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
“国学”这个词自古就有。“李周。春官。乐师》:“乐师负责国学行政,是为了教中国孩子小舞蹈。”孙诒让《李周正义》:“中国士子,在国邑,宫左小学。”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办的“贵族子弟学校”。
此后朝代更替,国学也逐渐从小学演变到高等学府。
到清朝末期,国学已经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学校。“义和团大战后,西方势力在中国扩张,学者研究西方的学者越来越多,翻译的西文书籍也越来越多。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理论不同于旧的理论。所以这种书叫“新学”,而固有的学问叫“旧学”。另一方面,我又以旧学之名,鄙弃自己固有的学术,于是出版了一本叫《国粹学报》的杂志,与西方学术抗衡。‘国粹’之名随之而来。”(王子晨国学讲演录,世界书店1935)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的历史叙述中提到了“国粹”一词。1902年秋,梁启超上书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杂志》,书名为《国学》。几个月后,梁启超写了《论中国学术思想变化的总趋势》,其中多次提到“国学”。章太炎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研究会”,并在此基础上很快成立了国学振兴会。其“广告”上说:“本社为振兴国学,弘扬民族光荣而设,每月出版讲义,全年六册,内容分六类: (一)诸子百家;(2)文学史;(3)制度主义;(4)内典;(5)宋明理学;(6)中国的历史。”
至此,“国学”一词也在中国。
到了清末民国,西学东渐,文化发生了变化。关于“国学”有不同的看法。严格来说,学术界至今没有给我们一个统一明确的国学定义。
一般说,国粹登势在1906写道:“中国学者是什么?一国之学皆是也。有土地的人生在上面,因为有国家,有国家的人有自己的学问。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治国安邦。”(国学讲座,中华烹饪杂志。19)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宽泛,但主要强调国学的实用性。
章太炎在《国学概论》中说:国学的本体是经典的非神话、经典的非宗教、历史的非虚构;治国之法,辨秘书真伪,知小学,知地理,知古今人情变迁,辨文采运用。
吴宓认为:“所谓中国学者,是指中国的整个学术文化”;
胡适认为:“中国过去的一切文化史,都是我们的‘民族遗产’;研究所有这些过去的历史和文化的知识是‘国家遗产’,该省称为国学。”胡适的观点因其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而影响最广。现代人对“国学”的认识,大多是从胡适开始演变的。
现在,汉学也可以称为国学,它以先秦经学、诸子学为基础,涵盖了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一整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四大壮丽的经、史、哲、集。
汉学兴起于20世纪初,兴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现了“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度兴起,这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今天是传统文化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中国乃至世界的重新定位。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既然国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学术,那么它无疑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占星、数学等等,当然属于国学的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延伸。
国学要分哲学、历史、宗教、文学、风俗习惯、考证、伦理、版本学等。,以儒家哲学为主流;在思想上,应该分为先秦诸子、儒道佛三个学派。儒家思想贯穿并主导了中国思想史,其他都是从属的。汉学分经、史、子、纪四部,但以经、子为主,尤以经为主。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纂于乾隆年间,由当时一流学者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完成。“文房四宝”指的是经、史、书、集,“大全”指的是所有收藏的书籍。
经典——经典可分为易、蜀、诗、礼、春秋、孝、群经、四书、乐、小学、石经和编,以儒家为主。其中有十三部儒家经典:《周易》、《尚书》、《周立》、《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史部分为正史、编年史、编年史、杂史、圣旨、传记、史籍、编年史、时令、地理、职业。
细分——细分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民、医生、天文算法、星象、艺术、音乐记录、杂家、书籍、丛书等。重要的书目包括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申子,公孙紫龙,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公孙紫龙。
藏书——藏书分为《楚辞》、《别集》、《宗集》、《曲歌》、《闺阁》,重要书目有《楚辞》、《全唐诗》、《全松诗集》、《乐府诗集》、《楚辞》、《文选》、《李》。
目前,汕头大学王辅仁教授提出了“新汉学”的概念,他认为这是适应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需要。“新国学提倡中国文化的整体观念,说胡适好,但也不否认鲁迅的伟大。不要把各种文化的对立看得那么重,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它把中国文化看作一个整体结构,是中国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学术和中国现当代学术的总称。“新国学强调政治、经济、文化是一个整体,谁也不能缺谁。”
我的国学观(千年有客)
首先,我认为国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他的研究范围首先是中国文化,涉及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他和文艺是不同的概念。文学不是国学,历史不是国学,艺术不是国学。所以,纯粹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历史作品本身都不是国学。国学是一门学术和理论的东西。正如文学理论是理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是文学的创造者,理论家是解剖分析文学作品的研究者。他们从事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作。一个侧重于创造和想象,另一个侧重于科学分析和研究。它们是彼此素材和主题的关系。文学、艺术、历史等文化现象都是国学的研究对象。它们本身不叫国学著作。而研究它们写出来的作品,就叫国学作品。
再看国学的研究对象。
国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传统经典、历史、哲人、藏书的研究,还有它的延伸,如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图书版本与证伪、文物鉴定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国学体系。所以这是一个文言文学习。研究近代中国文化,也可以叫汉学。可以是现代国学。比如一些文化现象,比如现代文学、近代史、佛教、宗教、马克思主义、进化论、存在主义等。已经融入中国文化的,可以作为国学的研究范围,虽然在这方面没有严格的区分。这里就不赘述了。
再看国学成绩的评价标准。
传统国学强调科学性、逻辑合理性和学术严谨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不是评判国学成就的主要标准。
艺术性和思想性是评判文艺作品的标准。不适用于国学范畴。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国学作品中感受到他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比如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从王士祯的《易颜渊》,从曹丕的《典论论文》,从吴稚书,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从刘知几的《史通》,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艺术色彩。但艺术性并不是评判国学好坏的主要标准。就像钱穆一样,他是一个典型的缺乏文采的中国学者,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国学上的成就,因为他作品中表达的观点和提供的材料都是非常成熟的。更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意思。
那么意识形态是评判国学水平的标准吗?这也不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我们强调论点、论据、论据的关联性。如果论据不能成立,那么冠冕堂皇的论据都是低劣的。比如康有为的考孔改制,蔡元培的《红楼梦索引》,刘的《秦学》,都只是学术闹剧。我们不能说康有为的改良和蔡元培的革命是错误的,但是他们改变了事实,牵强附会,对于学术来说是错误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钱穆的《刘父子年谱》反驳了康有为,才有了胡适对《红楼梦》的考证(胡适也因此被认为踩了蔡元培一脚,成了红学家,但他的学术重点是严谨,所以没人能认出他来。认理不认人。如果说我们因为钱穆的证伪而影响了康有为改良论的传播,胡适的考证影响了蔡元培革命论的传播,那么那只是他们社会作用的结果。但在学术上,我们不能因为它们的社会效应而颠倒黑白。比如刘的《秦雪》造成了《红楼梦》的大众化,这是他的社会效应,但这种社会效应是否代表了《秦雪》的科学严谨性?是否代表「秦学」的成就?不是这样的。也许有些结论或理论根本不能成立,但他因为手段的创新,思想的超前,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了大众的追捧,却并不能证明他是对的。就像一个需要多年研发的产品,会被一个没有经过认真论证的谣言毁掉一样。你能说明这个谣言比多年的研究实践和他们写的学术论文更有价值吗?更正确?显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