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历史

岳麓山位于长沙西郊,湘江西岸,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南北朝《南岳传》中提到:“南岳八百里,雁归为头,岳麓山为脚”,故名岳麓山。

岳麓山被天马、凤凰、绿蛾、金牛等峰峦环绕。,绵延数十公里的峰峦,山中美丽的石骨巷,郁郁葱葱的树木,像一块玉屏,横卧在湘江两岸。人们称它为“美丽的玉屏”,有“岳麓山胜于楚翔”的美誉。

因此,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曾到访过这里,留下了无数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故事。

到了宋代,随着潭州讲学的流行,岳麓山更像是一片朋友圈。张、朱等人常居山中,深感“岁月为徙,天涯为鲜”,使岳麓山更具文化色彩。

岳麓山云麓峰左侧著名的“王宇碑”是岳麓山古文化的象征,宋代就雕刻在这里。

这块石碑上有一个奇特的古篆,分9行77字。

相传4000多年前,天下大洪水,大禹为民治水,奔走分洪,但“七年不听音乐,三次不进家门”,终于制服了洪水,受到了百姓的尊敬。

相传大禹曾到过南岳,并在勾楼峰立此石碑。

东汉赵华的《吴越春秋》记载了这个传说:“于登衡山,梦使者,投金玉之书,得治水之钥,刻石山之高。

“唐代韩愈为此曾游览过苟楼峰的虞碑。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他留下了“蝌蚪打身采叶,鸾飘怒团子”的诗句。

1212(宋嘉定五年),何止游历南岳,抄了勾楼峰的碑文,过长沙时请人刻在岳麓山顶上。

宋以后,碑上盖土。

明朝长沙知府潘一发现了这座纪念碑,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从此,于碑闻名于世。

明代的杨慎写了一篇对王宇碑的解释:

“成帝咨,翼为卿。

大陆和棋盘是鸟兽之门。

参与洪流,欣欣向荣。

远行忘了家,留宿岳麓苑。

智慧营折,心空。

求和平,华岳泰亨。

宗舒的作品还不够。

郁闷又困。

杜南一恒。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各国更好,舞来跑去。"

据学者考证,此碑文既不同于钟鼎文的甲骨文,也不同于类词散文,难以鉴别,而杨慎的解读只是一种说法,难以下定论。

此外,我国历代碑刻中也没有夏禹时期的实物例证,所以这块碑刻很可能是后人假借而作。

但韩愈听到的是事实,所以即使是唐宋刻的石碑,也是一千多年前的珍贵古物。

明清时期,咏怀碑的诗词很多,有朱一鸾的《虞姬亭》、崔英科的《虞碑》、施公胤的《邓禹王碑》、沈懿的《虞碑》等。

他们大多对大禹治水的成就表示钦佩,并感叹碑文难以解读,如沈懿的诗:

“平分数打了千年,石墙犹存。

是不是后人偏爱的东西,要知道古圣示心。

龙蛟影动于云烟,露珠凝日月。

惭愧的是我没有读万卷书,所以空空如也无法解释。"

目前全国共有余碑10余块,据说是岳麓山余碑重刻而成,可见其珍贵。

除了王宇碑,岳麓山还有一个著名的碑——庐山寺碑。

纪念碑高近3米,宽1米。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咏所撰,黄仙鹤所刻。

碑文《庐山寺碑》四大人物,碑文***1400余字,用骈文体。记述了从金台初建(265-274年)到唐开元立碑(713-741年)庐山寺建立的时间。46666.76668666661

李咏,扬州江都人,史书记载“城之文笔,以碑为最”。

因其曾任北海知府,被称为“李北海”,此碑亦称“北海碑”。

这块碑上的铭文是李咏写的楷书,字华丽,字体优美,是汉魏时期铭文中的极品。

在李咏一生所写的众多碑文中,以庐山寺碑最为精美,碑背有米芾等宋元名家的名字,因而被历代书法家视为珍品。

由于此碑在文采、书法、篆刻等方面精致独特,人们也称之为“三绝碑”。

“三绝碑”在中国古代碑刻艺术中享有盛誉。题字用的书法是这座碑的新创作,笔法苍劲有力。后来的书法家,如苏和米芾,遵循它的方法。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自言自语道:“每一个大字都有一个意思。”。

自古以来,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在游览岳麓山时都来瞻仰这座纪念碑。宋代的张、明代的李东阳都曾留下咏怀诗,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唐代是诗歌的全盛时期,当时有罗和杜甫;当李白、李商隐等著名诗人吟咏古长沙时,长沙本土英雄也各显神通。他们互相写诗,互相比赛,这就产生了王林和李群玉庐山比赛的佳话。

王,长沙人,擅长作诗,才思敏捷。唐宪通年间(860-872),经观察员崔宣推荐,赴长安参加“诸言日考”。

考试那天,王请了10个文员,给了笔、墨、纸,然后互相口授。65,438+00店员不停地写。

第一个题目《黄河赋》3000字,花了好几个瞬间写完,然后到中午已经写了20首《鸟语散花落》,写了7000字。

当时的宰相见王才华出众,想派人去召见他。王拒绝了,大怒,断送了王的仕途。

王只身回到长沙,留下他的山水情怀去饮诗。

一天,他在岳麓山上遇到了另一位著名的湖南诗人李群玉。

不易逃脱的李群玉以吟诗自娱。他的诗很美,才华很强,争强好胜,狂妄自大。

当两人即将见面时,李群玉问国王:“你是谁?”国王回答说:“每天试试每个单词。

“由于李群玉一向看不起献身于名誉和事业的人,认为日常的考试只是一项社会工作,并不是真正的人才,所以他在讲话中表现出对国王的蔑视。国王察觉后,假装不知道,只是提出两人互相比试实力。李群玉不在乎,他接受了。

出乎意料的是,王展的速度如此之快,李群玉几乎无法应付。当王银唱出“牡丹花开如菩萨面,棕榈叶散如夜叉头”的绝句时,李群玉不知所措,连叹“好句,好句”,感到惭愧。

从此,与王结为好友,庐山与王争锋的故事在湖南广为流传。

到了宋代,岳麓山还产生了湖湘学派创始人之一胡寅怒斥汉奸的故事。

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金兵不断南侵,执掌朝政的秦桧畏敌如虎,一味妥协投降。看到国家内忧外患,胡寅急了,对南宁朝廷极为不满。他对秦桧等人深恶痛绝,于是辞去官职,要求回湘与父亲胡安国、哥哥胡宏同住。

有一次,胡寅在长沙岳麓山下的麓山寺游玩,忽然听到桂的心腹刘旦来湘做官的消息。他很生气,就在墙上写了一大本“是何南海的鳄鱼,长沙的鸟。

南海中鳄鱼的比喻来自唐代韩愈的《祭鳄鱼》。

相传韩愈初被任命为南海潮州府刺史。他知道恶溪里有鳄鱼,几乎把百姓的牲畜都吃光了,就写了《祭鳄鱼》,命令鳄鱼离开潮洲,搬到恶溪里的南海去,否则就把它们的弓箭全部杀死。结果鳄鱼都不敢溜了,以后潮州再也不会有鳄鱼了。

刘旦恰好是潮州人,胡寅把他比作又来长沙祸害百姓的残忍虚伪的潮州大鳄。

刘丹看到这句话,知道她是在嘲讽自己,于是向秦桧抱怨。

胡寅辞职,20年不做官。

这说明胡寅和其他湖湘学派创始人一样,浩然正气,有骨气,为岳麓秀山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