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如何发现稀土的?
1927年,地质学家丁道恒随中国和瑞典西北科学考察队在内蒙古发现了白云鄂博铁矿。1933年,丁道恒知道何左林对偏光显微镜有很深的造诣,于是委托他研究白云鄂博的矿石。他详细研究了丁道恒收藏的十几箱标本。1934年,他发现了两种微小的新奇矿物,分别命名为白云矿和敖包矿(后被证明为独居石和氟碳钙锦矿),经中科院物理所光谱分析证明为稀土矿物。他大胆预测,该矿富含稀土元素。当时丁道恒指出这个矿是个很有前途的铁矿,但有关部门认为是无稽之谈,无足轻重。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包钢和白云鄂博矿的地质勘探才大规模展开。65438-0958年,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组成联合科考队,研究白云鄂博矿的物质成分。何被任命为中国队队长。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查明这个矿不仅是大型铁矿,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其矿物成分超过150种,为世界之最。1959年发现含有大量铌、钽,证明此矿为大型钽铌矿,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绝对的“稀土大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何的功绩。1984,包钢30周年成就展,何、丁道恒被载入包钢史册。对于一个矿物学家来说,这是人民的最高奖赏。
中国主要稀土矿物的发现过程如下:
自丁道恒教授在1927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何教授在1934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含有稀土矿物以来,中国地质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和总结中国地质构造演化发展的特征,应用和建立新的成矿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和探明了一批重要的稀土矿床。20世纪50年代初,发现并探明了超大型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60年代中期,江西、广东等地发现风化残积(离子吸附)稀土矿床;70年代初,山东巍山稀土矿被发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凉山“牦牛坪”大型稀土矿被发现。这些发现和地质勘探成果为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源保障。同时得出中国稀土资源具有成矿条件好、分布广、矿床成因类型多、资源潜力大、有价元素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等最基本的特点。
到目前为止,地质学家在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了数以千计的矿床、矿点和矿化集中区。除了内蒙古白云鄂博、江西甘南、广东北部、四川凉山等地,还有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辽宁、陕西、新疆等地的稀土资源。中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了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