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1)第一个时期,1840鸦片战争前,归化卑微,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长期保持和平。

当时的清朝认为中国优越强大,是世界的中心,周边国家甚至海外国家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对中国顶礼膜拜。从中外贸易开始,清朝统治者就把来华的西方人视为非本族的蛮夷,认为应该严加防范。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清朝在19世纪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保留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场所,不拒绝与其他国家交流。只是强调了对方必须承认中国是天朝之国,追求名义上的宗藩和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65438+1940、1950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但增加了开天辟地的意识。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主义者蜂拥而至。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种族和文化两个方面来对待西方的入侵。对外谈判的目的不是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而是安于自己的传统和过时的制度。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取定制的可悲局面。《王霞条约》签订期间,美国特使凯莱布·库辛(caleb cushing)以进京(违反所谓朝贡制度)相要挟,换取清廷在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大量权利上的让步。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进了避暑山庄。他没有痛心割让九龙,他没有吝惜巨额赔偿。但他认为派员驻京是“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事”,因为大使驻京是对清制度的挑战。

同时,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朝产生了危机感。在鸦片战争的刺激下,一批爱国的开明人士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和地理。可惜的是,《海国地图》《瀛寰略》之类的书在国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3)第三个时期,65438+1960、80年代,组织洋务壮大自己,控制洋人维护和平。

这一时期,在西方军事力量的威胁下,清朝先后实行被动开放和主动引进。洋务意识的主流也从中国洋人意识转变为以西方为学习和谈判对象的西化意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烧毁圆明园,彻底打破了清朝统治者的美梦,承认自己遭遇了“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变故”,必须重新认识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洋人”叫“洋人”,“洋务”叫“洋务”。这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也是外交政策上的改变。《天津条约》允许外交部长留在北京,这表明西方列强开始干涉和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清政府设立宰相衙门,管理一切外交事务。中国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开始大量洋务。

自19世纪中叶以来,清政府主要依靠控制外国人的传统技术来处理中外关系。主要的外交策略是以洋制洋和平衡外交,即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来牵制对方。但是,控制外国人、平衡权力的外交,必须以利益为诱饵,以丧失国家利益为代价,而且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结果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丧权辱国。

(4)第四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65438年至2009年,一次计划改革失败,抵抗外国列强的信心逐渐丧失。

中国人民抵抗外国势力的方式已经改变了。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大清帝国被居住在这里的小国日本打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为割让的土地支付赔款。这不仅让中国人民感到极大的耻辱,也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也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进化论的引入使中国人的危机感更加强烈。康有为发起国民大会恢复主权。他研究了各国政治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最终选择了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彼得大帝改革的道路,指出“俄国彼得大帝之心为心法,日本明治政府为政法”。他还断言:“我在改革朝鲜,但鉴于日本,一切都够了。”他们不知道中国和日本的国情不同。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保守势力远远超过改革派势力等原因。中国在19世纪失去了主动变革选择自主发展方向的最后机会。

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廷签订了《辛丑条约》。清廷完全放弃了与外国列强作战的决心,只是试图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猜忌来勉强维持。随着国际法的引入和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反抗外来列强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即从暴力驱逐外来者,彻底排斥西方,转变为基于国际法的文明理性的方式。如1905年,路权的收回和对美国货的抵制,开启了中国收回主权和权利、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进程,表现了外国主权意识和文明理性的对外精神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