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以前的和尚都是吃肉的。后来谁改吃素了?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佛教作为主要宗教之一,在中国有很多信徒。

众所周知,中国的僧侣需要遵守的戒律有很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禁酒和素食。

原始佛教确实禁酒禁肉,但中国僧人从一开始就不禁止吃肉。

中国的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汉明帝时期(57-75)经西域传入中国。

由于西域多为游牧民族,肉类远比蔬菜普遍,一些僧人开始因地制宜地吃肉,于是禁止僧人吃肉逐渐演变为可食用的“三净肉”。

所谓“三精肉”,是指僧人没有亲眼看到或听到,或者为他们宰杀的肉。

后来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这种经过改良的佛教统治也随之一起传播。

另外,中国的和尚和印度的和尚一样,都是讨饭的,所以对食物没有太多的硬性要求。一般来说,他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那么,为什么本来可以吃肉的中国和尚变成了素食主义者呢?

这一变化发生在南朝梁武帝时期。

502年建立了梁政权,建国初期的功绩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可惜好景不长。梁武帝在位第三年(504),宣布皈依佛教,从此沉迷佛教,疏于治国。梁武帝开始信佛后,开始在中国推广佛教。

他不仅下令修建大量寺院,铸造佛像,还亲自到寺院向民众讲解经文。

在杜牧的“江南春色,千里绿映红”中,“南朝四百八十殿,烟雨中”这句话也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殿宇数量。

此外,梁武帝曾四次舍命出家,放弃长袍选择僧衣。最后,法院花了很多钱向寺庙捐款来赎回梁武帝。

梁武帝对佛教的痴迷可以从他的许多行为中看出。

正因为梁武帝如此热衷于佛教,他才做出了以下举动。梁武帝熟悉各种佛教著作,他从《涅槃经》、《楞严经》等佛经中认识到和尚不应该吃肉。

因为“吃肉的人死于邪道,受尽千辛万苦”(出自《楞严经》)。

认识到这个道理后,梁武帝也实践了,一天只吃一顿饭,他仍然是素食者。

此外,在田健监狱的十年间(565,438+065,438+0),梁武帝还写了《断酒肉文》,并开始强制和尚禁一切肉食。

正是这部法律的颁布,使得当时还在食用“三精肉”的中国僧人走上了素食之路。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僧侣们也是非常反对梁武帝的决定的,但是梁武帝前后五次命令僧侣们不准喝酒不准吃肉,如果不服从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此外,梁武帝还颁布了破杀祠堂的祭祀诏书,规定猪、牛、羊等动物在祠堂祭祀时不得宰杀,只能用水果和蔬菜。

就这样,素食主义逐渐演变成了中国佛教的一大传统,而日本、印度等国的僧侣仍然可以喝酒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