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札记
每个人看完某一部作品,对生活一定会有新的认识和看法。是时候写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了。想必很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发愁。以下是我的世界通史读书笔记(共5篇)。欢迎阅读收藏。
《世界通史》读书笔记1读这本书被《未来简史》击中,感觉三观需要修正。805页厚的上下册,断断续续读了半年。我以前是学理科的,对世界史一点印象都没有。看了《世界通史》,其实不知道名字不好念的国家是怎么变成这样的。我的大致印象是以下过程:自给自足——宗教为王——打仗——科技变革——海外扩张——无人不服——握手言和——不要自寻死路。随便总结了一下,看了史书,还是觉得人类现在处于一个很危险的状态,因为科技进步的发展速度太快,导致社会形态和人类精神越来越不均衡。
延伸到教育和个人成长,古人一辈子做的事,以现在的信息量,可能一年甚至一个月一个星期就能完成。然而,技术领域的快速变化并没有很好地与精神进步同步,我们在社会观念上的进步非常缓慢。比如男女平等的口号,现在还在讲,但是没有解决。看完。“三观”的形成不应归咎于生物学问题。也许物质基础是必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当然存在,但我还是认为人类是有自己灵性的动物。不管叫什么名字,这种灵性永远无法被机器完全替代和模拟。所以我们对意义的追求也是一种本能,一个不问为什么的人就是灵性。
我们现在对哲学思维和教育都很谨慎,怕思想误入歧途,所以宁愿不谈思想,先谈技术,所以STEM如火如荼。即使谈理念,我们的政治目的也大于思想。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因为历史告诉我们,领先的技术是我们实力的体现。但当技术进步到一定程度,思想体系跟不上,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如果我们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都可以嵌入芯片并实时更新,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大脑中的沟壑会不会是芯片形成的?
未来社会可能需要精英来消除或缓解矛盾,考虑技术创新,同时考虑如何更新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观念,让人类这个物种在这个星球或其他星球上存在更长时间,如果人类还在追求意义的话。
《世界通史》读书笔记2斯塔夫里和阿诺斯写的《世界通史》虽然是一部长篇巨著,但它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介绍人类文明各个阶段的兴衰历史。但是我感觉外敌入侵,除了军事实力,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人自己的主心骨。
正如伏羲元帅在一战后所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一战结束后,参战国不得不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稍事休整。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是日本入侵满洲,德国吞并奥地利。这相当于把他们放在了二战中最有利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呢?是那些“国家元首”胆小怕事,对外人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政策!
“二战”开启,敦刻尔克大撤退后,希特勒制定了他的“海狮计划”,魔爪伸向英伦三岛。日复一日的狂轰滥炸,虽然德军一开始收到了一些战果,但所有英国居民没有丝毫动摇,也没有看到人们恐慌。相反,这个轰炸时期坚定了所有人的信念,人们为皇家空军的胜利欢呼,士兵们在新的战斗中更加勇敢。最后希特勒第一次没有达到目的。看,这就是骨气的力量!
回顾我们在中国和抗日战争时期,从1937到1943,开始反攻,人总是往日本去。我们的民族真的那么胆小吗?不要!抗日英雄辈出。那为什么会有叛徒?一句话,怕死!人生重要。所以这些人被后人所不齿。
战争,如此残酷。正是因为这种残酷,才培养和磨练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在这块试金石上,人性得到了如此全面的展现。
有人说读历史就是读故事,其实是这样的。我们站在未来来评判的角度来看待前人的人生是不客观的,最大程度的理性也只是维持个人逻辑。在不完全客观的前提下,不要去评判历史。用现代的思维和眼光去评判前人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多思考。吸取其中的养分为己所用,对个人、对时代、对社会都大有裨益。
斯塔夫里和阿诺斯的《世界通史》给人这样的感觉。就像书里说的,每个时代都应该编写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更早的历史写错了,而是因为世界已经完成了从旧到新的转变,所以每个时代都会面临新的问题,产生新的问题,探索新的答案。
这本书一直在强调历史事件的逻辑性。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一直在变化,不同地区会有很大的差异。有些人会在意所谓的过渡时间来比较国家之间甚至民族之间的差异,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无论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还是从部落文化到城市文明,还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都不是因为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一时兴起而发生的。总之当时发生的事情不是一件事,是一个过程。
我们清楚地知道,人口的增长导致了农业革命,农业革命反过来支持了更大的人口增长。当农业逐渐取代采集业时,人们开始尝试种植更多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当单纯的植物采集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时,自主种植粮食成为新的出路。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果关系就产生了,农业的传播也让不同地区的人培育出更多的植物。从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让食用植物更加普及,比如墨西哥的玉米,美洲的土豆,中东的大蕉。当人们将实践经验应用于改良时,植物因为人类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间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最严谨的逻辑教科书,是最奇妙的魔法。所有看似突如其来的变化都有线索可循。它是亿万人的痕迹织成的一张巨大的网,没有人能把它挡在外面。
历史和现实:
《全球通史》虽然是一本历史书,但却有着强烈的现代感,让我意识到历史书也可以是启示录式的文本。面对不同的话题,不变的是追根溯源。作者看似在冷静地阐述从史前到21世纪的历史,却始终不忘提醒读者现实世界与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而读者的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在历史和现实两个时空里自由驰骋,甚至产生自己与历史事件的联想和对比,产生自己的思想火花和创作冲动。当然,世界通史不仅仅是一本深奥的书。斯塔夫里和阿诺斯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和哲学知识,无限延伸了作品的宽度。书中包含了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祸是福的辩证评价,以及对日益两极分化的世界的人文关怀,警示了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起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
历史没有一部分可以省略,因果一脉相承。斯塔夫里和阿诺斯的《世界通史》让我领略了历史以其内在严密的逻辑和博大精深的知识所带来的辉煌。沿着这条严格的逻辑线,一切文化优势都要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可以冷静探索,理清线索,汲取养分为己所用。不拘泥于眼前,可以把自己藏在心里,可以安静而巧妙的思考,也是极好的。
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买这两本书,《世界通史》,原因有二。一个是想从“历史”的角度进一步品味全球的“恩恩怨怨”。当然,从全局来看,这些怨气无非是鸡毛蒜皮的内部矛盾,就像邻里打鸡骂狗一样。其实我们身处其中,跳不出过去。毕竟那些欺凌真的发生的很血腥。那就是历史,无法修改,也无法遗忘;他们希望看到美国历史学家眼中的全球历史,以及他们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毕竟教科书难免有一面之词。
我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这样我就可以为那些在我脑海里萦绕多年的奇思妙想找到一些“理论依据”,以后记得开怀大笑。我学过一些关于电子和化学的科学知识,比如电流的流动。作为一种真实的物质,电子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电流,但电子的流动并不改变导体的物理化学特性。比如有电流流过连接金线的银线,金线没有得到银线的电子,变成了银,因为原子核没有被改变,但是不能否认金接受了银的一些东西,但是不容易定量测量。作为一个生命单元,人们交换各种信息(能量等。)每天和外界在一起,但你没有变成我,我也没有变成你,只是相对亲近的人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所以才有了“夫妻”的说法。另外,如果人死了,人的记忆最小的物质载体呢?会不会飘起来形成“灵魂”?而这种记忆的物质载体,会不会因为是生命体(人)交换的,而体现出原生生命的某些特征?
这样看来,灵魂附体就不是一个迷信的话题,而是一个科学的话题。在我们有5000年历史的书籍中有很多这样的记录。在书中,这位美国老先生说:“电子、质子、中子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正在形成具有不同组织程度的聚合物,一种有机聚合物形成有机体。”也就是说,人是微观的,人无非是一堆有机聚合物,或者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只是其中一些的排列而已。另外,“地球在宇宙中渺小得像太平洋中的一粒尘埃”,这也证明了我的另一个想法,世界的极限。在我看来,宏观世界之外还有宏观,没有尽头,微观世界依然可以微观,无穷无尽。换句话说,大的永远可以更大,小的永远可以无限小。没有最小,只有更小。大和小永远是相对的概念,不可能是绝对的。大与小的比较只能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这个理论的一个推论就是一定有外星人,但是我们的科技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宇宙之外还有一个宇宙,总有一个地方可以形成有机高分子。微观世界中人们记忆的载体(一种比中子和质子更小的粒子)因科技发展而被捕获,一夜大学毕业不是梦。有可能抓到一两个灵魂粒子,解密附带的信息。物质是永恒不变的,是守恒的,总有一种粒子携带着不同层次的特性。当人被看作一个粒子时,显示人的特性的不是细胞,而是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特性被更小的粒子所附着。现在基因技术表明,基因是区分你和别人的最小单位,总有更小的粒子决定有这样的基因表达。微观上,恐怕人和石头或者水组成的最小单位都是一样的,不如不在我这一代讨论。
我还喜欢另一句话,“人类是通过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而不是改变自己的基因来适应环境。”但是我不敢苟同。根据上述理论,在没有基因改变的情况下,人类应该回归到有机聚合物或有机体。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一系列基因变化才会导致进化(如果人类进化是真的话)。不会有从有机高分子逐渐进化成人的基因变化,因为环境从来没有停止过变化,也正是因为人类的破坏,环境的变化更加剧烈。这也成为我们相信高等生命存在的原因。而我们人类并不是生命形式的终极,而是生命形式的一个阶段。在哪个阶段,我不明白。也许有一天,研究会发现,人类的生命只是高等生命的载体。
历史学家对文化的论述太精辟了。“人性化的环境叫文化”。[第6页]人类改变的一切都是文化。一个原始的图腾,记录的文字,歌舞,都体现了文化的魅力,比哲学上文化是上层建筑的论述更通俗,更准确。
今天,我无事可做。我随便翻看了一下之前写的读书笔记。看到《世界通史》的时候觉得几句话挺好的,整理了一下。
当穆斯林帝国和中国对外部文明不屑一顾时,欧洲人却被其他国家的文明所吸引和着迷。
在16和17世纪,欧洲人感到惊讶,在掠夺时仍然表现出谦逊,有时甚至焦虑地寻找良心。但之后,欧洲变得越来越粗鲁,冷酷,不宽容。对待古文明就像被轻视一样,习惯自己的领先地位。
欧洲贫瘠的初始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他们不断寻求国外的学习和扩张。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用一颗谦卑的心去看待别人,你可能会有很多新的发现。中国的落后,当然在于自大。儒家文明一直给中国人灌输中庸之道,却忽视了长远发展。当儒家思想本身成为统治工具的时候,没有新思想的碰撞,还沾沾自喜,甚至沾沾自喜。自封的“天国”让统治阶级完全无视外来文明,不仅摧毁了萌芽中的资本主义,也扼杀了当时中国的一切希望。
在古代,人们对创造性学习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有强烈的偏见。近代以前,思想家和劳动者一直是各自为战。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的形而上学思想,对具体事物和实用技能不感兴趣,而是追求世界的本源和万物的本质。到了近代,随着资本的扩张和文艺复兴的影响,欧洲人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开始重视技术,这为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也给欧洲带来了繁荣。
科学革命带来的变革之所以远远高于农业革命带来的变革,就在于它的研究方法——科学本身就蕴含着无限进步的可能性,它属于全人类。
65438+机械化工厂系统,就像80年代生产力的惊人进步,不再依赖现有的需求,而是创造新的需求,不断刺激消费。
英国之所以能率先发动工业革命,除了瓦特的贡献,还有其独特的背景条件:合理的社会结构、重商主义的流行、商业制度的建立、流动资本的充裕、海外市场的刺激、科学哲学内涵的爆发。
我们在分析事情的原因时,不能只局限于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要联系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背景条件,探究根源,预见其导致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