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音乐史
古希腊罗马音乐的功能主要是祭祀、娱乐和仪式。它的曲式是单音的,器乐在声乐演唱的旋律上加上装饰,形成复调。乐器有弹拨乐器里拉及其改进型基萨拉;管乐器是阿芙罗狄蒂和赛灵思。音乐体裁包括史诗、颂歌、抒情诗和悲剧。音乐表演基本上都是即兴的。音乐总是与诗歌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基督教会拒绝让信徒想起异教生活的古罗马音乐。早期的基督教音乐与古希腊音乐非常相似,它们也是单音的,旋律在节奏和节拍上与歌词密切相关。没有固定的记谱法,主要是即兴创作等。虽然中世纪没有古希腊音乐的音乐实例,但古希腊音乐理论是中世纪音乐理论的基础。它包括音乐哲学,音阶和调式理论,以及音乐术语。这一理论认为音乐是与自然相关的有序系统,音乐具有道德力量,能够影响人的思想品质。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史诗和悲剧对西方音乐一直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于犹太音乐的传承,很长一段时间,音乐史学家认为基督教仪式模仿了犹太教堂,但今天的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没有文献支持。拜占庭的影响值得关注。330年,拜占庭(或君士坦丁堡)被定为罗马帝国的首都,那里的音乐融合了大量来自东方国家的音乐因素,并向西方传播。比如叙利亚圣歌通过拜占庭传到罗马和米兰,尤其是拜占庭传下来的基督教圣歌的八调式,被认为是源于东方国家。中世纪开始于467年,当时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此时西方国家四分五裂,各地祭祀仪式和圣歌并不统一。在5世纪和6世纪,有几个发展教义和圣歌的地方中心:法兰克王国的高卢、意大利的贝内文托、西班牙的莫萨比克、罗马的罗马和米兰。590年,格雷戈里成为教皇。相传他派人搜集整理全国各地的圣歌,编成圣歌集,统一罗马教会的仪式和圣歌,重建罗马教会歌唱学校。基督教赞美诗以他的姓氏命名,称为格列高利赞美诗或素歌。格里高利圣咏用于礼拜仪式,其内容取自圣经,用拉丁文演唱。是一首没有固定节拍,没有伴奏的独唱歌曲。其旋律根据词与歌的关系可分为音节型、纽汉型和花唱型。大约从8世纪开始,圣歌就已经按风格分类了。在单声部咏叹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为插入旋律段落而配以歌词的朗诵;作为常规圣歌的序言或插入圣歌中间的附加段落;从附加段落发展而来的宗教仪式戏剧。
据900年记载的相关资料,当时西方音乐已经发展出一种复调音乐流派奥尔加诺。欧加农包括在格里高利圣歌之上或之下添加声音。它的形式逐渐复杂和丰富。按发展阶段可分为按节奏模式组织的平行奥尔伽侬、自由或反向奥尔伽侬、绚丽(或华丽)奥尔伽侬和定量奥尔伽侬。当节奏模式既组织了对位声部,又将格里高利圣咏组织为固定旋律时,往往形成声对声的对位织体,称为迪斯科。一首用迪斯科风格写的复调歌曲叫做Cloursula。13世纪中期,为Clousella的上声部创作了拉丁文或法文歌词,发展了一种被长期采用的古典歌曲新体裁。由于音乐形式日益丰富,经过教会乐师的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记谱法体系。935年,奥多提出了字母系统,这是现代音名的基础。8 ~ 14世纪,表示旋律音调和音高的纽汉记谱法逐渐形成了线谱。圭多(阿雷佐的)发明了点名、音阶和调式系统。经过中世纪漫长的音乐实践,在教会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出西方艺术音乐特有的声乐复调和记谱法。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主要是方言歌词的歌曲。作者是法国的吟游诗人,德国的诗人和著名歌手,以及民间职业艺术家。世俗歌曲的歌词使用押韵诗,节奏鲜明,曲调为歌谣。它继承了教会调式,但采用了更多的大调和小调调式。唱歌经常有乐器伴奏。世俗歌曲和教会圣歌有明显的区别,但又相互影响。比如宗教仪式剧所包含的世俗因素;11 ~ 13世纪,单声部歌曲Conduktus采用固定旋律代替格里高利圣咏,这是一种新创造的歌谣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1300 ~ 1450)和文艺复兴(1450 ~ 1600)。14世纪,教权衰落,世俗文化兴起,人文主义萌芽。在法国,体现为“新艺术”与“古艺术”之争,其中心内容是节奏的划分。新艺术运动反对古代艺术受神学概念支配的二分法,主张更科学的二分法。因此,14世纪也被称为“新艺术”时期。这种新艺术的技巧首先被应用到经典歌曲中,产生了一种“等节奏经典歌曲”,用固定的节奏模式来组织旋律部分。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创作的世俗歌曲多于宗教音乐。代表人物G.de Mashau最早将叙事曲、回旋曲、比利亚雷亚尔等中世纪的固定格式歌曲写成复调歌曲。他创作的主要体裁是法国世俗歌曲,这种歌曲仍然很松散。
14世纪,在帕多瓦、博洛尼亚、米兰、佛罗伦萨等意大利中部和北部文化城市的知识分子中,出现了复兴罗马黄金时代古典文化的思潮,掀起了早期文艺复兴运动。音乐上,体现为本土世俗歌曲的繁荣。主要的音乐体裁有田园、狩猎和巴拉塔。代表人物是佛罗伦萨音乐家f·兰迪尼。
14世纪以来,英语三部经典歌曲中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费伯顿”的平行六和弦效果。15世纪英国最著名的作曲家j·邓斯特布尔(J. Dunstable)创作的经典歌曲,没有规律的固定旋律声部,而是以调性织体为主,包含大量具有三和弦结构的声音。此时,英国音乐对欧洲大陆产生了影响。与此同时,欧洲大陆的音乐中心转移到了勃艮第公国。宫廷礼拜堂有15 ~ 27乐师,还有民间艺人组成的乐队。欧洲很多音乐家都曾在那个地区的大教堂学习或工作过,被称为“勃艮第音乐学校”。代表人物g·迪费具有高超的对位法写作技巧,作品涉及世俗音乐和教会音乐,主要成就是复调套路弥撒组曲。
在艺术史上,1450 ~ 1600一般被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本义是“重生”,说明这一时期的艺术家认为他们的目标是复兴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享受和死后的救赎并重,音乐家创作了宗教和世俗题材的作品。早在勃艮第公国时期,北欧就形成了一个文化圈。勃艮第公国并入法国后,来自这一地区(法国北部、荷兰南部和佛兰德地区,史称佛兰德学派)的音乐家仍然活跃在欧洲各地,他们处于西方音乐的领先地位,对各国音乐的发展影响很大。佛兰德音乐学派用模仿来平衡复调音乐的各个部分,创造一种新的音乐风格。他们擅长创作经典歌曲和群众歌曲,也擅长创作《上松》、《田园》、《比利亚雷亚尔》等世俗歌曲。主要作曲家有长期在法国宫廷礼拜堂工作,活跃在意大利若斯坎·德普雷的j·奥凯根,在坎布雷第一次来到意大利的j·奥布雷希特,以及在意大利、德国和奥地利工作的艾萨克和o·迪·拉索。他们把佛兰德斯在声乐复调写作上的成就带到了其他国家,形成了国际风格;同时与地方音乐相结合,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16世纪的基督教宗教改革运动,借助统一的宗教仪式、宗教音乐和教会语言,打破了长期以来罗马教会维护西方精神领袖的局面。新教还把音乐作为传播信仰的工具,在礼拜仪式中用自己的语言代替拉丁语,唱用方言写的歌。德国产生了赞美诗,法国和瑞士有格律诗,英国有赞美诗和礼拜仪式。天主教反改革运动也影响了音乐。托伦特宗教会议对教会音乐的指导有助于纯洁和平的罗马音乐学派。以帕莱斯特里纳和西班牙作曲家维多利亚和格雷罗为代表。此外,以威尼斯圣凯尔教堂为中心的威尼斯音乐学派,始于一位来自佛兰德的音乐家A. Viyralt,包括A. Gabbrielli、G. Gabbrielli叔叔、C. Meruno等几代音乐家。他们极大地丰富了教会音乐,创造了由双重唱诗班组成的交替圣歌,形成了托卡塔、坎佐纳、前奏曲等器乐流派,是巴洛克风格的前身。
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西方世俗音乐空前发展。在意大利,有从罗托拉这种世俗歌曲风格发展而来的牧歌;在法国,有法国世俗复调歌曲依然松散;在德国,有立德,也是复调形式;在西班牙,有Biliangsico在英国,除了受意大利影响的牧歌之外,弗吉尼亚(一个羽管键琴家族)音乐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风格。主要作曲家有w·伯德、j·布尔和o·吉布斯。巴洛克最初的意思是“怪异”。17和18世纪指华丽的建筑风格,后来指艺术风格时期。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是:歌剧的诞生和器乐的发展,复调风格逐渐向主旋律风格转变,教堂调式逐渐被大小音系取代,数字低音的使用引起了“和声声学”的新概念。新的音乐流派大量涌现,音乐语言不断更新。
歌剧的诞生是追求人文艺术理想的结果。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然后传播到其他城市。18世纪上半叶,逐渐程式化,定型为“正统戏曲”。一大批作家从事歌剧创作,如c .蒙特威尔第、a .斯卡拉蒂、G. F .亨德尔等。法国歌剧既受意大利影响,又有自己的古典悲剧和芭蕾传统,所以重视歌唱和语言音韵的结合,在格局中安排芭蕾场景。重要的作曲家有露莉、拉莫斯等。假面剧和半歌剧在英国很流行,只有H. purcell写过一部贯穿音乐的歌剧。德国歌剧在汉堡发展起来了。巴洛克时期重要的声乐体裁包括清唱剧、清唱剧和激情。
巴洛克时期流行的键盘乐器有管风琴、大键琴和楔槌,重要的体裁有即兴托卡塔、幻想曲和前奏曲;帕萨卡利亚与夏孔变奏曲以及赋格与组曲。各国都有重要的作曲家,如g .弗雷斯科巴尔迪、d .巴克斯特胡德、f .顾拜旦等。在巴洛克时期,小提琴乐器和中提琴乐器并存。室内乐的主要体裁是奏鸣曲,由三首奏鸣曲(两把小提琴和两把通奏低音乐器)和独奏奏鸣曲(1独奏乐器和两把通奏低音乐器)组成。体裁可分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合奏音乐包括协奏曲和乐队组曲。协奏曲因乐器组合不同,可分为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许多音乐家使用这些主题,最重要的作曲家是a .科雷利和a .维瓦尔第。巴洛克时期最有成就的作曲家是巴赫和亨德尔。可分为早期(1730 ~ 1770)和繁荣期(即维也纳古典学派,1770 ~ 1820)两个阶段。18世纪初,西方音乐呈现出复杂的面貌。一方面,古典风格并不是巴洛克音乐的直接延续,两者并驾齐驱,在三五十年代同时存在。另一方面,前古典风格本身在不同的国家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在器乐领域。法国以华丽风格为主,德国发展了情感风格,意大利有受喜歌剧影响的器乐风格。这一时期形成的最重要的新体裁和曲式是奏鸣曲式和奏鸣曲式组曲,它们不仅用于独奏奏鸣曲,也用于室内乐和管弦乐。意大利和德国的作曲家如d .斯卡拉蒂和C.P.E .巴赫为它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在室内乐的各种合奏组合中,弦乐四重奏成为了最主要的方式。古典交响乐是在巴洛克器乐合奏的基础上发展并定型的,尤其是意大利歌剧序曲。歌剧领域新的流派和风格也开始出现。N. Iomelli、T. Traetta等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对正统歌剧进行了改革,C. W. Gluck将意大利歌剧与法国歌剧完美结合,试图使歌剧符合古典理想。作为新风格的代表,Xi歌剧逐渐在音乐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意大利和法国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喜剧歌剧,德国和奥地利的流行歌剧,英国的民间歌剧。
从65438年到70年代,古典音乐进入全盛时期。成熟的古典风格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中晚期作品为代表。经过古典主义前期众多作曲家的创作,古典风格的基本词汇和表现手法已经基本定型,而鼎盛时期的三位作曲家又以自己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发展。由于他们都生活在维也纳,成熟的古典风格与明显的奥地利因素相结合,古典主义全盛时期的音乐在历史上被称为“维也纳古典音乐派”。自19世纪以来,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因素占据了重要地位,这100年被称为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经过法国大革命的洗礼,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虽然音乐中的自我表达特别受欢迎,但公开音乐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形式。为了取悦观众,音乐家们追求高超的技巧、宏伟的音响效果和丰富多彩的风格。纯音乐是表达非凡浪漫情怀的最佳载体,期待与其他艺术门类融合的“整体艺术”概念和标题音乐也受到关注。随着民族主义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作曲家都重视音乐中的本土因素。在东欧、北欧和南欧,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运动。音乐家收集、整理、出版民间音乐,以自己的历史传说、人民生活、自然风光为题材,偏爱歌剧、标题交响音乐、艺术歌曲和器乐小品,运用民歌、舞曲的音调和节奏,探索民族音乐的多种表现手段,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语汇。这种音乐实践被称为“民族音乐学校”。民族乐派是浪漫主义音乐潮流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19世纪的西方音乐注入了活力,增添了色彩。音乐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业余音乐生活日益活跃,促进了音乐评论和音乐出版业的发展。为了培养音乐,成立了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许多人是著名的作曲家、演奏家和优秀的教师。19世纪使用的音乐语言,既有对古典时期的继承,又有创新。调式、和声体系、形式规范基本相同,但技法更丰富、更个性化、更自由。各种流派与当时的音乐思潮同步发展,直接反映了音乐的时代特征。
钢琴被进一步改良,成为19世纪人们喜爱的乐器。在传统体裁中,奏鸣曲并不像古典时期那样重要,但它有自己的特点。如f .舒伯特赋予了它抒情性和歌唱性,f .肖邦保持了它巨大的容量和思想内涵,f .李斯特将多乐章套曲整合为单一乐章;变奏从分段装饰变奏发展到贯穿文字变奏。出现了大量被称为特色音乐(又称“风格小品”)的题材,反映了19世纪作曲家对表达个人情感的偏好。这类作品由j·菲尔德首创,包括肖邦和g·弗利喜爱的夜曲,r·舒曼和j·勃拉姆斯的间奏曲,舒伯特、舒曼和巴拉基列夫的幻想曲,肖邦和勃拉姆斯的叙事曲等。将一系列具有相关内容的器乐作品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组合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如舒曼的《狂欢节》、李斯特的《旅行岁月》、穆索尔斯基的《图片展》、柴科夫斯基的《四季》。
19世纪的室内乐可以说是缺乏浪漫精神的领域。它继续强调音乐思想的纯洁性,乐器之间的对位对话和主题动机的发展。由于这一时期的室内乐主要由专业音乐家演奏,技巧高超,色彩感更强,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合奏作品。19世纪的管弦乐队沿袭了古典时期的一套乐器。管乐器得到了改进,技术表现和表现力得到了加强,乐队组织在后浪漫派作曲家手中不断扩大。交响曲、协奏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和交响组曲是这一时期常见的体裁。对于日益庞大的结构与相对简洁集中的主题之间的矛盾,作曲家们采用了“主导动机”(r .瓦格纳)、“主题变形”(李斯特)、“扩大变奏”(勃拉姆斯)、“圆形形式”(c . a .弗兰克)等手法来解决。
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艺术歌曲不仅在德国、奥地利和法国得到很大发展,而且受到各国音乐作曲家的喜爱。歌剧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的特征之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歌剧:德国浪漫民族歌剧,瓦格纳的《音乐剧》;法国大歌剧、喜歌剧、轻歌剧、抒情歌剧;意大利歌剧构成了这个国家几乎所有的音乐;民族音乐歌剧的兴起也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盘点百年音乐史,没必要翻遍巨著,搜遍音乐字典里的术语。一个时代产生了一个词,忠实地呈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这个词一脱口而出,时尚就扑面而来。查字典就是阅读中国的音乐史。
1900,“校乐歌”突然跳出来,妩媚诱人。奏鸣曲、交响乐、歌剧等西方概念。轮番倒入口语。一时间,如果不能从一个人群中听到这样的概念,说明说话人的教育不成熟,思想不开放。齐鸣、弦鸣、体鸣乐器开始取代古老的“八音”于是,钢琴、小提琴、长笛、圆号、萨克斯开始流行,伴随而来的还有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外国音乐家的名字,以及《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歌剧卡门》、《芭蕾天鹅湖》等作品的名字。这些概念,刚翻译过来,不确定用哪个词,一时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直到上世纪80年代,《外国音乐辞典》、《中国音乐辞典》、《中国音乐舞蹈大百科全书》相继出版,才最终定稿,保留了那些从未出错的经典词汇。一大堆专业术语,五线谱、小节线、高音谱号、乐谱、和声、复调、配器以及“四大件”的意识,开始进入思维,从边缘进入大厅,从外部进入主流,甚至渗透到潜意识层面,到了反客为主的程度,让中国音乐人忘祖归宗。
如果说“启蒙”成为新词汇的一大类,那么“救亡”则成为另一大类。在民族危机的时刻,救亡歌曲、抗战歌曲、进行曲、合唱歌曲、群众歌曲逐渐成为前排词汇。《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亮剑进行曲》等旋律脍炙人口,聂耳、冼星海等名字更是妇孺皆知。
1930年,第一轮“时光音乐”出现,第一波现代流行歌曲登陆黄埔海滩。但这股浪潮很快被定义为“黄曲”,一段时间内,主流意识以最大的贬义评价这种软性的“精神鸦片”。1953,“抒情轻音乐”等于资本主义绘画,属于“小资情调”这是半殖民地文化的产物。这些概念直到20世纪末才被废除,成为无人问津、无人查阅的旧历书。
1966,“世界最强音”开始响起,“语录之歌”传遍中国。相反,世界音乐史上最奇怪的“鬼神之歌”却是从一群五音不全的孩子嘴里蹦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世界砸成碎片,成为乐谱上的符号。1970,出现了“知青小调”,终于我知道,悲伤的忧伤,意味着红色少年的成熟。
1980后,出现了“齐声”的唱法,“爱”不再要求局限于祖国。越来越多人性化的词汇浮了进来。本来是一首倾吐“君子相悦”的歌,终于功能回归,开始光明正大的倾吐个人情感。随着音乐名称前各种颜色定义的删除,“宗教音乐”的出版不再标有“内部参考资料”、“仅供参考”、“不准向国外传播”等神秘字眼。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功能回归更符合新解放的人性,而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精神回归”则呈现出一种更符合艺术感受的自然通道。
爵士、迪斯科、朋克、电音、架子鼓,滚滚湘江,“长城内外,却多了一片辽阔”,欢呼雀跃,夸夸其谈。在80年代初,任何想被列为“歌手”的人都被归类为“艺术家”,属于没有受过大学训练的异类。现在无论唱的好坏,他都恨不能挤进“歌手”的行列。“排行榜”和“粉丝”的受欢迎程度成为评价状态是否“受欢迎”的标准。只有被媒体认定为“明星”,才是对未来身份的认可。“歌手”和“夜总会”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专属。以邓丽君为代表的一群歌手的名字成为了流行词汇,就连不起眼的个人名字也因为一首歌的联系而获得了历史的关注。“网络音乐”、“电子音乐”、“CRBT下载”覆盖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改写了登录前已经更新的词典词条。单干,我行我素,词汇弄巧成拙,旋生。
21世纪初,昆曲和古琴艺术申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在当时还不是社会上最大的话题,但在过去的一年里,央视第十七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唱”的入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原唱”成为点击率最高的词汇。有人一本正经,说词汇描述不合理。事实上,约定俗成、不需要人的意志就合理的口语快速传播的基础,是中国文化自觉和文化崛起的标志,非常“牛逼”。“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自觉”成为引领新一轮艺术的新概念,侗族大歌、福建南音、十二木卡姆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品种。这些久已不用的词语,再现了中国传统的确立和传承,完成了新一轮捍卫民族文化尊严的行动。
音乐词汇,形式多样,大同小异,走过了历史思潮、主流意识、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的波澜,打开了每个时期人们的眼界,展示了一个从主题、体裁、技术到取向、情感、想象的新世界。这个词非常流行,世界呈现出新的面貌。词汇的时间节点和密集呈现,是历史狂潮的高发期,成为时代划分的恰当子节点。爱屋及乌,对袈裟的褒、憎、厌,精辟的描述,生动的刻画,都得益于人们倾吐心声、抒发情怀、抒发苦闷的冲动。时过境迁,很多文字变得晦涩难懂,甚至可笑,却忠实地储存着我们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