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的相关历史

据传说,在南宋期间,赵家族的一个分支,泉州以外的完颜政师,搬到了村里的“精卫”地区。赵氏家族视“杨家大、二圣侯”(杨家将杨大郎、杨二郎)为保护神,于是在村里修建了“圣侯宫”。后来演变成一个角落地名。例如,据清代梅林李氏范春派家谱记载,李相日死于康熙陈赓年间(1700),葬于“本山圣后宫西岸”。

由于日本战争,万历年间赵美麟迁居吕宋(菲律宾),后来一家迁居日本。现在村里保留着“赵厝外”的转角地名和赵氏宗祠遗迹。65438年至0989年,旅居日本的华侨赵先生来到梅林寻根,捐资修建了“梅林赵氏纪念亭”。

明朝永乐年间(1410—1416),李建斌随五臣始祖严宅公从佛堂坳(永宁新沙地)迁至梅林。李建斌被认为是李美霖的创始人,并把“洞头”、“西尾”、“石盘顶”、“祝星”、“界路”等分开的角派成了地名。村里其他角落的地名大多以聚居地的姓氏命名,如陈居住的角落,称为“陈代边”;高的一角叫“高厝外”等等。

梅林与港湾的交界处,有一座“独木桥”。早些年,用石头搭一个简易的桥墩,上面只铺一块木板,所以叫“独木桥”,也叫“丹桥”,俗名“钉子桥”,所以靠近它的一角叫“钉子桥头”。相传有一对有趣的桥与“钉子桥”有关:

钉子像钉子,石头是钉子;

桥不是桥,而是桥的建造。

梅林3面朝大海,沿海风景很美。站在芜湖山上,向外望去。梅林的地形就像半个月。潮起潮落,有“半月沉江”的美景。明清时期,“半月沉江”被列为“永宁十八景”之一。

明代佚名诗《半月沉江》:

梅林贵两眼昏花,钓鱼归来月中。

疑是嫦娥束缚累了,半空又半空。

清代佚名写的《半月沉江》诗;

梅林地势成长川,如半沉深水。

自古以来,姮娥就被钩子覆盖着,但现在它突然掉到了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