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剂是怎么发明的?

众所周知,在大多数现代外科手术中,麻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没有麻醉剂的辅助,很少有病人能忍受手术带来的巨大痛苦。所以,在麻醉剂发明之前,手术往往会失败,因为病人在手术还没结束时就因无法忍受的疼痛而死亡。虽然许多国家(如中国、印度、巴比伦、希腊等。)在古代已经积累了麻醉经验,他们主要使用植物麻醉剂(曼陀罗花、鸦片、印度大麻叶等。),而且还有机械压迫神经干、饮酒、放血等“麻醉”方法。,使病人失去知觉,甚至用棍子击打病人头部造成昏迷,也有涂抹酒精吸收热量的手术。

在使用麻醉剂之前,惨死在外科医生刀下的人承受着难以形容的痛苦。每次手术都伴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痛苦尖叫。

因为病人很痛苦,手术过程中有很大的休克,迫使手术迅速发展。俄罗斯外科医生Pirogov可以在三分钟内锯掉他的大腿,在半分钟内切掉他的乳房。法国名医让·多米尼克·拉里在24小时内为200名患者实施了截肢手术。在这些锋利的刀中,最著名的是英国医生罗伯特·利斯顿,他以手术快速而闻名,被称为“利斯顿飞刀”。

爱丁堡大学毕业生利斯顿发明了外伤药膏、止血钳等医疗用品,其中骨折固定板条一直沿用到二战。他身高1.88米,天生脾气暴躁,是当时医学界极具争议的人物。在他经手的病例中,有三个特别吓人:他在两分钟半的时间里切掉了病人的腿,但他也因为用力过猛切掉了病人的睾丸;一名颈部溃烂的青少年因为利斯顿的过度自信而被误诊。当他用刀切开患处时,少年立即因流血过多而死亡。他还创造了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亡率300%的手术记录:被他截掉腿的病人第二天很快就感染死了(这在当时相当普遍),他的助手被他不小心截掉了腿,也感染死了。另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是一位在现场观看手术的著名医生。他刺中了他两腿之间的要害,因恐惧而休克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早期的愿望之一一定是对神奇止痛药的希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古代医生对一些植物的镇痛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从实践经验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400年前,可卡因和鸦片是众所周知的影响精神状态的药物。它们也经常被用作药物。公元1世纪初,罗马作家塞尔苏斯建议使用东莨菪碱作为镇静剂。对罗马人来说,最有效的麻醉剂是曼陀罗种子。理由还是很充分的:曼陀罗含有颠茄和东莨菪碱,这两种药物都是减缓心律的药物。如果服用得当,可以完全消除疼痛,减少手术带来的精神创伤。普林尼更建设性地描述了公元75年左右罗马医生使用这种药物的过程。在中世纪的欧洲,这些为古罗马人所熟知的麻醉药品被持续使用。但是,摄入途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常见的摄入方式是9-15世纪无数古籍中提到的“催眠海绵”法。它是通过混合一些药物,包括鸦片、曼德拉草、东莨菪碱和从芹菜叶中提取的毒药,将它们浸泡在海绵中,然后干燥海绵来制备的。需要使用麻醉剂时,可将海绵浸湿后放在患者嘴上,让患者吸入药物。这些混合药物绝对会让任何人进入无意识状态,虽然吸入致命的芹菜叶钩毒(可以依次抑制神经系统的运动中枢和感觉中枢)会让整个手术风险极大。

但事实证明,这些处方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受欢迎——因为剂量过高时可能会致命。

除了西方,中国古人很早以前就有关于外科麻醉的传说和记载。公元2世纪,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马飞粉”,并已能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腹部手术。欧美使用全身麻醉是在公元19世纪初,比中国晚了1600多年。这是中国麻醉最重要的进步。

华佗对麻醉学的贡献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麻沸散的成分被不断研究。美国的拉瓦尔在他的《四千年药学》一书中指出:“一些阿拉伯权威人士提到吸入麻醉,这种麻醉可能是由中国人进化而来的。因为据说华佗,中国的希波克拉底就用这种技术,为此涂抹了一些含有乌头、曼陀罗等草药的混合物。”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医生,西方医学的创始人。

不幸的是,《马飞散》已经失传了。19世纪以来,外科治疗的客观要求不断提高,对麻醉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同时,化学的发展为麻醉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1799年,英国化学家大卫首先发现了氧化亚氮的麻醉作用。他自己吸入一氧化二氮后,发现炎症部位的疼痛减轻了,于是得出结论“一氧化二氮可以在出血很少的手术中起到麻醉作用。”在给朋友的信中,大卫描述了他吸入一氧化二氮后的喜悦和安慰的感觉。因此,一氧化二氮也被称为“笑气”。但这一发现未能及时在临床推广。

1824年,希克曼用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氧气麻醉动物,进行了截肢手术。他要求进行人体实验,但没有被接受。直到1893年,化学家斯考芬证实吸入大量一氧化二氮可以使人醉酒甚至昏迷,使用麻醉剂的时代才真正开始。

除了氧化亚氮,人们还探索了其他麻醉方法。1818年,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在其著作中指出“乙醚具有引起昏迷的作用,其作用与一氧化二氮非常相似”。1842,美国罗切斯特的化学系学生威廉·克拉克给一位需要拔牙的女士开了乙醚,让她感觉无痛。同年3月30日,另一位美国医生克劳福德·兰格(Crawford Langer)使用乙醚吸入麻醉成功地为一位颈部和背部肿瘤患者实施了切除手术,随后他继续用乙醚进行了多次小手术。由于当时兰格生活在偏远的地方,他的成就并不为世人所知。

1844年夏天,美国牙医莫尔顿去波士顿实习,去找他的校友杰克逊了解化学。后者毕业于哈佛医学院,是一名化学家。在一次闲聊中,莫尔顿谈到了拔牙时破坏牙齿神经会有多好。杰克逊说他有一些乙醚,可以缓解牙痛,就随便给了摩尔顿一些。后来,一名患者要求莫尔顿拔牙,希望不会太痛苦。于是莫尔顿把浸过乙醚的手帕递给病人,让他吸气,使他逐渐失去知觉,然后在助手的帮助下拔掉他的牙齿。莫尔顿拔牙后,问病人感觉如何。病人高兴地说:“真是奇迹!一点痛苦都没有。”这一成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麻醉剂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和应用。

1846 10 6月16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另一家莫尔顿综合医院使用乙醚麻醉,从一名患者颈部切除了一个肿瘤,手术仅持续了8分钟。这是第一次乙醚可用于大手术的全身麻醉。手术成功的消息很快在美国传开了,然后传遍了全世界。各国纷纷采用乙醚麻醉进行手术,结束了病人不得不忍受剧烈疼痛进行手术的时代。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在Moreton成功后的第二年开始使用乙醚麻醉的国家。

后来,妇科医生辛普森在产科手术中使用乙醚,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氯仿的麻醉效果比乙醚好,于是氯仿成为第三种重要的麻醉剂。

今天,乙醚和氯仿仍然是全身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剂。

学习点

可卡因

可卡因,第一个具有局部麻醉作用的天然生物碱,是一种长效酯类局部麻醉剂,脂溶性高,渗透力强,对神经组织亲和力好,表面麻醉效果好。其血管收缩作用可能与阻断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有关。剧毒,小剂量就能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欣快感。随着剂量的增加,可兴奋呼吸、血管运动和呕吐中枢,严重者可出现惊厥;高剂量可引起大脑皮层下行异化抑制、中枢呼吸抑制和心肌抑制而引起心力衰竭。因其毒性大,易成瘾,最近已被其他局麻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