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的航海壮举是怎样的?
明朝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受朝廷派遣,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与东南亚、印度洋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和平的交往。明初,由于朱元璋的努力,农业生产逐渐恢复,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采矿、纺织、陶瓷、造纸和印刷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造船业的发展,航海技术的进步(包括指南针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和航海知识的提高),大量水手的培养,明初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中国海外贸易的日益繁荣,外国移民的增多,这些都为郑和下西洋准备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提供了相对雄厚的物质条件。明初这种强大的国情和发达的贸易本身就要求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扩大海外贸易和交往。因此,明朝皇帝朱迪决定组织一支强大的舰队去“西方”国家。郑和下西洋,到过30多个国家,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阿拉伯、佐法尔、胡鲁穆斯、穆古杜,远至非洲东海岸、红海和麦加,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这些记录都代表了中国航海探险的巅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和哥伦布早了80多年。
但是,明朝下西洋真的是为了对外交流和贸易吗?在中国重农抑商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时代,明成祖并没有如此先进、开明的经济意识。实际上,他派郑和远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弘扬国威,希望他国就范。通俗的说就是玩,为国家玩,为自己玩。
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朝永乐年间,封建统治非常巩固。明成祖认为自己是“令君治天下”的“恩人”,要求海外各国朝贡。像历代功利主义的封建皇帝一样,明成祖也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他也想提高国家威望,向外国展示他的国家的繁荣。所以他想利用对外活动来显示自己的权力,树立自己的名声。然而,在几次海上贸易中,明成祖基本上不计算经济收益和成本,并且沿途慷慨施舍。每到一个国家,我都先给当地国王大量丰厚的礼物,博得对方的好感,然后向他吹嘘大明王朝如何疆域辽阔,资源丰富,富国强民。俗话说,人吃短嘴拿短手,别人拿郑和的礼物,所以和郑和的侃侃说话时当然愿意“听”。最后,他们象征性地还回来一些狮子、豹子、马等野生动物,以及当地的土特产,比明朝带来的金银财宝、精美瓷器、绸缎便宜多了。郑和这次的生意可以说是大亏。
郑和七下西洋前后,随行人数达27000多人,费用之巨可想而知。而同时期的西方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也不过一两百人。因此,为了树立国家的“光辉形象”,明成祖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更悲剧的是,郑和在最后一次远航时,因为劳累过度,没能做到这一点。那时候他已经是63岁的老人了,但他依然在惊涛骇浪中奋勇奔跑。最后,他身在异国,只剩下骨头。不知沉迷深宫大院的皇帝是否有些愧疚和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