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汽车的三个死亡时刻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死三次。

第一次死,是生理上的死。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他死于社会。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忘记了他,然后他真的死了。

死亡不是人类生命的终点,而是遗忘。

同样,对于一个汽车公司来说,一天比一天衰弱,一天比一天沉沦,直至无人问津,这是令人震惊的,更是这个行业或时代的悲剧。华晨汽车就是这样,本来是一盘波澜壮阔的棋,二十年就变成了烂棋。

在我看来,它也经历了三次死亡:杨蓉跑路,宝马破股比,现在宣布破产。但历史总是向前的,因为它从不等待所有犹豫、观望、懈怠、软弱的人。

双输的结果

用吴晓波先生的话来说,1991年夏天,中国商界最轰动的新闻就是易拉罐被飞机取代。南德集团的牟用价值4亿元的500辆货车换了4架苏制飞机,声称从中获利8000万至1亿元。当时大家议论纷纷,称之为商业天才。但当时,35岁的杨蓉已经潜心策划了一个资本运作项目,这个项目,在未来,确实比换罐头换飞机要高超精致得多。

1988作为东北大型国企,沈阳金杯汽车迈出了尝试股份制改革的第一步。当时,金杯决定向全社会发行总价值为1亿元的优先股,每股1万元。然而,从原计划的6543.8+亿的金杯股份,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募资不足3万元。1991的金杯客车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1991年7月22日,杨蓉以12万美元购买了金杯汽车40%的股份,随后他在沈阳建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名为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主要合作方为杨蓉在港全资设立的华博财务公司和沈阳市政府所属的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当时,金杯控股持有金杯客车60%的股份,华博控股持有40%的股份。

然后他安排了一次关键的换股,而这次换股也堪称总资产高达300亿元的“辉煌迷宫”中被谈论最多的关键一次。

杨蓉在百慕达成立华晨中国,作为在纽约上市的融资工具,并将华博公司持有的金杯客车40%股权转让给华晨中国。为了华晨中国融资最大化,金杯控股还向华晨中国转让了11%股权。至此,华晨中国拥有金杯汽车51%的股权。

经过多次令人眼花缭乱的运作,杨蓉一手打造的华晨汽车成功在纽交所上市,融资7200万美元,成为中国海外上市第一案。

之后,华晨更像一只老虎。在杨蓉的计划中,未来的华晨将形成三大板块:汽车、金融和基础设施,隶属于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其中汽车产值占总产值的80%,到2010年,汽车集团将实现产销654380.5万辆,营业收入2000亿元,利润200亿元。

毫无疑问,如果这个目标实现,华晨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而那个时候,华晨是有机会的。

同时,他开始寻求新的投资战场,实现利益最大化。罗孚项目和杭州湾大桥的开通都让他想把投资计划转移到南方。但正是这种进一步的“去东北化”,与当地政府的利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002年6月19日晚,公司创始人、华晨集团董事长杨蓉突然被公司宣布解除董事长职务。仅10天后,杨蓉就出售了所持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这被认为是杨蓉被彻底赶出华晨的标志。

随后,轰动一时的华晨产权争夺战的起因和过程被无数媒体报道。无论是杨蓉的离职,还是杨蓉时代抛售华晨“四大金刚”的股份,使得原本处于高位的华晨系股价一落千丈。

虽然辽宁省在接手华晨数百亿国有资产后,想把“杨蓉时代的华晨”变成“新华晨”,但华晨宝马自此成为整个华晨的重要收入来源,旗下的中华和金杯两大自主品牌正在被边缘化。长期的合资合作让华晨坐享其成,失去了自主品牌的驱动力,浪费了发展自主汽车的黄金十年。曾经说“沈阳要建成中国底特律”的人,再也不会说了。

2005年,杨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看着华晨,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今,63岁的杨蓉仍未归来,华晨终于破产了。谁比谁强?

救命稻草无济于事。

即使有华晨宝马丰厚的利润贡献,华晨最终还是受不了。

然而,当华晨和宝马在2001正式开始接触时,宝马国内项目组的组长是杨蓉。就在杨蓉离开后,华晨和宝马的谈判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直到2003年5月,宝马集团与华晨中国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持50%股份。

由于华晨中国缺乏运营高端品牌的经验,华晨宝马最初几年销量惨淡。华晨2003年年报数据显示,合资半年的华晨宝马亏损2.5亿元。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4年1至11的数据,华晨宝马持续亏损3.49亿元。

时任华晨董事长的祁玉民无奈让步,将华晨宝马的财权和销售权交给了控制华晨宝马销售体系的宝马汽车集团。

在随后的几年里,华晨宝马成功成为华晨中国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数据显示,如果从华晨中国2015年至2018年的业绩中扣除华晨宝马贡献的利润,华晨中国其余板块在这四年分别亏损5.4亿元、6亿元、8.6亿元和4.2亿元。

但一直有观点认为,中国汽车企业过去这么多年都是靠政策红利支撑的,现在是时候走出来接受市场检验了。言下之意是,中国自主品牌能否抵御来自外资的冲击?所以这种情况终于在10月18 10 11改变了。

华晨宝马成为近年来中国新一轮开放改革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宝马宣布与华晨打破50:50的合作伙伴关系。前者以36亿欧元的价格购买了华晨宝马的部分股份,将持股比例提高至75%。

这一变化是华晨宝马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同一天,华晨中国在香港停牌。次日,华晨中国股价一度跌至26.3%。

但由于协议规定,宝马的持股比例变更将从2022年起生效,因此在2019年,华晨宝马通过利润分成维持盈利的局面仍将在华晨华晨上演。

2019业绩快报显示,华晨中华收入和毛利均有所下降,其中收入38.62亿元,同比减少11.77%;毛利为7400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4.04%。但2019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62亿元,同比增长1618%。其中,华晨中国归属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2019年度的净利润为76.26亿元,在2018年度62.45亿元的基础上上升2.21%。

这个数字也再次提醒我们,如果剔除来自华晨宝马的利润分成,华晨中国其他板块201064亿元的亏损总额,比2018高出1.5倍。但即使最后只剩下25%的股份,宝马承诺将在研发、制造、质量、销售四个方面全力支持华晨自主品牌的发展。

然而,华晨没能等到那一天。

针对华晨汽车破产一事,宝马回应称,其增持在华合资企业华晨宝马股份的交易不会受到母公司华晨汽车集团债务问题的影响。没有迹象表明之前合同的有效性会受到华晨母公司现状的限制,华晨的债务不会影响华晨宝马的经营。

除了将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延长至2040年,宝马集团还将对华晨宝马增加30亿欧元的投资,用于未来几年沈阳生产基地的改扩建项目。

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随着经营状况的恶化和长期积累的债务危机,到2018年,华晨转让宝马25%的股权成为压垮华晨的“最后一根稻草”,种种因果造成了目前的破产局面。但这却给原本希望能提升辽宁乃至东北经济增长的东北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只是如果杨蓉还在,是会对当时的宝马更强硬,还是会改写现在华晨的命运?

因此,总有人会回想起十几年前杨蓉带给辉煌的荣耀,并表达出极大的怀念之情。

谁也玩不出光彩。

华晨集团拥有员工4.7万人,鼎盛时期至今总资产超过6543.8+090亿元。到现在,我已经被贴上了“破产”的标签,不知道从何说起。

只是从杨蓉到祁玉敏,再到现在的阎秉哲,他们都试图将辉煌带出深渊,但无一成功。

2020年10年末,华晨集团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到期只付利息,本金不付,引发关注。165438+10月13日,一债权人向法院提出华晨集团破产重整申请。165438+10月20日,沈阳中院裁定受理华晨汽车集团债权人重整申请,华晨集团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目前,华晨集团旗下拥有华晨中国、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华控股有限公司等4家上市公司,160多家全资、控股、参股公司。此外,它还拥有中华、金杯和宋华三个自主品牌,以及华晨宝马和华晨雷诺两个合资品牌。

事实上,截至今年6月30日,华晨集团负债总额已达6543.8+0328.44亿元。扣除商誉和无形资产后,华晨集团资产负债率为765.438+0.4%,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6.77亿元。

7月下旬以来,华晨汽车集团几只存续债券大幅下跌,甚至遭遇市场恐慌性抛售。不仅如此,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今年以来多次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目前,被执行人信息16条,执行总金额近3.9亿元。

另一个数据值得玩味。今年上半年,华晨中国累计销量为3186辆,月均销量超过500辆。从1996开始,仅金杯客车年销量就增长了50%,2000年达到6万辆。第一代“中华”轿车出现在5438年6月+2000年2月,是中国除一汽红旗之外唯一拥有自主车辆知识产权的轿车。

2000年,华晨中国销售收入高达63亿元,利润1.8亿元,在汽车行业仅次于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稳居中国第三的位置。

现在的辉煌还有未来吗?

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华晨汽车销量将达到654.38+0.95万辆,其中华晨中国销量将达到30万辆。因此,即使在重组之后,华晨集团仍然面临着重塑自身品牌价值的挑战。

但对于现在的华晨来说,保住华晨宝马,保住雷诺华晨在沈阳和辽宁的发展,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使命。公开资料显示,为保护华晨宝马免于破产重整,华晨集团已经将654.38+0.535亿股华晨中国股份转让给今年9月刚刚成立的辽宁新锐汽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华晨集团不再直接持有华晨中国股份。

随后,辽宁新锐与第三方签订协议,将其持有的华晨中国全部股权质押给贷款人,作为贷款融资的抵押品。有分析指出,本案中,由于华晨集团破产重整甚至破产清算引发的相关债权,债权人无法处置华晨中国的股权。

那么,华晨的自主品牌是否会重新规划,或者如何重建,没有多少人有心思去问。

30年的故事就是这样,但总有后人会回头看看,是否有机会在任何时刻重新开始。多少人梦想的激情终于被燃尽,神话又回到了起点。然而,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在这不断的循环中又一次悄然改变。

文/曹雨霏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