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的成因和危害。
1,问:什么是沙尘暴?
答:不要把一般的沙尘天气说成是沙尘暴。当风把足够多的灰尘吹向天空,空气能见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称之为沙尘暴。沙尘暴通常很少发生。
2.问:沙尘暴是中国独有的吗?
答:沙尘暴是一种全球性的气候现象。主要发生在多风干旱地区。如中亚、北美干旱地区、澳大利亚、北非等地。中国的沙尘暴属于中亚干旱地区。包括中亚、蒙古和中国西北地区。
3.问:沙尘暴是近年才出现的吗?
答:沙尘暴自古就有。中国有记录的沙尘暴可以追溯到汉代。事实上,它在地球上至少有几百万年的历史。比如几万年前,赤峰市达里诺尔地区有一段时间沙漠化,3.5万年前湖水达到最低点,飞沙走石,形成了一片沙漠。
4.问:中国的沙尘暴更严重吗?
答:我国沙尘暴覆盖面积大,尘路现场往往不止一个尘源。如果几个源同时出现并逐渐加速,就可能形成大面积的强沙尘暴。比如今年4月的那次,是今年中国最强的一次。不过和美国1934的沙尘暴比起来,我们还是愿意认输的。
5.问:中国的沙尘暴影响北京和华北,并飘到韩国和日本。有人说在美国也有,是吗?
答:首先要说明,沙尘暴危害最大的区域是沙尘暴中心的干旱区,沙尘暴天气是全球性的。尘埃不分国界,它飘向天空,随风飘荡。北京的沙尘不一定来自中国的西北,而是来自本地,也有可能来自内蒙古、蒙古、哈萨克斯坦。那就很难说飘到美国的灰尘是从哪里来的了。
6.问:有人说中国的沙尘暴在过去50年里趋于缓和,对吗?
那不完全正确。最近50年,由于一些气象因素,可能比历史上一些最强的都要弱。但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危害程度加大。尤其是最近1 0年,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环境问题。已经危及了数亿人的正常生活。限于中国研究沙尘暴的历史现实,我怀疑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的可比性。
7.问:沙尘暴的成因是什么?
答:说起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沙尘暴的驱动力是风。物质基础是灰尘。风和沙尘具有复杂多样的时空变化。有足够强的风和足够多的灰尘。但是吹起大量的灰尘也需要很多条件。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盛行强烈的西北风。由于古地中海的隆起,形成了大量的软尘沉积。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尤其是春季干旱、大风和植被稀疏都是同时发生的,所以春季有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破坏地面植被,使沙尘暴愈演愈烈。
8.问:近年来中国沙尘暴频发的直接原因是环境破坏造成的吗?
答:正如我刚才所说,沙尘暴的成因有很多。近年来中国沙尘暴的高频率,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北方尤其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反应,这是正确的。比如最近最先引起大家关注的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强沙尘暴,与黑河断流、胡杨林和梭梭大面积死亡有直接关系。在内蒙古海拉尔市,过去很少出现沙尘天气,但由于今年西部大规模填海造地,沙尘成为海拉尔市重要的环境问题。近年来,中国草原地区的沙尘暴不仅频率高、强度大,而且造成沙漠的扩大,甚至形成新的沙漠。这直接关系到草原的全面破坏,生态学家早就预料到了。
9.问:沙漠是沙尘暴的源头吗?
答:与其说沙漠是沙尘暴的结果,不如说现有的沙漠和沙子参与了沙尘暴的形成。因为沙尘天气中的主要颗粒,尤其是飞到高空影响北京等地的沙尘,并不是大颗粒的沙尘,而是细颗粒的土壤,沙尘只是对局地影响较大。细土不断被吹走,剩下的逐渐变成沙漠。
10,问:影响北京、华北等地的沙尘主要来自哪里?
答:我之前说过,沙尘暴范围很大,是国际性的。而直接影响北京、华北等地的沙尘主要来自北方附近的草原和沙漠地区。它往往从中亚和蒙古南部的沙漠地区开始,通过蒙古高原的草原地区继续加速,大量沙尘暴参与,最终形成影响华北等地的大规模沙尘暴。因此,北方草原地区,尤其是附近的锡林郭勒草原是重点地区。
11,问:所以内蒙古草原环境恶化是造成北京和华北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
答:很大程度上可以这么说。今年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在内蒙古草原大规模加速破坏10年之后。在退化草地占三分之一的基础上,90年代内蒙古草地比80年代增加了65438±0.8%。10年,锡盟草原又增加了6000平方公里的沙地。目前统计退化草地的面积是没有意义的。内蒙古耕地面积扩大到654.38+0.9亿亩,人均8亩以上。农牧交错带越来越宽,靠近中蒙边境。一年生草本植物和隐花草本植物占很大比例的退化草地在春天很容易被吹走,而农田则在春天完全裸露。所以很容易造成风蚀。
12,问:草原大面积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草地是一个生产力较低的脆弱生态系统,只能轻度利用,也是潜在的荒漠化地区,所以高载畜量必然导致退化和荒漠化。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可利用草地减少了828万公顷。而牲畜数量增加了3000万头。20世纪50年代,每只羊拥有的草地面积为3.3公顷,80年代为0.87公顷,90年代为0 .42公顷。随着草地面积和单位草地产草量的减少,牲畜会无休止地增加,产草量退化的速度仍然会更快。
13,问:在内蒙古草原的历史上,有一种想象是载畜量过高,有的地区甚至高达现在。为什么草原退化没有那么严重?
答:有蹄类动物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草原上的羚羊、野马、侯马顺应自然规律,随季节大规模迁徙。草原畜牧业也是游牧了很久。事实证明,游牧是草原利用的最佳形式,是草原永远繁荣的保证。成吉思汗靠游牧畜牧业征服了半个世界。
14,问: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如何才能让蒙古族牧民过上原始的游牧生活?
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人说,人类的生活从流动变成了固定。从游牧畜牧业到农业,正在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其实人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蒙古人的祖先曾经有固定的渔猎、农业和固定的全羊畜牧业,他们到了大草原,实行游牧畜牧业后才有了更大的发展。人类的很多现代发明都是有利于移动的,比如交通、通讯、计算机,所以也可以说人类会走向移动。游牧是最高级的轻利用草原的方式。游牧畜牧业是游牧文化的载体,游牧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瑰宝。游牧文化以水生植物为第一,牲畜为第二。是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是当代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15,问:游牧民族如何抵御日益严重的自然灾害?
答:游牧不是为了抵御灾难,而是为了躲避灾难,顺应自然,游到适合的地方。定居后,人的生活暂时舒适,但牲畜最多一个季节好一点,其他三个季节都是灾难。周围的草已经退化,我们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去吃远处的草。几年后,由于草原的尽头,房子不得不废弃,搬到更远的地方。目前在草原上人工种草是无法满足牲畜需求的,定居本身就意味着灾难。损失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还有游牧文化的消失。我们在牧区设立的定居示范点,就是花巨资牺牲生态环境,把天鹅变成鸭子的一种方式。
16,问:内蒙古草原综合整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内蒙古定居农业的历史和发展不亚于内地。几千年来,农业只依附于游牧畜牧业。自清代以来,由于移民的增加,内蒙古南部出现了纯农业区,农牧交错带自此出现。解放后,内蒙古牧区实行不区别、不打仗、不划分阶级的特殊政策。公社后,他们仍然是游牧民族,但范围很小。八九十年代,内蒙古全面实行畜草双承包,将草原使用权固定到户,结束了草原游牧的历史。
17,问:内蒙古的耕地是怎么增加的?
答:内蒙古自古就有农业,长期以来只是畜牧业的附属产业。汉明时期就有大规模的农业,但清代开始大量开荒。解放后,人口大量增加,光靠畜牧业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的。如果有更多的汉族人进入内蒙古,他们自然会从事自己熟悉的职业。
18,问:看来人口是关键。现在内蒙古人口不算多吗?
答:目前内蒙古总人口2300万,每平方公里20人。比河北、山东少很多,但后者属于暖温带湿润地区。内蒙古基本属于干旱区,蒙古每平方公里1.5人,哈萨克斯坦6.3人,新疆10人。有人说干旱地区最大人口是每平方公里7人,那么内蒙古至少多了885万人,3倍多。目前,内蒙古额济纳旗、乌蒙、沂蒙、锡盟、浙南已有数百万人成为或即将成为生态难民。所以内蒙古的人口压力并不比国内其他人口密集省市低。另外,由于外来人口主要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破产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只能进行低水平的破坏性开发。增加了草原的负担。人口问题更大的危害是游牧民族会随着大量农业人口的进入而更快消亡。这就是沙尘暴愈演愈烈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化就是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