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过年的历史有多长?

什么是新年祝福?

清代顾铁青《贾青录》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年初一)早晨,男女拜祭父母,完毕,主人领着他们去拜访邻居和亲戚,或者不再派子女去祝贺,这叫拜年。对那些一辈子不见面的人,也是在这个时候互相拜拜。书的姓是门书。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静幽,动成一市。”也就是说,大年初一的早上,家里就开始拜年了。首先,我们向长辈鞠躬磕头,祝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万事如意。这时,长辈会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然后家庭成员(以前主要是男性)出门祭奠五福之内的亲人和密友。恭喜发财。

重视家庭、亲情、血缘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观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分裂、不衰落、自强不息的凝聚力。春节(辛亥革命后将古代的元旦改为春节)无疑是人们一年中最重要的祭拜亲友的节点。

虽然从西周开始就有元日、新正、元旦的记载,但由于历法制度的更替,春节的日期变化频繁,直到汉武帝才确定了夏历。文献中有不少宫廷拜年的记载,但缺少向庶民社会道贺的材料。

到了宋代,20岁开始在《史记》等杂书中出现普通人春节拜年的记录。宋代参议员孟在《东京梦中华》中描述了开封拜年的情形:“十月初一,开封府放三日,士子早互贺。”(“官铺”是北宋政府规定的年假。)在春节期间,人们应该互相拜访以表达新年的祝福。拜年大致有两种方式:宗族和亲戚等。,谁要亲自登门拜访、祭奠,派人给普通朋友、同事送贺年卡或名片,古代称之为“刺”。赵翼《玉琮考铭帖》云:“古人用同名,原用于削木书法。被称为汉朝的一巴掌,汉末的一根刺。韩以后虽然用纸,但还是互相捅。”直到明朝,这种送问候(贺卡)的习俗在民间非常流行。明代诗人文徵明在他的诗《新年快乐》中写道:“我不想与你相见,但我想倾诉,名篇尽是惆怅;我也跟人扔几张纸,世界不太简单。”可见,春节就是其中一种情况。

清初仍按宋代旧例称“抛刺”,民间俗称“新年贺卡”。康熙年间,“贴”的名称改为“红榜”,即把某人祝贺的话写在红纸上,送到朋友家中。

据记载,在清朝的春节期间,人们“派仆人用红纸条刺向齐的家”。这种不用见主客就送“红纸条”拜年的习俗,也叫“飞卡”,在民间很流行。为了适应这种“飞邮”,老百姓往往会“在门上贴一个红纸袋来收邮”,这样过年送来的“红单”就可以放在贴在门上的红纸袋里了。今天,有人在门上挂一个纸信塞,这是这个用来接帖的“红纸袋”的遗留物。

被派去“刺”的仆人,可以把主人的“刺”放在对方的纸袋里,一走了之,而不必去见一个可能连主人都不认识的朋友。清人写的《根斋杂记》说:“无论知不知道,都可以登门拜访,张贴帖子,主客不相见,只入书。”这种扔刺、贴、红单(贺年卡)的习俗,在普通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中很流行。看似娱乐空洞,冷冰冰,没有人情味,其实不然。难怪诗人范来宗在《贺岁诗》中写道:“去贺之时,闻旧事,永不知面。”田丁自吹自擂,胸中被刺,中午过后飞去在书上留名。羽与禅师互驱,东社满英英。还能记起春明旧梦,内外城都走遍了。“这种用贺年卡代替探亲拜年的习俗就这样产生了,既节省了时间,又省去了送礼和应酬,所以才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清末民初是大变革的时代,社会上出现了“群体崇拜”的方式。在政府机关和工商企业工作的团民,在年初以团拜的形式拜年,以广结友谊,加深感情,增强凝聚力,稳定社会,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刘锡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