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的三大流派

中国传统绘画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类型。中国画在古代没有明确的名称,一般称为丹青,主要是指画在绢、纸上,装裱起来的卷轴画。现代称之为中国画,区别于从西方传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它是由中国独特的笔墨和颜料,按照长期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规律创造的绘画。中国画按其材料和表现方法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画、写意和线描。按其题材分,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长卷(又称手卷)和横帷、条幅和中堂、画册页和斗方、折扇和扇上画的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与之相关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的认识。

历史发展中国画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的战国时期,就有了画在丝绸上的画——帛画,在此之前还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的绘画为后来的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奠定了基础。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的统一向分裂迅速转变,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冲击与融合,使绘画形成了以宗教绘画为主,本土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取料占一定比例的局面,山水画和花鸟画也在此时萌芽。同时有意识地从理论上把握绘画,提出评价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呈现出全面的繁荣。山水画和花鸟画已经成熟,宗教画达到顶峰,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肖像画主要表现贵族生活,有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到了五代两宋时期,更加成熟繁荣,人物画已经转向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绘画逐渐衰落,山水画、花鸟画成为绘画的主流。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时期,水墨山水、写意花鸟得到了突出的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却走向了模仿,与时代和生活越来越远。从19年底开始,百年来中国画不断引入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理念,在继承国画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出现了众多流派、名家和不断的改革创新。

19世纪以后,在上海、北京(含天津)、广州等政治、经济(尤其是商业、文化)发达的中心城市聚集了一大批画家,即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画家,如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刘海粟、潘天寿、朱湛、张大千、傅抱石、、陆等。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如齐白石、、金城、、、、蒋、、李可染等。一批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画家,如高、、陈、何香凝、、、等。随着形势和时代的变化,上述地区的画家也随之迁移。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很多画家来到西南,1949以后很多画家如张大千、黄君璧、赵少昂等移居国外和港台地区。今天,中国大部分省市都建立了画院,除了三个中心之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中心,画家的数量空前扩大。

在中国现代画家中,许多画家继承和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他们要么遵循模仿和继承上一代画家技法和风范的原则,要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努力改变,在保存和发展传统的同时形成自己的风格。前者包括金城、顾,后者以齐白石、黄、潘天寿为代表。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西方艺术的大量引进和反封建斗争的深入,中国画的改革成为时代的新潮流。以留学日本和欧美的高、、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为代表,主张将西方艺术的写实主义和现代西方艺术的创作理念与中国画相融合,找到了中国画改革创新的新途径,使中国画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高、等岭南画家主张中外妥协,古今融合,将日本绘画与传统的水冲、粉撞、无骨画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具有强烈奔放时代感的新风格。徐悲鸿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技法融入传统笔墨,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林风眠调和中西,吸收了民间艺术的质朴和活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意境深远,形式新颖。此外,陈之佛将中外装饰艺术的色彩融入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张大千借鉴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一些技法,创造了泼墨画法;李可染受西洋画启发,直接写生,创作场景。吴冠中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和观念来表现中国画的传统诗意和境界,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画从文人贵族自娱自乐的贵族艺术变成了“人民的艺术”,从过去的象牙塔变成了十字路口。中国画在题材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画家们把目光投向社会现实,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画家们为中国绘画的创新与发展争论不休。比如康有为提出“以复古为创新”、“中西合璧为新时代”的思想;徐悲鸿主张“善古法者当守之,拒斥者当续之,不善者当改之,不足者当增之,能取西画者当融之”;刘海粟提出要“发展东方固有的美术,研究西方艺术的精英”;林风眠主张“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陈师曾积极分析和回答了文人画的特点和意义。林纾则反对创新,号召人们鄙视“新洋学”,只以“古意为宗”;金城则极力主张:“传圣明之法,不可忘,承旧章。”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人们曾有一场关于素描能否作为中国画造型基础,以及如何看待笔墨技巧和各种新国画的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中国画如何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画的造型特征和表现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观察和理解、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上,我们采用的是在活动中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甚至是直接参与事物,而不是局部亮相或局限于某一固定点。它渗透到人们的社会意识中,从而使绘画具有了“孤独千年,学画”的认知功能和“以恶警示世界,以善昭示未来”的教育功能。即使是山川、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人们的观察、理解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们的社会意识和审美趣味相联系,通过景物来抒发情感,通过物象来抒发心声,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画讲究立意,讲究立意写作和形象思维,讲究主客观艺术形象的统一。造型不局限于表面的相似,而是强调“美在相似与相异之间”和“相异”。它的形象塑造旨在传达对象的表情和情感以及画家的主观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舍弃那些不本质的或者和形象特征联系不大的部分,那些能体现五官的部分可以通过夸张甚至变形来刻画。在构图上,中国画强调管理。它不是以固定的空间或时间为基础,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规律,将不同时空的物体重新组合,在画家心目中构建一个时空境界。于是,雨雪、四季、古今人物都能出现在同一幅画中。所以在透视上,不局限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分散透视,上下或左右移动,前后移动,观物取景,管理构图,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同时,在一幅画的构图中,要注意虚实对比,强调“疏而易动”、“密不透风”,虚中有实,实中有实。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笔墨技巧,以物象和表现感情的手段,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物象的形态、骨骼、肌理、明暗和情态神韵。这里的笔墨既是一种对象,一种表现感情的技巧,也是一种对象的载体。同时又是意味深长的形式,其痕迹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因为不是很像物体的表面,国画可以用全黑水墨,也可以用色彩或墨色组合来描绘物体。后来水墨比重越大,现在甚至有人把中国画叫做水墨画。所用的墨分五色,以调节水量、笔画的快慢和长短的不同,导致了笔墨技巧的千变万化和明暗色调的丰富多变。同时,墨也可以与色结合,但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形成墨色互补的多样性。而在以色彩为主的中国画中,强调“随类设色”的重点是对象的固有色彩,光源和环境色彩并不重要,一般不予考虑。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需求,有时候我们可以大胆的使用一些夸张或者假设的颜色。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书画同源,注重画家的个人品格和修养。强调诗、书、画、印在具体作品中的有机结合,通过在画面上写诗、题跋来表达画家对社会、生活、艺术的理解,不仅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也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