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儒生有什么故事?
生于乱世的知识分子是不幸的。他们无法拥有良好的学术条件,安心从事学术活动。但也是幸运的,因为在改朝换代、革新之时,知识分子有机会施展才华,实现抱负,这比太平盛世碌碌无为,死于书斋要好得多。
秦始皇虽然没有把儒生全部杀掉,也没有把书全部烧掉,但对于儒生和经学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幸存下来的儒生,要么听天由命,愿意服从人民;或者去山野避难,然后远走高飞。有人守藏书,有人背经搞口头传播,有人加入反秦活动。
陈胜、光武起义爆发后,许多学者纷纷响应。就连孔子的后人孔子也带着祖传的礼器去陈胜那里,被封为大夫,很快就和陈胜一起死了。然而,当时各个反秦王朝的领导人和统治者最关心的是如何打败秦军,扩大自己的权力,他们对纯粹的儒生不感兴趣。就算孔子不死,他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何况其他不知名的儒生。
当时最需要的人才是武将,他们骁勇善战,能够指挥军队如鱼得水,升到了最高层。比如韩信,从低级军官升为统帅,三年之内就成了某大国的附庸。英布出身贼帮,因战功卓著被项羽封为九江王。他是楚汉之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汉亡后被封为淮南王。刘邦手下被重用、后来被封为秦始皇的国王、侯爵、大臣的人,很多都是小偷、商贩、农民,他们的发迹全靠正面攻城的军事成就。好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不像后世那么纯粹,还是有“六艺”本色的,文武双全。这样的人可以优先考虑武术的功能,也可以优先考虑武术,没有出路。
知识分子中最抢手的是辅导员。他们了解情况,熟悉军事战术,能给儿子出谋划策,有的还能调兵遣将。比如张良能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再比如陈平,他曾经是一个“好读书”的知识分子,但在投奔刘邦后,他主要是做参谋,曾经出了六招。项羽的谋士范增也是这样的人物,是“七十岁,总待家中,好奇之人”。
另一个是辩手。他们继承了辩士、说客的传统,自春秋战国以来就有性,或充当使者或说客,在刘、项、诸侯国中大显身手。
另一类是行政人才。刘邦、项羽、诸侯国都需要这样的知识分子。在秦朝崩溃,诸侯国处于初始阶段,相互对抗的时候,这样的人物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可以维持日常的行政组织,稳定后方,招募士兵,筹集和运输粮食和物资。没有刘邦手下萧何的作用,他是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的。然而,这些人大多默默无闻。他们没有上前线,也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在史书里。
在当时的条件下,纯粹的儒生真的没用。如果他们不想转行,他们不得不诚实地保持他们的学术传统,尽最大努力保存文化。这样的知识分子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鲁(今山东曲阜市)的学生。即使在刘邦军队的包围下,他们仍然“谈礼而弦歌”,所以鲁身上的儒家文化传统从未丢失。另一个例子是傅生,济南人,以前是秦朝的医生。经典被禁后,他把书藏在墙里,在战乱中逃亡。当他到家时,他发现几十本书不见了,但还剩下29本。他用齐国和鲁教他们。汉文帝招贤纳士的时候,傅生已经90多岁了,不能再进京,就请晁错到他家里读书。儒家文化和《尚书》能够流传下来,离不开陆和傅盛的努力。虽然他们在楚汉之争中没有做出任何贡献,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将是永恒的。像孔子,明知道自己既无胆识,又无智谋,既不能当说客,又不能主政,却非要背个礼器去陈胜,真是走错路了。
汉高祖刘邦,自幼不读《诗经》《经》等儒家经典,只上过识字课。他的家庭背景和小馆馆长的经历,让他没有机会接触到大知识分子。他的密友萧何是沛县的“主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秘书长。曹参是县监狱长,相当于县警察局长;樊哙是卖狗肉的。萧何和曹参虽然在县里可以称得上“李浩”,权力很大,但他们熟悉的是官制,应付上级,而不是诗词书法的礼仪。所以刘邦养成了看不起儒生的习惯,更讨厌他起兵后投奔他的儒生,认为他们只会惹事生非,不予理睬。对于那些屡次求援的儒生,刘邦干脆当众摘下儒生帽,当尿壶来解小便。谁给他介绍儒生,谁就挨骂。正因为如此,投奔他的儒生们不得不做一些包装,把自己的信仰、见解甚至衣服都掩盖起来,以避免刘邦的恶感。
就是这样一位大师,至今仍有知识分子投奔他,也取得了成功。让我们以、舒、陆贾为例。
刘晨·莱文(今河南祁县西南)是一位“好读书”的儒生。他虽然“穷困潦倒,衣食无着”,但野心勃勃,看不起几十个路过莱文的反秦将领,因为他们都缺乏“听豪言壮语”的魄力。反而对傲气十足却又“粗暴”的刘邦情有独钟。起初,他不知道刘邦的好恶,就让一个在刘邦手下当骑兵军官的同乡通知他:“我有一个同乡,叫李生,六十多岁,身长八尺。别人说他疯了,他却说自己没疯。”老乡告诉他,刘邦不喜欢儒生,就让老乡一个个告诉他,见刘邦要注意什么。
当施立要求见他时,刘邦正靠在床上,让两个女人给他洗脚。门房通知后,刘邦问:“谁来了?”搬运工说:“他看起来像个大学者,穿着儒服,戴着山冠。”刘邦马上说:“替我拒绝他,告诉他我忙着种地,没空见儒生。”施立听了,瞪圆了眼睛,把手放在剑柄上,怒气冲冲地喊道:“你进去告诉沛公,我是莱文的酒徒,不是儒生。”门房吓坏了,没有报告就进了刘邦的房间,把话重复了一遍。刘邦这才说:“请进。”施立见到刘邦后并没有跪拜,而是跪拜问道:“你是想帮秦攻诸侯还是带领诸侯灭秦?”刘邦骂:“他妈的儒生!天下被秦害了这么久,诸侯联合起来攻秦。怎么能说我帮了秦朝呢?”李诗琪说:“如果你真的想召集人民组成一支叛军来消灭无情的秦朝,你就不应该在擅长的时候如此粗鲁。”刘邦连忙停止洗脚,穿好衣服,请李坐在上面,向他道歉。齐谈到了六国联合的连横的情况。刘邦喜出望外,请他吃饭,虚心求教。李诗琪说:“第一步就是集结一些乌合之众,收编一些散兵游勇,不到一万人,用这些力量直接打击强大的秦军,真是所谓探虎口。刘晨(今河南开丰县东南)位于姚崇,四通八达,城内有许多粮食储备。我和县长关系很好。请派我去联系他,让他听命于你。他不听,你就出兵攻,我做内应。”攻下刘晨后,刘邦封他为博君,并经常派他做诸侯和说客。如果施立不知深浅,就讲一套儒生的话,刘邦早就骂他了,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
另一个叔叔,孙同,也是一个博览群书的儒生。他被聘为医生,将被召到秦二世。陈胜起义的消息传到咸阳后,二世召集医生和儒生问道:“楚守兵起兵于齐国(今安徽宿州南),攻占了陈(今河南淮阳县)。你怎么看?”三十个博士和儒生都说:“臣子的不服从就是谋反,是不可饶恕的死罪。请尽快派兵消灭他们。”第二,我生气了。孙同叔叔站起来说,“他们说的是错的。现在天下一家,郡县城墙都拆了,武器都销毁了,明确告诉天下百姓,不再打仗了。况且上面有贤明的皇帝,下面有完备的法律,让大家各司其职,四面八方团结一致。哪里还有人敢反抗!这些只是小偷和小偷。这里哪里值得讨论?就让县里的官员抓起来处理吧。何必担心!”二世欢欣鼓舞,一一询问儒生。有人说是谋反,有人说是一群贼。于是二世下令建议把那些被认为是造反派的儒生投入监狱进行审判,因为他们发表了错误的言论。所有被认为是小偷的儒生都被释放了。我给了孙同叔叔20匹丝绸和一套衣服,让他当了医生。当他出宫回到住处时,儒生们指责他:“先生为什么要这样拍他的脸?”孙同叔叔说,“你不明白。我差点就逃脱了。”随即逃出咸阳,回到家乡薛(今山东滕州南),投奔项梁,后为项羽效力。刘邦占领了彭城,叔父投降了韩。但是很快刘邦兵就被打败了,退到了西方。蜀认出了刘邦兵的胜利,带领弟子继续跟随。
孙同叔叔,一个古瓷,穿着儒者的衣服,刘邦看到后很生气。知道刘邦是楚国人,就换上了一件按照楚国风格量身定做的短外套。刘邦喜出望外。孙同叔叔知道刘邦的需要,他推荐给刘邦的人都是当过贼的勇士。刘邦很满意,封他为大夫,叫季思君。陪他去汉朝的一百多个弟子私下里对他恨之入骨:“跟着你几年,终于降服了汉王,却一直不推荐我们。而是专门介绍了那些江洋大盗。不知道安的心思是什么?”孙同叔叔知道后对他们说:“汉王是在枪林弹雨下为天下而战的。你会打架吗?所以我想推荐能先切旗的勇士。你等着,我不会忘记你的。”
和蜀并没有抛弃儒生的本色,只是为了适应刘邦的现实需要而暂时改变了自己的角色。不同的是,施立没有等到刘邦最终夺取天下,就被齐王田光扔进了油锅,只留下了说客和辩士的形象。另一方面,蜀在刘邦巩固汉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天下,诸侯尊他为帝。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举行大典后,蜀奉命制定朝廷大典制度。但刘邦认为秦朝留下的礼仪太复杂,就全部删掉了,只求简单。结果一群大臣在大厅喝酒的时候争功。有些人喝醉后大喊大叫,有些人甚至拔出剑朝柱子砍去。刘邦见实在不雅,担心自己收拾不了。机会终于来了。叔叔孙同知道刘邦心里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于是提了一个建议:“士子在农田里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可以和他们一起守城。我可以召集山东(今山东曲阜)的儒生,和弟子们一起为陛下做一个仪式。”刘邦问:“会不会太难了?”孙同叔叔说:“五帝所用的音乐不同,三王采用的礼仪也不一样。礼仪制度要根据时代需要和人情来制定,所以夏、殷(商)、周时期的礼仪制度有增有减,不尽相同。我可以广泛采用古代的礼仪和秦义,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制定一套新的。”刘邦同意试一试,并要求“一定要好学,按我能做到的程度。”
叔从鲁招募了30多位儒生,加上他的弟子和刘邦派来学习的人,100多人实地排练了一个多月。孙同叔叔见他练得差不多了,就邀请刘邦去看。刘邦让他们再排练一遍,觉得自己能掌握了,就命令大臣们学着排练,在10月1日(当时是元旦)的大典上正式通过。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落成。10月1日,各路诸侯、官员齐聚新宫,完全按照新的仪式举行朝会。天刚亮,禁卫宫的运兵车、骑兵、步兵整齐地排列在院子里,手持武器和旗帜。负责指挥调度的官员——拜者,检查合格后,领着诸侯官员按顺序进了庙门。数百名修行者在大殿的台阶两侧列队。随着“驰”的一声令下,数百名官员鱼贯而入,英雄、列侯、将军和其他军官在西边列队,站在东边。首相以下的文官安排在东边,站在西边。一切准备就绪后,殿中的礼官一步步接受官员的报告,并接力传音要求皇帝开始行驶。皇帝坐着轿子离开住所,轿子由仪仗队护送,沿途有人看守。皇帝在正殿落座后,礼官引导王公们依次向年薪六百多石的官员们拜谒。群臣吓得喘不过气来,无人不敬。谒见后,皇帝赐酒,所有有资格坐在殿中的大臣都低头躬身。他们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官职,向皇帝敬酒九次,然后就点了“无酒”。在喝酒的过程中,监督中总有一个建议,凡是不守礼的,马上就要被带出去,整个法庭没有一个人敢出声,不敢无礼。
刘邦很不满意,说:“我今天才体会到做皇帝的尊严。”他很高兴,赏了他500斤黄金。叔叔孙同说:“我,儒家弟子,已经跟随我很长一段时间,并与我排练朝臣。希望陛下让他们当官。”刘邦全被封为郎。孙同叔叔把刘邦给他的所有金子都给了他的门徒。这些儒生当官了,有钱了,大家都乐了:“孙叔叔真是圣人,知道当今最重要的是什么。”
汉高祖死后,即位的惠帝将叔父孙同调任“主管祭祀之官”,要求他制定宗庙礼仪,并继续制定各种礼仪制度。
如果说蜀的礼仪只是表面的,能让刘邦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陆贾所坚持的,就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信仰。通过他的努力,刘邦也接受了他的观点。
陆贾早就去找刘邦,作为嘉宾陪同,但他是一个以口才出众著称的辩手。他不仅一直待在刘邦身边,还经常去找诸侯。西汉初,陆贾奉命出使南越,并成功说服赵佗接受汉朝南越王的称号,成为汉朝的附庸。回朝后,刘邦封他为太忠大夫。
陆贾认为,要让新建立的汉朝长治久安,必须让刘邦明白治国安邦的道理。所以刘邦经常在汉高祖刘邦面前引用《诗经》和《经》里的话,刘邦很反感。他曾发誓:“你父亲骑着马,夺取了世界。为什么要靠诗经,靠经典?”陆贾问:“在马上得到的世界里,能马上治理吗?”此外,商汤和周武王都是以朝臣的身份夺取皇位的,但他们也以君主的身份维护着自己的政治权力。他们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就是用好文武双全。以前吴国的诸侯,夫差和智伯,一味强调武力,以失败告终。但秦王一向用严刑峻法,却灭了赵。如果秦国统一天下后实行仁义,效法前代先贤,陛下如何夺取秦朝政权?”刘邦无言以对。我虽然不高兴,但也有负罪感,就对陆贾说:“请你给我写点东西,说说秦朝为什么失天下,我为什么得天下,古代国家成败的教训。”于是陆贾总结了兴衰规律,写了12篇。每次打最后一条,刘邦都不答应。他看到皇帝高兴,就喊万岁。陆贾演的书叫《新语》。
当吕后掌权时,卢氏家族掌权,并将年轻的傀儡皇帝扣为人质。总理的得力助手陈平担心国家大事,感到无能为力。他也怕以后连累到自己。他经常隐居,苦思对策。当时,陆贾已经因病辞职,但他仍然主动请求陈平给他出谋划策。陆贾直言不讳地指出:“我身为宰相,享国三万户,富贵到了极点。没什么好追求的。我之所以整天忧心忡忡,无非是为了鲁的百姓和年轻的皇帝。”看到他说的是真的,陈平问他能做什么。陆贾说:“天下太平,主要看相;天下危难之时,主要靠将军。如果能团结一致,互相协调,就能得到士子们的支持和拥护,即使有什么意外,政权也不会动摇。国家的安全掌握在你的手中。我非常了解邱江厚(周波)。我经常和他说话,他也听我的。为什么不和太尉交朋友,建立亲密关系?”陈平接受了他的建议,送给周波500斤黄金,为他举行了一场豪华的宴会。周波也设宴感谢他。与公开结盟,使侯无所顾忌,他们的阴谋受挫。陈平还分配给陆贾100名奴婢、50辆车马和500万元人民币作为他的活动经费。陆贾与大臣们广交朋友,做了大量工作。有了这些准备,死后,和清除了朱吕,建立了文帝,恢复了刘的政权。
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陆贾在太中做了大夫,又奉命去南越。吕后执政时,有关部门做出禁止向南越出口铁的决定,导致关系恶化,双方在边境相遇。南越王赵佗,软硬兼施,使福建、广西等地服从他的统治,自称南帝武,采取类似汉武帝的礼制,表明与汉朝平起平坐,不再承认臣服关系。汉文帝乘机即位,在陆贾出使前,派人修缮了赵佗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南)的祖坟,并专门安排守墓人每年定期祭祀;赵佗的堂弟也会被叫进来,交给高级官员。文帝让陆贾带一封信给赵佗,信很诚恳但很有分寸,表达了恢复友好关系的诚意,也敦促赵佗放弃称帝。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帝的举措很可能是因为去过南越的陆贾的建议。
随着陆贾使命的圆满完成,赵佗宣布取消帝位,停止使用“黄武左阁”的祭祀仪式,恢复南越王地位,向汉朝投降。
在这三个人当中,是最有代表性的。在选择刘邦之前,他曾在秦朝当过大夫,为项梁、项羽效力。但他投降刘邦后,即使刘邦战败逃跑,也没有回到项羽身边。这说明他做了比较,下定了决心,所以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能继续跟着刘邦。他知道刘邦不喜欢儒生,所以暂时可以不戴儒生的帽子,不穿儒生的衣服,甚至穿上楚式的马褂来迎合刘邦,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知识。知道自己的学识和学生暂时没用,他想方设法给刘邦推荐合适的材料,但没有辞退学生,也没有让他们转行。刘邦一旦发现有礼仪需求,就及时提出建议,最终奠定了汉朝的礼仪制度。
也许有些人认为,孙同叔叔所决定的只不过是一些乏味的鞠躬仪式。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陈胜称王后,曾经是和他长期耕作的伙伴来看他。当他看到进宫的厅堂和层层窗帘时,不禁大呼:“好气派啊!大王陈胜,真好吃。”他们进进出出宫,越来越不规律,说起陈胜的过去。有人向陈升建议:“这些客人不懂事,总是胡说八道,影响你的威信。”陈胜下令将这些人全部斩首,让所有投奔他的老朋友都逃之夭夭,没有人再去投奔他。
刘邦称帝后,面临的形势比这更严峻。有和* *过不去的亲戚朋友,有和* *过不去的同事邻居,有以自己为荣的英雄。他们中的许多人出身卑微或者是土匪,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宫廷礼仪。刘邦感到不安,不仅是因为他们朝见时没有规矩,还因为他们担心皇帝的权威无法树立,长此以往必然削弱他们的统治地位。但他很无奈,因为大臣中很少有正派的,连他自己都不了解以前的臣子。如果有人向他建议,应该杀几个人,舒威、刘邦很可能会采纳。虽然后果无法假设,但肯定不会是正面的。
叔叔孙同的努力不仅解决了刘邦的问题,也为整个汉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历史证明,任何政权都需要自己的礼仪制度,同样与秦朝中央集权的汉朝也不例外。但是,蜀并没有照搬秦,而是根据刘邦的需要和可能“得或失”(删或增)。从西汉初年君臣关系来看,孙同叔制定的臣子绝对比秦始皇简单。从汉初设置的四百岁臣子来看,这套臣子还是比较成功的,足以满足维护皇帝权威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蜀通过臣子的制定,使刘邦认识到君权至上,逐渐成为君权的自觉维护者。如果说以前的刘邦只是以武力天下为己任的话,那么刘邦就真正进入了皇帝的角色。西汉初采取的一系列加强君权的措施,无疑有利于防止国家再次分裂,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复苏。
朝臣的制定和实施的成功,使刘邦对儒生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儒生也积极寻求刘邦的支持。在刘邦宣称自己“一举得天下”后,陆贾敢于辩驳,说明三明治的重要性,这给了刘邦推销新书的机会。
如果李赤起、舒孙同、陆贾等人因为刘邦不喜欢儒生而放弃自己的知识和信仰;如果他们看到刘邦把儒生的帽子当尿壶,马上欢呼这是革命行动,他们会把帽子换成尿壶,以示支持。如果他们只是在刘邦宣称要一举夺得天下后才追随诺诺,而不敢提出针锋相对的反对意见,那么汉朝的民政就要推迟很多年了。
但如果他们执意自称儒生,在见刘邦时头戴儒冠,身穿儒服,要么被刘邦赶走,要么被闲置。如果在楚汉之争胜负未明的时候建议刘邦拿个三明治,如果刘邦在会集诸侯联合攻打项羽的时候提出制定礼仪,那肯定会遭到断然拒绝,也许再也不会被重用了。
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并不是知识分子中所有人都懂的。当孙同叔叔去山东招募30多名儒生排练仪式时,其中两人拒绝接受。他们说:“你效忠的主子差不多有十个,都是靠好话来接近和地位的。现在世道刚定,死者尸体未葬,伤者未愈,还需要什么仪式和享乐?礼乐赖以存在的基础需要百年积淀。我不忍心像你一样。你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古代法律。我绝不会这么做。去吧,别惯着我。”孙同大叔一笑置之:“你真是蔑视儒家,不懂得适应时代的变化。”
这两个儒生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骨气,其实不可理喻。他们真的是“藐视儒家”。孙同大叔确实有过秦二世、项梁、楚怀王、项羽、刘邦等大师,或许还有秦始皇,但他真正忠诚的恐怕只有刘邦。因为秦二世显然不值得效忠,而项梁和楚怀王存在的时间不长,他们除了留在项羽身边别无选择。见到刘邦后,孙同叔叔再也没有背叛过他,这说明他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原则。至于当面说秦二世的好话,显然是为了寻求出路。被II奖励,拜为博士后。他没有贪图富贵,而是立即逃回老家,去了反秦国家项梁。难道非得像其他儒生一样,坚持要秦二世出兵镇压陈胜,以被投入监狱为代价,才符合儒家信条吗?把“礼乐”看得那么神圣,要积累百年功德,才谈得上。固守“古法”,其实是一种僵化的教条,在社会上起不到任何作用。按照这两位儒生的意见,汉朝直到武帝时期都无法制定臣子,也许会因为无法建立正常的帝制而不复存在。退一步说,即使两位儒生坚持正确的想法,但大家都乐得在林中遨游,不愿意出来说服统治者实行,对历史和社会有什么作用?
但是,刘邦的态度对这些知识分子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刘邦从个人好恶出发,不喜欢儒生,骂人的习惯至死不变。但作为一个志在得天下的领袖,只要对自己的世界有利,他都会毫不犹豫地重用自己不喜欢的儒生,听取他们的意见。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建议,哪怕和他原来的想法不一致,只要合理,都会改变他的初衷。一旦他知道自己不讲道理,其实是可以改正的,虽然他不会认错。刘邦对待、蜀、吕嘉也是如此,隋炀帝、娄敬的例子也能说明问题。
隋炀帝是刘邦的“仆人”。汉三年(前204年),刘邦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之战失利,退守于县(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北)。刘邦对左右说:“像你们这些人,没有人能商量天下大事。”问:“不知道大王是什么意思?”刘邦说:“你能不能替我派一个特使去淮南,让英布反叛项羽?只要我能在齐国拖项羽几个月,我就百分百肯定天下。”应何要求,他带了20名随员去淮南。被项羽封了的九江王,一直在河对岸观望着。他说服了他,答应把楚还给韩,但这件事一直没有公开。这时候楚王的使者来催英布出兵,于是他闯进大营,当着英布的面对楚王说:“九江王已经投降汉王了。楚王为什么命令他出兵?”他还向英布建议:“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不能让楚使回去,杀了他,立即出发去见汉王。”英布起兵攻楚,楚汉力量对比出现重大转折。
打败项羽,天下定了,刘邦大摆宴席。刘邦喝多了酒,就贬低何穗的贡献,骂他“学究”,说天下没有你这样的学究可以用的地方。隋炀帝从座位上站起来说:“当陛下带兵攻打彭城,楚王(项羽)还没有离开齐国的时候,如果陛下派遣五万步兵和五千骑兵,能攻占淮南吗?”刘邦说不可能。他说:“陛下让我带二十人去淮南,达到了您的目的,说明我的贡献大于五万步兵和五千骑兵。但是你叫我学究,你还说世界上不需要学究。这是什么意思?”刘邦无言以对,说:“我正准备报答你的功劳呢!”“所以他被任命为中尉来保护军队。
娄敬是齐人。从他的言行来看,他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但作为一个平民,根据法律他必须在边疆服役。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去陇西任职,路过洛阳,当时刚刚登基的刘邦就住在这里。娄敬通过同乡于将军求见刘邦,说要提重要建议。于将军叫他穿上新衣服。他说见皇帝要穿平时穿的衣服,于是穿上皮衣,进了宫。娄敬详细解释说,刘邦得天下的过程与周朝完全不同,不可能像周公那样,把都城建在“得天下”的洛阳,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然后他建议道:
秦国依山傍水,黄河相连,地势四面封闭,相当稳定。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招募百万人马,利用秦国现有的条件,依靠那里的良田。真的叫天府(天然仓库,比喻材料丰富)。陛下应该可以入关,在那里建都。就算山东发生叛乱,秦国旧地也能保住。就像和别人打架一样。不扼住他的喉咙,不捏住他的后背,就没有胜算。现在陛下入关建都,直接统治秦国故土,就像扼住了天下的咽喉,压住了天下的脊梁。
刘邦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都是山东人,争着建都洛阳的好处:“周朝建都洛阳数百年;秦朝定都关中,第二个灭亡了。不如学学周朝。”刘邦犹豫了,但张亮肯定了入关的优越性,刘邦当天就西迁了。他不忘娄敬的功绩,封他为大夫,赐姓刘。
汉高祖山水画七年,刘邦率领大军北上。斥候回来,都说匈奴弱,可以攻。娄敬认为这是匈奴故意做的假,一定不能打。刘邦气得大骂:“陆弃(该死的齐国奴才)!我靠花言巧语当官,就敢胡说八道,震动军心。”下令将娄敬用铁链锁起来。但是刘邦战败了,事实证明娄敬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刘邦马上放开了他,对他说:“我不听你的,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