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加工的历史演变

木材加工业已成为我国发展迅速、前景良好的制造业之一,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从2001到2010,木材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5%,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6%。2010年,该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744.25亿元,占GDP比重接近2%。

木材具有重量轻、强度重量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和颜色丰富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自古以来就被列为重要的原料。木材工业因其低能耗、低污染和可再生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产品从电杆、坑木、枕木等锯材的初级加工原木发展到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的成品,形成了木材工业独立的工业体系。在森林工业中,木材加工业和林产品化学加工都是森林采运的后续产业,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部门。

在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推动下,中国木材加工业发展迅速,产能迅速增加。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锯材产量3722.63万立方米;木片、刨花加工产品1873438+00000立方米;木地板和竹地板产量达到4.79亿平方米;2010年人造板产量达到153608300立方米,其中胶合板71396600立方米,纤维板43545400立方米,刨花板1264200立方米,单板2724万立方米,人造板表面装饰板2.95亿平方米。石器时代,中国开始了以石为刃,以木为船的木材加工历史。青铜时代,出现了锯条的雏形;春秋时期,相传鲁班发明了墨、方等木工工具。秦汉时期,木工工具种类繁多,锤、凿相继发明。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姚敏书》中论述了木材的加工利用。从唐代到宋代,复杂的技术,如锯、风干、拼接和封装已被用于制造木柱,并发展了烹饪和干燥方法以提高木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加楔和留缝技术。明代家具以其精巧的结构和简洁的造型闻名中外。

1949以后,我国依靠自身的森林资源,对木材进行了合理的综合利用,木材生产基地和木材加工工业体系逐渐形成,相关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1949到1986,木材年产量从567万立方米增加到6502万立方米;锯材产量由1950年的344万立方米增加到1986年;胶合板产量由1953增加到1986,61000立方米;刨花板产量1962年5400立方米,1986年21000立方米;1959的纤维板产量是1.1.60万立方米,到1.986就会是1.02万立方米。60年代初开始生产三聚氰胺装饰板,1986年产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在研究工作上,成立了中国林科院1958,成立了木材工业研究所。此后,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相继成立了地方木业研究机构。大多数省级林业科研院所也有木材加工系,北京、南京、东北林业大学等林业院校都有木材加工系。1980中国林业学会成立木业学会。在研究国产木材性质的基础上出版的《木材学》,小型纤维板的生产工艺,用国产材料设计制造的三聚氰胺装饰板生产线,都具有中国特色。林业部林产工业设计院负责木材加工工艺、设备和厂房的设计任务。目前,中国有七家林业机械厂具备成套木材加工设备的制造能力。

2005年,中国几乎所有主要类别的木材产品都在增长。从数量上看,与2004年同期相比,原木、锯材、胶合板、纤维板、家具等五大类产品分别增长16.94%、35.68%、30.45%、355%和18.27%。按价值计算,分别增长了5.73%、34%、55.32%、393%和29.43%。这组数字充分表明,2005年中国木制品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即使在原木和锯材等主要依赖进口的类别中,中国的木材工业也在积极探索变进口为出口,以提高其价值。

自2006年以来,中国林业产业总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超过9000亿元。中国木材产业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集聚度提高的良好态势,初步实现了三个战略转变:从利用天然林到利用人工林;由扩大生产规模的单一发展模式向扩大规模与节约使用并举的复合发展模式转变;从利用一个市场、一种资源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转变。

自2008年以来,中国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的进口较2007年有所减少。2008年前三季度共进口胶合板234524立方米、纤维板248607吨、刨花板182017吨,分别比2007年同期下降1.75%、26.39%和25.07%。对国外高档实木家具的需求增加。2008年前三季度进口实木家具总额为65438美元+083896200美元,同比增长66.89%。

2008年前三季度,出口美国的胶合板由2007年同期的1501363立方米下降到2008年同期的1065772立方米,降幅为29.01%。中纤板出口方面,2008年前三季度出口量为65,438+0,542,895吨,比2007年同期减少24.63万吨,降幅为65,438+03.77%。刨花板出口方面,2008年前三季度完成97757吨,比2007年同期增长7.27%;在木制家具出口方面,2008年前三季度,出口额达50.48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5.7%,其中广东省增长0.25%。中国木材加工业的逐步机械化始于清末。这时,外商在中国建立了机械化的制木工厂,进而发展了房屋建筑用的地板、门窗等木材加工厂;20世纪初,建立了一家生产胶合板的工厂。从50年代中期开始,胶合板生产有所发展,然后开始制造刨花板和纤维板。表面装饰材料和集成材也相继出现。这标志着中国木材加工业进入了以综合利用为中心的现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