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包子?
传说是三国时期(距今1800多年前)诸葛亮发明的。
相传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在云南遇到瘴气,军队难以前进。问了当地的人,才知道当地有很多巫术,必须祈求神灵才能取胜。按照当地的习俗,如果要祭祀神灵,就要杀人。诸葛亮不忍杀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牛羊肉代替人肉,在外层面包上做成人头的样子来祭祀。
最后,诸葛亮彻底平定了孟获,这种用牛羊肉混合,上面盖着面团的食物被称为“馒头”,后来被改为馒头。自从诸葛亮用“馒头”代替人头祭神后,这种食物就作为祭品出现了。不过那时候馒头里面有肉馅,而且很大。
馒头历史
相传诸葛亮七手七脚攻下孟获后,到了泸水,军队无法渡河,就把牛羊肉切成肉泥拌成肉馅,用面粉包起来做成人头的样子,祭祀后军队顺利渡河。这种祭祀被称为“头曼”,也叫头曼,后来又被称为“馒头”。
唐宋时期,馒头逐渐成为殷富们的主食。
南宋《孟良酒家记》记载,酒家专做灌浆小笼包、薄皮春茧小笼包、虾米小笼包等。这里所说的“宝儿”应该是方言中的“包子”。这个时候包子的馅料已经很丰富了,但还是包子和馒头,没有具体分。
到了清朝,馒头和小笼包终于有了明确的区分。《清稗笔记》中记载,馒头作为馒头的头,没有馅,吃的时候必须配菜。南方所谓的馒头,也是用面包屑发酵蒸熟,胀成圆形,其实就是小笼包、馒头,宋代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