展。
随着魏晋脉学的发展,不仅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诊断方法也更加简便实用,脉诊、脉证的临床意义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脉学丰富的内容散见于各种著作中,难免相互偏见和混淆。而且“脉论精微,其体难辨,弦紧而浮,相变而化,难明于心”,而“文远之旨留,而少有人用,旧经秘述,而不卖”;教授很难掌握和传播。因此,如何将脉学零散、混乱的内容统一起来,使之自成体系,科学地梳理脉学博大精深的知识,加以阐释、澄清、说明,使之通俗易懂、易学,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西晋的王叔和撰写了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
《脉经》在脉学方面成就斐然。它不仅对《黄帝内经》以来、张仲景、华佗、王、阮、傅、戴、关、葛、陆、张等的脉诊方法进行了整理和记载,而且对脉诊方法、脉诊理论和脉诊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脉诊的定位和方法上,《脉经》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了“独取寸口”的诊断方法,首次提出了腕背高骨、合前寸口、合后寸口三部定位法,明确划分了寸口的位置和长度, 并且明确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如左手寸口分心肝,右手寸口分肺脾,不仅解决了问题。 在脉学理论的构建上,《脉经》注重规范和统一脉象的名称和形态描述,将脉象分为浮、溢、滑、数、加速、串、紧、沉、蹲、皮、实、微、涩、软、弱、虚、散、缓、迟、结。这样,《脉经》中所包含的脉象因其名称统一、指标明确、临床使用、易于推广而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后世脉诊方法的指南。在脉诊的临床联系上,《脉经》将脉象主症与辨证相结合,使脉法成为临床使用的诊断技术,脉象成为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从而提高了脉诊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后来,脉诊几乎成为中医诊断的标志,这与脉经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总之,《脉经》的编纂完成了对古代脉诊方法的改革和完善,使脉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脉经》被视为脉学的标准和发展的里程碑,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脉经》确立的脉学规律和原理,沿用了近两千年,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此外,麦经还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古代文献。除了《内经》、《南经》、《仲景》和华佗的书,还有《麦法赞》和《施思经》,部分原著已经失传。幸运的是,这本书保留了它吉祥的羽毛。因此,该书对研究古代脉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脉经不仅对中国医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还传到了阿拉伯、土耳其、朝鲜、日本等国家,对世界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脉经》之后,脉学长期处于传承和补充状态,有时略有发展,但始终没有大的进步和突破。从《脉经》开始就有很多专门的脉学书籍。虽然没有超越脉学经典的著作,但在普及和完善脉学知识方面也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宋公式的通俗版,一类是抽象版。
《宋方读本》是最早介绍六朝时列文《王叔和脉象》的读本。全书以七言律诗写成,包括《脉府》、《诊法》、《五脏脉法》、《七表八里九脉型》、《诸病脉法》、《妇儿脉法》等长短韵二百余首。本书以歌和韵的形式阐述了脉象和脉象。内容重要而不复杂,文字浅显易懂,易记易背,极受欢迎,对普及脉学知识产生了很大影响。但由于书系列的伪写和文字的粗鄙,受到了学者们的污染,导致了历史上几百年来脉象战术的诟病。其实,平心而论,脉脉策略并没有错。除了脉象范畴中省略的脉象数外,其余的,无论是脉象的名称、口的独特诊法,还是治脏腑和各种疾病的三分法,都是根据先人的数和原意,发挥了作用。七表八理九脉的分类是由莱文首创的,后人有很多遵循,如的《诊病指南》、的《生活证书》、的《医脉经》、的《丹溪脉法之指》、崔的《崔氏脉法》和张弼的《云起子七表八理九脉法》。
在《脉诀》之后,还有唐代杜光庭的《玉》和宋代崔的《崔氏脉诀》及其衍生链条。这是不同于“王叔和脉冲战术”的另一系列“脉冲战术”。
《玉函经》原名《生死歌》,现为元代崔注本。全书共三卷,仿《蜀河麦基》体,为七言绝句。曹丙文作序:“书中专论脉学,辨五色,观五气。文字虽然简单,却意味深长,而且真人崔颜佳都做了详细的点评,让我感觉更透彻。”其内容侧重于死亡脉象和各脉象的主症,对根据脉象判断生死预后有许多独特的解释。今天有很多古代脉学书籍,这本书对研究古代脉诊方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崔氏笔记中有许多古佚书,也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崔氏脉诀》以四字律诗的形式写成,共682句,大体包括脉象生理、脉象与阴阳、气血、营卫的关系、切脉部位、切脉方法、六部与脏腑、上中下与三焦、七表八里与九经、中风、伤寒、六经、妇儿脉、四时与五脏等。这里提到了27种脉象。由于该书以难经中的浮、沉、延、数四脉为重点,以风、气、寒、热四气治疗疾病,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因此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该书成书后不久,崔氏弟子刘恺将其修改为《三六脉法》。晋代高力对该书进行了注释,后被收入《东原十书》。明代,李时珍的父亲李Eon Wen对其进行了删改,改名为“四字”,并将《时珍》编为《令狐脉》。李仲子还根据该书修订成新的四字脉象公式,列入医案必读。明末清初,王少龙、潘际根据李颜稳删改本、增注,成为《燃医灯》。还有黄易举例、王道纯校订、黄公修校订四个字。《崔氏脉诊术》系列的形成、传承和延续,无疑为脉诊法的教学和普及做出了贡献。
此外,历史上对伪王叔和脉诊手法的辩证批驳,不仅繁荣了学术领域,也促进了脉学的普及和发展。与此同时,出现了《脉学刊误》、《令狐脉学》、《脉学集》等脉学著作,以鉴定著名的脉学。这些明辨真伪、纠正谬误、纠正错误的著作,不遗余力地引用《脉经》原文和《内经》、《难经》、《张仲景》的脉学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逐一反驳了找出脉象公式的困难。这种批判不仅澄清了疑点和错误,而且明显扩大了《脉经》的影响。尤其是李时珍的《令狐脉学》在批驳脉学内容的基础上,还沿袭了脉学经典的旋律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束河之学,既解决了普通医者的教材需求,又防止了脉学的“谬误流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脉学著作,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
至于脉学著作的大纲,或简要介绍脉学知识,或聚焦某一个问题,可以说是代代相传。
隋唐时期,据相关书目记载,脉学专著不下30部,可惜已全部失传,具体内容不详。但从《病因论》、《千女方》、《千女翼方》、《外台秘笈》等几部名著大量引用《脉经》的内容来看,说明《脉经》在隋唐时期对脉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宋代时法《诊病指南》是较早的一部诊断专著,主要侧重于脉诊和一般诊断。在书的开头,讨论了脉诊的基本理论和技巧。按照七表八里九经的分类,描述了24种脉象的主要病症。最后讨论了各种疾病的生死脉诊法和妇孺脉诊法。内容必不可少,相当实用。特别是,这本书包含33脉象示意图。在《脉经》中失传已久的脉象图的情况下,开了脉象图的先河,不仅对脉诊方法的普及和教学有重要价值,而且有助于脉学的完善。
杨世英的《医脉真镜》也是宋代继《诊病指南》之后的一部颇有影响的脉学专著。该书虽以王叔和脉学为蓝本,却能兼收并蓄,去其谬误,取其精华,尤其是九候三部、脏腑部位、脉象病讯等,多为前人所不知。
除上述两本书外,还有其他传世的宋代脉学著作,如肖士奇的《脉象精要》、崔的《脉象奥秘》、刘凯的《脉象奥秘》、李敏寿的《脉象要诀》等。不过这些作品都是日本收藏的,国内只有少量手稿。
金元时期,随着医学流派的形成,刘、李、朱、张等都对脉学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在脉诊与临床的联系方面。四家各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脉证结合的内容。这一时期著名的脉学著作主要有:朱震亨为高力撰写的《脉象与指掌病图说》(或《脉象与指掌图》)、华寿的《医家小结》等。《脉象与指掌病图》从胃气为本的角度,用指掌图说明脉象及其主要疾病,包括九相、七表八里九脉、五运六气、十二经脉、男女病、诊切之歌三部分。可惜画面太简单,经常怀疑画面不尽如人意。
华寿的《掌握诊断学》是一部别出心裁的著作,在脉诊方法、四时五脏通脉、脏腑三分九相分类、各种疾病等方面都有新的见解。特别是书中“阴阳之脉形成”一章,比较了两种相反的脉象,分别是浮、沉、迟、数、虚、实、泛、微、弦、缓、滑、涩、长、短、大、小、紧、弱、动、蹲、加速、结、勒。
明清时期,脉学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许多医家研究脉学,特别是李时珍、张景岳、李钟子、李延镇、周雪亭、张璐和周学海。
李时珍在脉学方面的成就,前面已经提到了。他的《令狐脉学》不仅是批判伪“脉方”的总结,也是脉学稳定发展的标志。标准化的27脉象及其主要疾病已被大多数医生采用,成为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
张景岳虽然没有脉学专著,但他在《经略全书》中专设了脉象篇,详细阐述了《内经》、《难经》、《仲景》等流派的脉象含义,详细解释了脉象、正常脉象十六部曲、脉象频繁变化、胃气等,各有独到见解。
李钟子的《贾珍阎正》是一部晚年历久弥新的力作。该书讲解了脉学的基本理论,驳斥了莱文脉象公式的错误,介绍了浮、沉、延、数等28种脉象,简明、精、细,文字通俗、实用、流传广泛。
此外,朱冬龙《四海同春》重视脏腑辨治和二十四脉辨证,“脉释病源,药随脉定”,对脏腑脉证的辨证论治有独特贡献;梁的《中医宗旨》主张按脉服药,凸显了脉学的临床价值。
清代李延镇(常艳)的《脉法辨》汇集了各种脉学,结合其叔父李仲子传来的脉法,一方面驳斥了伪《脉法》的错误,另一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研究心得,灵活运用脉法诊治疾病,很有特色。
周雪婷的《三指禅》是一部脉学专著。周根据《内经》一般人定脉的理论,以慢脉为战术,认为若能辨出慢脉,则可将脉勾勒、加权,并在慢脉的指导下,建立起浮、沉、延、数四个轮廓和22个对应脉作为对应网络的脉象系统,使人能清楚地认识每对脉的区别。还有外感内伤所致疾病的脉诊专著40部,紧密结合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变化转归,深入分析阐述,确定治疗的方药,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深受医家好评。
张路的《诊案三味》专论脉学,先叙述脉学的目的,再论述脉象、脉象、经络,再详细讲解32种脉象,包括口问、反方向、妇儿脉学等。该书的脉学理论精辟独到,对脉学也有很大影响。
周学海擅长脉诊法,著有《单脉意》、《单脉补意》、《诊家直法》、《辨脉平脉张炬》等四种脉诊书,其中以《诊家直法》最为著名。本书取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A-B经》、《千金方耀》等脉学内容。,而且真的是“脉意略”和“脉意略”的精髓。全书全面论述脉象、指法、主病,以位、数、形、势、微、极、兼、绝八个字作为分析正脉、变脉的程序。可以接24脉,内容必不可少,足够临床参考。
有何升平的《脉注详解》、黄公绣的《脉论求真》、陆之谷的《学古诊法》、敖的《脉象总分类》、的《医家索引》等。,都有自己的思路和特色,从而丰富和完善了脉学。
(以上内容引自高《医经邪气诊断名著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