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的起源
原始陶器一般采用手工揉捏、泥条盘绕成型,多为细泥红陶,用篝火烧制,烧成温度低,烧结程度差。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通常是用泥条板建筑法成型,以黑色几何图案为装饰,后期出现以人物为主体的图案。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采用慢轮成型技术。陶轮的发明给制陶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龙山文化出土了黑陶、灰陶、红陶、白陶等多种陶器。其中黑陶采用快速轮成型技术和雕刻镂空等装饰手法。
商周时期,手工陶器从农业中独立发展出来,产品多为青铜造型的灰陶和白陶。西周陶器常饰以几何图案、弦纹、兽面、回文,并开始用灰釉制作原始青瓷。
在春秋时期,陶器大多是各种形状的印花硬陶。表面经过抛光、着色、划痕、上色和绘画,云雷纹和动物脸图案被广泛使用。
秦汉时期的陶器以硬陶为主,还有陶瓷砖、瓦、瓦,制作精美,所以后世称之为“秦砖汉瓦”。汉代广泛使用青、黄、褐等低温釉,彩陶也很普遍。唐三彩出现在唐代。
宋代瓷器艺术空前发展,出现了关、葛、汝、丁、钧五大名窑,以及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其制陶技艺、形式美感、釉色效果、装饰手法(糊、刻、刷、妆土)都堪称完美。
辽金时期的陶瓷以鸡冠壶、马镫壶为代表,反映了民族生活的特点。元代的代表瓷器有青花、釉下红和釉下彩瓷器。明代景德镇成为中国瓷业的中心,青花瓷成为主流。
清代陶瓷技术达到顶峰,有古色、粉彩、珐琅彩等十几种彩釉。近代以来,中国的陶瓷技术开始退化,逐渐落后于发达国家。
扩展数据:
在烧制过程中,窑内的气氛条件会影响陶器成品的外观。让空气进入窑内会导致氧化气氛,氧化粘土和釉料;但是,限制空气进入窑内会导致还原气氛,使粘土和釉料表面的氧气被带走。
以上因素都会影响烧制陶器的外观。例如,部分含铁的釉料在氧化环境中会变成棕色,在还原环境中会变成绿色。窑内气氛可以调节到制釉的复合反应。
在西方应用日本传统的若开器烧制方法时,会在陶器还热的时候将其从窑中取出,用灰烬、纸张或锯末闷死,使陶器的外观具有独特的碳化效果。这种技术也将在马来西亚用于制作传统的拉布茶。
百度百科-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