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的含义是什么(课堂上网络谣言的定义和成因)
谣言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媒体,它的历史几乎和人类口口相传的历史一样长。但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无法就谣言的动机和定义达成一致。治理网络谣言要从界定谣言开始。从历史上看,谣言有以下几种定义:
错误的理论。这是最常见的概念,简单的认为谣言是假消息,但实际上很多谣言不一定是假的,有些甚至事后证明是真的,所以这个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
故意说的。我觉得是故意传播的谣言。用这个概念会涉及到谣言和谣言的区别。在英语中,谣言和流言都是“谣言”这个词。但在汉语表达上,两者又有一些不同。有学者认为,谣言是有意传播的,谣言是无意传播的。其实很多谣言都是无意传播的。因此,仅以“是否故意”来区分谣言与流言是不恰当的。可以从交流的强度和广度来区分。谣言的传播范围更广、力度更大,而谣言的传播范围更小、力度更小。而且谣言和谣言的一字之差,谣言往往是故事的完整性,而流是碎片化的,流动的。
未经证实。未经证实,尤其是未经官方证实而传播的消息,都是谣言。但不可能所有的传言都被官方证实,官方不仅证实了,还证伪了,所以这个概念不全面。
即兴新闻。指小组讨论过程中的即兴新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需要区分谣言和假新闻。假新闻一定是假的,但谣言有真有假。但是假新闻通常是在媒体上发布的。假新闻一旦被网民广泛传播和转载,就有可能成为谣言。
解释和评论。当人们看到某件事,加上自己的解释和评论,就有可能产生谣言。这个视角实际上让我们对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有了一定的容忍度,对谣言为什么会产生也有了一定的根源探索。
流言说。即历史习俗和神话。这种观念认为,有些谣言是由神话的一个片段传播出来的。这样的谣言在中国古代就有,比如借助神话赋予皇权某种神圣性。
都市传奇。都市传说一般和恐怖故事联系在一起,比如割掉人体器官、挖出眼角膜、绑架学童等,都属于这类谣言。这种谣言呈现出频繁、反复出现的特点,就像潜水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
不确定信息理论。通过对以上概念的梳理,不仅可以理解谣言的定义,还可以看出谣言的动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更具普适性的定义谣言的方法,即不确定信息理论。谣言是广泛传播的不确定信息。在这个概念中,广泛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是确定的,传播广泛的,就不是谣言;如果不确定但传播不广,就不算谣言。
产生网络谣言的公式:
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相关性+事件的娱乐性)?事件的模糊性?事件的推动力量÷公众的批判能力
1953中,科洛斯在经典的谣言公式中加入了一个因素——公众的批判能力。如果公众的批判能力足够强,无论谣言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只要公众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谣言的传播是可以被遏制的。这相当于“谣言止于智者”,智者指的是大众的批判能力。
举报谣言,核实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