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史阅读经验
战国以前,与当时井田制农业相适应的一种小型灌排渠道——沟流,是这一时期水利的代表类型。传说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于霞在治水的时候就已经发明了集水沟,但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到了周朝,农田沟壑逐渐形成体系,趋于完善。根据《李周》中的描述,当时的沟渠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和控制的面积,大致可以分为三级,即抽水、抽水、排水、排涝,分别起到从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溉和排水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排灌一体的农田水利系统。
除了直接从河流引水的形式,当时还出现了人工蓄水塘。也就是说,在自然湖泊和沼泽周围,用人工堤坝组成的小型水库,可以调节河水和自然降水,提高灌溉能力。西周时期京都附近(今Xi安西南)具有灌溉功能的池塘,就属于这种灌溉方式。
东周以后,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和普及,水利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比如,公元前613年到公元前591年,楚国在安徽寿县建哨皮。公元前548年,发展农田水利被定为国家法典。公元前563年,郑还修建了新的排灌系统。战国至西汉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发展。大型渠系工程取代了农田沟壑,水利工程技术也发展迅速。
海河流域大型渠系建设:战国初期,魏命西门豹主持修建了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即河北临漳漳水十二渠。由于漳水含泥沙较多,含有丰富的有机和无机养分,这条渠的修建不仅发展了灌溉,而且使农田得到了肥沃和改良。西汉以后的数百年间,叶县成为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区域,这与漳水十二道的修建有关。
在长江流域,在秦叔寿(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的主持下,秦昭王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该工程建在岷江冲积扇地形上,为无坝引水渠系。运河渠首主要由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部分组成(图1【都江堰渠首平面布置示意图】)。鱼嘴是位于河中央的引水堤,将闽江一分为二。瓶口是内江的取水门,起到控制进入灌区水量的作用;飞沙堰是内江溢洪道。这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灌溉枢纽。都江堰规划布局合理,设计构思巧妙,在建设和管理上有许多科学创造,如利用当地竹石作为建筑材料,设置观测入河水量的水尺等。它是古代灌溉渠系的一个罕见的优秀范例。除了灌溉效率,防洪航运也从中受益,有力地促进了川西平原的经济繁荣。
黄河流域:灌溉渠系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其中,关中平原的郑国渠是最大的运河,由水利学家郭征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修建。干渠长300多英里,灌溉面积4万多公顷。西汉时期,关中地区的渠系建设进一步发展。其中与郑国渠齐名的百曲,始建于太史二年(公元前95年),灌溉面积约4500公顷。郑国渠有六条辅助运河来辅助灌溉。在渭河及其支流上,有曹保果运河、蒙古运河、灵璧运河和其他运河。以井渠修建技术闻名的龙首渠,曾被引为洛水的灌溉工程,但很快就被废弃、毁坏。当时关中经济的繁荣也与发达的水利建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