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的发展

如果说CPU是电脑的心脏,显示器是电脑的脸,那么键盘就是电脑的嘴,实现了人与电脑的顺畅交流。但作为与我们接触最多的周边产品,键盘的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忽视,这与其发展缓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嘴”简史

在PCXT/AT时代,键盘以83键为主,持续时间很长。但是随着近年来Windows系统的流行,已经被淘汰了。惠普、联想等品牌机率先采用这种键盘,广受好评,一度被视为品牌机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各种快捷功能的独立产品,有专门的驱动和设置软件,在兼容的电脑上也可以实现个性化操作。

“口型”初探

外壳方面,

传统键盘有CapsLock(字母大小写锁定)、NumLock(数字小键盘锁定)和ScrollLock3,它们指示键盘的当前状态。这些指示灯一般位于键盘的右上角,但也有一些键盘,比如宏碁的ErgonomicKB和惠普的原装键盘,使用了键帽内置的指示灯,更容易判断键盘的当前状态。但由于工艺复杂,大部分键盘并没有采用这种设计。

无论键盘形态如何变化,基本键排列基本不变,可分为主键盘区、数字辅助键盘区、F键功能键盘区、控制键区,多功能键盘增加快捷键区。

“三张嘴”之争

键盘根据用途可以分为三类:台式键盘、笔记本电脑键盘和工业电脑键盘。

传统的桌面键盘仍然是市场的主流,但无论是外观还是技术,都与几年前的产品没有本质的区别。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笨重的桌面键盘越来越与时尚健康的液晶和智能舒适的光电鼠标格格不入。传统的桌面键盘采用轨道滑动结构。虽然按键的键程较长,键感也不错,但由于结构本身的缺陷,输入文字时声音较大。因此,许多知名厂商不断对传统键盘进行改革。比如,爱国者作为业内知名品牌,擅长科技创新,善于把握时尚,对需求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06年下半年推出超薄手感王KB-F920,更胜一筹。它的设计理念延续了“超薄”的理念,键盘最薄处不到1cm,突破了老款键盘的厚重和生硬。线条的弧度更加自然流畅,按键微微凸出,富有质感,整体外观精致优雅,让人记忆深刻;同时,为了帮助用户轻松面对键盘泛滥的尴尬,爱国者精心改进产品结构,严选制作材料,防水设计更加完善,让传统键盘上一层楼就能发展进去。

笔记本电脑键盘虽然在2003年没有出现,但在2003年却大获成功。这种键盘的一贯特点是薄、小巧、外观时尚。很多用户选择笔记本键盘搭配LCD,这样整个桌面会显得简洁时尚。按键方面,他们采用笔记本键盘的框架。键帽不会因为敲击力度不均或敲击位置不正确而倾斜,按键不会卡死;同时按键的力度比较小,用户长时间输入后不容易感到疲劳。静音方面,笔记本键盘设计的相当不错,用户输入文字时的声音比传统桌面键盘小很多。另外笔记本架构的键盘行程很短,触感远不如传统的台式机键盘。

“口口相传”

键盘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专业,根据用途不同,键盘的性能也不同。比如游戏玩家基本都有一个显示屏或者很多快捷键;想经常使用的用户,要配一个易洗的键盘;有夜光键盘,分离键盘等等。这些都是针对用户的需求而设计的。比如专门为游戏应用设计的键盘ZBOARD游戏键盘。这款键盘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内置的技术优势。相比其他大部分键盘可以同时按2~4个键,战霸游戏键盘最多可以同时按7个键。W/E/D三个常用键可以同时动作,完美解决了键位冲突的问题,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给出动作指令更加快捷方便。

以前键盘只是电脑的简单操作,现在键盘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具有多媒体功能的键盘允许计算机用户直接在键盘上控制。你不需要用鼠标点击屏幕上的互联网小图标。同样,控制光驱也有特定的按键,如上网键、电子邮件收发键和语音调节键。有的在键盘下面有一个圆形的调节盘,可以代替鼠标使用。

目前市面上最火的无线技术也应用在键盘上。无线技术的应用让你摆脱了键盘线的限制和束缚。一端你是一台电脑,另一端你可以自由自在的操作,主要包括蓝牙和红外线。但是,它们在传输距离和抗干扰方面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蓝牙在传输距离和安全性上要优于红外。红外传输的有效距离约为1~2米,蓝牙的有效距离约为10米。因此,无线键盘有着光明的前景。不仅解决了电脑周边设备的问题,也为未来电脑多功能娱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使用电视屏幕浏览互联网和观看网络电视节目。可以用无线键盘控制,无线功能充分展现。键盘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1714年,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人们就开始发明各种类型的打字机。当时最早的键盘都是用在技术不成熟的打字机上。直到1868,美国人“打字机之父”克里斯托弗·莱瑟姆·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才获得了打字机模型的专利,并获得了操作权。几年后,他设计了现代打字机的实用形式,并首次将键盘标准化,即“QWERTY”键盘。

键盘为什么要标准化成现在的“QWERTY”键盘按键布局?这是因为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打字机是全机械式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太快,有些组合键很容易卡死,于是克里斯托弗·莱瑟姆·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字母放在相反的方向,以最大化重复击键的间隔,避免卡键。肖尔斯在1868申请了专利,第一台采用这种布局的商用打字机在1873成功投放市场。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今天键盘的排列。

QWERTY的键盘按键布局非常低效。例如,大多数打字员都是右撇子,但使用QWERTY键盘,左手占用了57%的工作。两个小指和左手无名指是最弱的手指,但使用频率很高。中间一栏字母的使用率只占整个打字工作量的30%左右,所以为了打出一个字,你经常要上下活动手指。

1888年在美国举办了一场公开的打字比赛。法庭速记员马加林按照清晰的指法分工,展示了自己的盲打技巧,错误只有万分之三,让在场的人大吃一惊。据记载,马加林的奖金是500美元。从那以后,很多人都跟着这种盲打,美国也开始建立专门培养打字员的学校。

因为盲打技术的出现,击键速度足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然而,60年后(1934),一个名叫德沃夏克的人发明了一种新的排列方法,使他的左右手能够交替打出更多的单词。这种键盘可以将训练周期缩短1/2倍,平均速度提高35%。德沃夏克键盘布局原则是:1,尽量左右手交替击打,避免单手连击;2.口头攻击键的平均移动距离最小;3、排在关键位置的应该是最常用的字母。

到了20世纪中叶,键盘有了另一个用途——作为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设备。另一方面,时至今日,“QWERTY”键盘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键盘布局,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劣质品胜优等品”的例子。

历史上两种键盘创新失败的深层原因分析:

从我们的常识来看,劣质产品最终会被优质产品取代。很多人分析过这种负面现象的各种原因,习惯势力和管道依赖是最流行的说法。但是,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找出更深层次的原因。

1.市场对电脑的需求有限是重要原因之一。

那时候对电脑的需求非常有限,很少有人愿意去改变当时成型的东西,尤其是大公司。我们知道,在需求有限的情况下,任何企业创新的动力都不大,重点是有没有,而不是绩效是不是最好。

2.键盘创新的成本很高。

当时要用编码键盘,软硬件改动量非常大。在当时,软件和硬件都是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掌控的工作,变革的成本可想而知。键盘虽小,却牵动全身。当时的企业并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业绩提升。因为创新的成本很高,那时候因为成本因素而懒于创新是非常正常的。

以上两个原因是企业缺乏接受和推广动力的主要原因。我们来分析一下需求端的原因。

3.有限的意义

优势产品的本质是意义上的优势。但是,仅仅是提高输入速度,对于使用产品的车主来说,实际意义并不大。

因为当时的电脑用户不是打字员,而是公司,而且当时的电脑应用和文档量极其有限,所以提高打字效率意义不大,提高打字效率和提高公司效率也没有必然联系。需要电脑的企业不会仅仅因为键盘输入效率提高而再次购买电脑或软件。所以公司领导层没有动力更换键盘或者电脑。

从消费心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运营商不会强烈要求更换电脑或键盘,打字员也不会因为打字效率提高了而要求自己无事可做。毕竟快速打字对整个工作没有太大意义,而那个时候只要熟练掌握盲打技术,提高效率的意义就足够了。

当时企业关注的人员标准大多是电脑使用能力,而不是打字效率。键盘只是工作中的工具,不是网络上的聊天伙伴。即使操作者喜欢打字效率高的键盘,也很少能决定使用或改用更高效的键盘,即使抛开操作者的心理。如果是家用,相信大家会有更强烈的意向去选择更高效的键盘。

4.速度的提高是有限制的。

两个重新排列的键盘是根据英文字母的使用频率设计和调整的。语言不同,字母使用频率不同,无法同时提高国际绩效,国际创新动力不足。

假设此时出现两种键盘创新,成功的希望很大!

原因如下:

1.有足够的市场

电脑进入千家万户,市场空间巨大,竞争激烈。性能成为主要卖点,用户的想法也不一样,这就为新键盘的推出和成功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企业会为了性能优势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

2.互联网时代,速度提升显著。

无论是企业意义还是个人追求,对输入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企业会乐于接受输入效率更高的键盘,个人会乐于使用效率更高的工具。

3.创新成本低

键盘是非编码的,只需要在软件中稍加修改,软件制作比当时轻松百倍。其实可以用DVORAK键盘,只需要重新标注字母位置,可以说完全没有成本。只是即使使用了德沃夏克键盘,对提高中文输入速度的意义也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全世界的键盘都换成高效键盘,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可能跟着换。

当然,两种高效键盘都没有推广者,时代要求不同,只能假设。

键盘有一天会被淘汰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从键盘功能和键盘功能的替代进度来做一个分析。

首先,键盘的基本功能是单手或双手通过击键输入信息和指令。键盘只不过是一种输入设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键盘是一种方便、快捷、实用的手动输入设备。从这个意义上说,键盘在计算机输入设备领域很难被淘汰。键盘是目前最重要的计算机输入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来可能会发生键盘可能会失去作为计算机主要输入设备的地位。

在进步方面,有几种非键盘输入方式,如声控输入、手写输入和触摸或点击输入,国外正在开发更先进的脑电波识别和输入技术。所以给人一种符合发展规律的思维判断。总有一天,键盘会被更先进的输入设备淘汰。事实上,这种前景值得商榷。

作为一种便捷的手动输入设备,除非人类决定废除人类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双手的灵活性,让位于更聪明的大脑,否则是不可思议的。键盘的存在只能让手更灵活,大脑更发达。最有可能的是,在保留键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融合其他的输入方式,更好的为电脑服务。

会有更小的键盘取代现有的吗?

这个问题涉及到键盘的发展方向,从发展逻辑上来说是必然的。现有键盘的现状是因为现有键盘适合桌面使用。台式机的普及和发展巩固了现有键盘的独特地位,但现有键盘并不适合正在发展的笔记本电脑。未来,学生和白领将是笔记本电脑的最大用户,便携性和多功能性将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键盘的便携性,现有的QWERTY键盘布局已经成为很大的障碍。要解决这个矛盾,必然要改变键盘布局,这也是很多新布局出现的原因。

广泛使用的笔记本电脑键盘之所以屈从于QWERTY布局,客观原因是为了实现与桌面键盘的基本通用性。但是,沿用QWERTY布局也给笔记本键盘带来了很大的被动性,很难缩小体积。键盘的便携性是基于使用的不方便。另一方面,如果采用新的布局,就会完全失去通用性,使用起来更加不方便。如果新的布局必须改变,普遍性将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令人欣慰的是,这一困境已经基本解决。

用新布局替换现有键盘应遵循替换定律。在初始阶段,两种布局必须共存。依靠新键盘的优势,吸引初期用户,逐渐扩大影响力,带动有意改变习惯的人使用新布局,这就要求新布局要易学易用。在共存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影响原有用户的使用,这是平等的选择。问题主要出现在台式电脑的键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