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臣吴倩的贡献是什么?吴倩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吴倩(1195-1262),宣州宁国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升任第一秀才,赐大臣一职,迁江东安抚留守。李宗淳十一年(1251)参政,拜右丞相和一位唐朝使节,拜护国公。次年,元兵在庆元年(1259)入侵鄂州,被任命为左丞相,后改为徐国公。在贾似道等人的排挤下,他们举行罢工,迁往潮汕和周迅。与姜夔、等交往密切,但词风更接近辛弃疾。他的文字大多表达了忧国之志,报效国家的悲愤。风格阴郁,感情深刻。著有《陆宅遗集》,词集有《陆宅诗》。

吴倩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民族英雄

唐宋时期,一方面,日本和朝鲜的商人乘船来东海贩卖货物。另一方面,尤其是宋朝后期,来自日本和韩国的海盗已经威胁到东海的边防。南宋时期,扬子江畔的吴倩成为中华民族最早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南宋保五年间(1253 ~ 1258),主管沿江建置时,制定了义船法。他命令东海沿海各县从各村挑选有财力的人,并要求他们联合起来。举个例子,一个县一岁有三条船,有五六十条船,民众就跑六条船,一半满足需求,一半养活自己,存到下一年绰绰有余。每把尺子都有一把尺子,上面印着一段文字,有时叫做,而且是公式。它的船被设计成呆在河里,不时轮流在海上巡逻。船夫们各自都想好好保护乡镇,但都出去听分配了。丹日,兵合三江,民船阅之,海畏之。

同时设置水军海上十二铺,形成海上长城,有效威慑了来自日韩的威胁。

南宋宝五元年(1253),制定了《义勇军船法》,招募民船作为战船。瑞安、永嘉、乐清、平阳等四郡被征用民船5080艘,显示了军舰在东海的防御力量。

面对这样的军民联防,明朝的冯梦龙给予了高度评价:大海如此相连,如此排列,鲸波洞如几席,彼此相连,怎敢取之?

水利专家

塔山堰,位于宁波鄞江,是中国古代四大著名水利工程之一。198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发挥其抗盐、调光、泄洪、引灌等水利功能。吴倩被任命为浙东特使,修复红水湾池塘的第三个大坝,泄漏了潮流,增加了官池的蓄水量。为了拦河大防,成为其他大坝的重要配套工程。其他水利工程如武功塘、大溪坝、北国、程朗堰等也将兴建。这些13世纪水利工程,历经800年风雨,有的仍在发挥作用,造福会泽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

1259的秋天,雨水不断,河水在秋雨中不断上涨,被当地人称为秋流。秋天的流水让吴倩烦躁不安。按照规定,他直接控制各地水闸的开闭。提前开闸会浪费水资源,而推迟下泄可能会引发洪水。他在等四乡的地保发来放水信息,然后下命令决定什么时候放水。四个乡的一些地下室都在几十公里之外。他们早上步行出发,晚上才能到达达州。于是,他雇了一条船在城外摇一摇,考察水情。当他回到城里时,处理器突然灵机一动:城外的河不是和城内的河相通吗?那么城外的水面和城内的水面应该是在一个平面上。在这个副城的边缘,可以看到平原的水位。聪明的指挥员挑出一块石头,在上面刻上水位警戒线,作为开闸放水的标准线;然后计算关闸闭水的标准线,两条线之间画一条虚线表示正常水位。从此,宁波市平桥下设立水规,计算各地水情,这样宁波的水闸就不用再等四乡的保护了。首席官员一看到警戒线,就可以下令开闸放水。这三条线是我国水利科技史上的重要发明,诞生了我国最早的水文观测站。

宝五四年(公元1256),吴倩又在宁波鄞溪重建高桥,达到现在的规模。高桥入选1998宁波十大桥梁。高桥在建筑史、军事史、交通史、民俗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浙东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世代受到保护。

文学成就

吴倩是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诗人。词风激昂悲怆,题材广泛,主要表现济世忧国之志,常流露出个人理想被压抑的悲愤之情。“报效国家没什么好抱怨的。有计划能向谁吐槽?”([满江红]《送李煜绶带》)是他未了志向的自画像。吴倩也会写诗,多是为旅途奔波,也就是为做事,也有一些是表达“夫有功于塞上”(《送曾阿姨去守备》)的抗敌志向。诗歌比较平淡,优秀作品不多。嘉庆《宁国府志》(卷二十)和《文艺书目》,其中吴倩著有《鲁愚斋事》、《论语》、《徐国公注》、《雅图集》。明末梅鼎祚编辑修订的《陆宅先生遗风集》共4卷,诗1卷,词1卷,文2卷。村庄系列1卷,续篇1卷,其他集2卷,25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