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实验小学简介
80年代,学校努力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不断端正办学思想,深入开展“三圣两爱一活动”。在办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建设有进取心的教师队伍,培养务实精神,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通过“抓内治、促外援”努力优化教育环境,使百年学校焕发新的生机。1989获得苏州市实验小学成果评估一等奖。
90年代,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素质,初步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大力开展以“改革课堂结构、更新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内容的教研活动。“乐、练、活”整体改革以音乐教学促进音乐学习的实验成果获吴县市“八五”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该研究课题有17篇论文发表在中央教育部主办的《继续教育》杂志和《教学研究》杂志上。
学校始终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从1980的开始,学校就提出了青年教师“一、三、五”整体发展规划,即一年适应工作,三年逐渐见专长,五年形成风格。每年举办“新苗杯”、“苗杯”教学比赛,平时举办青年教师素质培训班,重点培养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1995全面启动九五省级重点项目“培养跨世纪合格教师案例研究”实验,实验方案于7-8月在《人民教育》杂志发表,1997。2000年启动的十五项目“优秀教师形成机制与培养模式研究”成果显著,全部通过专家组鉴定,顺利结题。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项目“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型教师群体形成策略研究”启动。1986至2006年,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走出了一条“铸师魂、练内功、挑重担、送温暖”的成功之路,促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这些年,在历届吴县(吴县市)、吴中区青年教师评优活动中,有40名青年教师获得一等奖,19人获得苏州市级评优活动一、二等奖,8人获得省级评优活动一、二等奖,4人获得国家级评优活动二等奖。培养特级教师4名,市县级知名教师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名,县(区)级学科带头人20名,区级学科骨干教师11名;向上级行政部门和兄弟学校输送了15名德才兼备的行政领导和校长、副校长。东山实小真正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其教育教师的成功经验在苏州和江苏省有一定知名度,被誉为“东山现象”。
1981至2006年,邹金泉、徐伟祖两位校长倡导校本管理,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树“三风”:校风“求实创新”,教风“严谨好导”,学风“勤学乐学”;把握“三严”: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从严治教;做到“三优”: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品质优良。1983以来,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工自学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小学”、“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180余项,学校全体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22项,并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学生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20余项,发表文章500余篇。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小省的示范辐射作用,先后与江西、新疆及地区的5所学校建立了姐妹学校,实现了齐飞多校同场竞技的愿望。
东山实验小学位于洞庭湖脚下的东山镇金家巷,占地约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数十棵百年银杏树不仅展现了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将校园装点得美轮美奂。主要建筑为香港朱恩裕先生捐赠的教学楼,由各种资金建设——启蒙楼、知识楼、进取楼、杨云楼,香港爱国人士郑老先生捐赠的思经书楼,三座幼儿园保护建筑。1998以来,学校加快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步伐,先后建成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双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声音广播系统、塑胶田径场,购置电脑210余台,铺设光缆线路,建设百兆校园网;学校的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楼配有暴风体育活动室(兼乒乓球训练馆)、多功能报告厅、舞蹈室、科学探究室、仪器准备室、中心机房、心脏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室、美术室、少先队队室、校史展室、保健室、广播电视总控室、电视演播室、体育器材室、档案资料室。
2007年,学校有教职工116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有45个班级,1700多名学生。
东山实验小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该校毕业的校友中,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7人为省部级领导,3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296人为副教授(其中37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