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街的历史文化
宜城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6年6月,前身是江苏省名镇宜城镇。宜城自古以来就是宜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至今仍是宜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从1991年前开始,宜城先后三次与邻近的原铜峰乡、十里牌乡、红塔镇合并,现辖30个社区居委会、6个行政村。辖区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24万。宜城镇是江苏的名镇,也是宜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镇在宜兴有着突出的政治地位,从封建时代的官邸、民国时期的县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宜兴县委、宜兴县人民政府。商人聚集,经济发达。早在光绪年间(1906),古镇就设立了仙宇织造厂,生产50多种花式土布,产品曾获南京市运动会银奖。古交桥东、西、北、南四条街周边,生意十分红火。开设绸缎布店、京广百货等店铺数百家,零售兼批发。从早到晚,银元的“叮当”声不绝于耳。
一部人文集,一部历史书。自魏晋六朝以来,李白、苏东坡、杜、王羲之、董其昌等文人墨客在镇上留下了许多诗词和墨迹。镇上有许多历史遗迹,如著名的将军,儒家,郭襄的重要部长,周初,岳飞,卢象升,徐普,周延儒和任芳。建国后,该镇遍布海内外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据统计,在国内外工作的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有400多人,包括前机械工业部部长、驻美大使、台湾省国策顾问、艺术家、科学家、作家、资深记者、经济学家等。有近200名高级职称的人在镇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