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白鹿(彭州白鹿镇)
去了几次成都彭州白鹿镇,因为那里的山水人文真的很吸引人,因为有亲戚朋友陪着,也因为没什么原因。春天山花烂漫,夏天山风习习。秋天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想起来就去了。
每次,我都喜欢沿着郁江通往通济镇、董晓宇镇和白鹿镇的公路开车,或者从河对岸绕过单晶山和海窝子古镇。两边的青山和开阔的河流令人赏心悦目,40~70公里的时速让你有足够的闲暇,享受乡村的美景和自然。
前年10月份去的时候,比以前热闹多了。以前比较冷清,这次却能不时看到新建的休闲度假村。不是,好像是新开发的一个“樱花谷”立了个醒目的门眉,里面有个老年活动中心,小桥流水人家,也是和谐有益,虽然不是樱花季。
白鹿镇峰峦起伏,森林覆盖率达90%,有“天然氧吧”的美誉;白露河清澈蜿蜒,穿行在山间的石滩,流水沙沙的声音伴着山中的鸟鸣,妙不可言。
在其美丽独特的景观中,还有被誉为“青藏高原冰川气泡”的地质奇观——龙门山地质公园核心景区——塘坝村的数百个溶洞,奇形怪状、形态各异的石笋、钟乳石、石帘、石柱、石瀑等造型景观遍布其中。
“白鹿原隐隐有仙威古镇,丹华莺莺语客有堂诗唱似欧风。”著名诗人流沙河题写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水墨画。
白鹿镇,因白鹿山而得名,在《华阳县志》等古籍中有记载,现俗称白鹿顶。其形如钟,四面环山,风光无限。另一方面,白鹿起源于史前的一个传说,一个樵夫射杀了一只鹿。人文景观的历史背景非常丰富。建于清乾隆十九年的清代白鹿场老街,历经沧桑,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古韵。
法式风情小镇,浪漫多彩,在阳光下能强烈感受到温暖舒适。
法式风情街前原本平坦的广场(见上图)被改造成圆形凹型露天音乐剧场,煞费苦心。
经过“5.12”地震的洗礼,白鹿焕然一新,一排排法式建筑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色彩斑斓。法式风情街、中世纪城堡、遗址公园、中法大桥、飞来峰溶洞、白鹿B&B乡村酒店……形成了今天独特的景观。而且每次去都能发现新的风景,她的不断变化让你惊喜,让你耳目一新。事实上,我认为有三大景点不断吸引着游客:具有历史渊源的法国风情街、地震废墟学校、领报修院和白鹿原上的“中法大桥”。
很多小的休闲场所,像这种“梧桐树下的故事”,很有情调。
丰庆街旁边的居民楼住着镇上的居民。在阳光下和树荫下都充满了快乐。
?彭州市白鹿中心学校老街不远处,地震时断裂带正好从相邻的两栋教学楼之间穿过,山背的那栋被抬高了近3米,留下了陡峭的悬崖。所幸两栋教学楼安然无恙,近千名师生安全撤离。白鹿中心校之后,被网友誉为“史上最好的教学楼”。
前两次去领报修院都没进去(还没对外开放),一次是沿着白鹿原走六公里,一次是坐电瓶车进去。这次旅游山路是直接在领报修院修的,直接开车进去方便多了。
在徒步旅行中,我一路问向山区。据说“书院遗址”在3公里外。
我们很有兴趣看到一些村民抽黄莲。村民说,他们的熏黄连会卖给药厂,年收入上万。他还告诉我们,以前那些有房子的地方有法国的街道,后来都盖了房子,变成了农田。
作为解说员,村民们也告诉我们,脚下的这个高坡原本与底部齐平,在“5.12”地震时突然隆起,形成了现在的高坡。他们称之为“新加坡”。
我朋友以前是煤矿的矿工,他对这里的地质构造很感兴趣。很快他在岩石中发现了煤屑,很快他发现了废弃的煤矿。过去这里产煤,但现在煤矿关闭了。下图右下方的白色建筑标有“国家煤矿主井”字样——
山路蜿蜒,风景不错,还有修建完好的农家乐点缀其中。这些农舍应该是地震后建的。
走了一个多小时,才3公里,至少5、6公里。最后,我们到达了我们要去参观的地方。最近两次是坐电瓶车和开车进去,好多了。
白鹿原历史悠久,宗教人文资源丰富。《华阳国志》载:周五年秋(公元前316年),蜀王为秦所败,为秦军所害,其福祥与太子退守各乡,死于白鹿山,家亡。由此可见白鹿原的名字由来已久。镇内有17座寺庙、庙宇,均为佛道合建,道教二十四治李沅芷也位于境内。清末民初,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此设立了许多进行教会活动的场所,其中以上学园(领报修院)和下学园(无罪学园)最为著名,其中上学园是培养高级哲学家的高级修道院,在“5.12”之前保存完好,被毁后重建。
很奇怪为什么法国人把领报修院建在深山老林中。当然,风水还是挺好的。不知是不是因为修行不要被外界打扰,修行人出门很不方便,所以修行需要远离尘世。
天主教于18世纪中叶传入四川,彭州深受影响,成为四川成都天主教教区的一部分。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区领报修院宗教学院是四川天主教成都教区的宗教中心之一。该建筑始建于1895,竣工于1908,建筑采用中西合璧的风格,层次感和优雅感极强。大教堂酷似巴黎圣母院,在巍峨群山的映衬下更加庄严神圣。
据说当时教堂里的彩色玻璃都是从法国运来的。这个学院教堂是当时成都最大的神学院,规模很大。不幸的是,神学院在后来的滑坡中被埋没了。只剩下前院的圣母院和周围的一圈老建筑。
几年前,领报修院内部没有开口,只能看到外观。
后来全面对外开放。
想象一下神职人员被“关”在这深山老林的时候有多孤独。但这是他们“学习”和培养“神职人员精神”的必要氛围。
彭州白鹿河风景@中法大桥
(以下文字来源于互联网)
中法大桥,又名金桥,建于1893,由当时的法国美人鱼夏松设计建造。为砖石拱桥,全长30.8米,宽4.7米,跨度9.65米,拱高5米,桥栏杆高1米。桥面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原桥古朴典雅,做工精致,见证了两国跨越地理鸿沟,共享频谱,友好交流的历史进程。经历了1947、1953、1982几次特大洪峰的冲击。即使全桥依然完好,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倒塌,只剩下半个桥身,无法通行。作为中法友谊和地震遗址的历史遗产,中法大桥遗址将长期保存。
版权归作者所有。
链接:/thread-11053377-1-1 . html
美丽的白鹭河游乐区(2019年4月);
中法之间的桥只有一半(一个桥洞);
夕阳西下,风景很美。每一次,我们都舍不得离开白鹿镇和它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