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上台前魏玛共和国为什么会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意志帝国分崩离析,德国皇帝威廉退位。终于在1918年,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权——魏玛共和国诞生了。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工人们实现了八小时工作制。然而,从一战结束到希特勒上台的14年间,魏玛共和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和低谷。危机成了魏玛共和国的一个核心词,也是这次民主尝试的失败。
世界大战战败后,首先带来的是一场没有人真正引以为豪的革命,不断受到极右叛军、政治谋杀和通货膨胀的威胁。在此期间,政府不断更换。在这短短的历史中,执政的内阁有19个,平均坚持的时间只有8个月。极右翼和极左翼政党日益壮大,政治骨干逐渐被侵蚀。然而更糟糕的是,从1929开始,世界经济危机,大规模失业,希特勒接踵而至。1932年,经济危机达到高潮,柏林的商人甚至想出了“经济危机旅游项目”,包括参观政府部门、失业房屋、空置的新建筑、未完工的别墅、停业的企业、无家可归者收容所等项目。
虽然到了20世纪中叶,魏玛共和国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比如制定了有效的宪法,使得当时的德意志地区重新融入国际社会。政治对立势力可以在议会而不是在街头表达他们的不同观点。换句话说,劳资双方的代表可以坐在桌子前讨论工资和福利。
投票率提高了,许多人通过加入工会和协会参与政治。但积极的表象下是根本没有改变的财富与收入的关系,宪法承诺的机会平等到头来只是一张空头支票。经济危机前后反映的通货膨胀恰恰削弱了中产阶级对共和国的信任。社会的分裂也导致了人们不满情绪的逐渐扩大,除此之外还有代际冲突、劳动力市场和公共领域的性别冲突、宗教对抗等等。
最后魏玛共和国走向纳粹独裁。65438年至0932年,希特勒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37.4%的选票,成为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首相。1934年8月2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控制了德国,宣布自己为第三帝国总理并代行总统职权,最终废除总统制,通过立法成为第三帝国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