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画技法:
1.烙画工具,
葫芦烙画作品一般为深色、浅棕色,古朴典雅,清晰美观,其特有的凹凸不平的纹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独具特色。经过渲染上色后,能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早年的葫芦烙画艺人以铁针为工具,将钢针插入香中进行烙画,主要是烙画葫芦上的装饰。后来制作技术和工具不断改革,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烙印刷,可以随意调节温度,并配有多种专用笔,从而使这种古老的创作方式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能力。葫芦烙印的技法从单一的烙印发展到烙印、打磨、烙印、精绘、烘焙、渲染。
2.葫芦烙画技巧
多功能烙印刷的温度和速度对色调有很大影响。用毛笔在葫芦上烙,可以用像炭画一样反复烙的方法增加层次来解决色调的深浅,也可以依靠运笔的速度和调节毛笔的温度来表现不同深浅的色调,这也是葫芦烙的独特技法。烙印刷恒温工作,用笔移动速度快,使烙印色调淡;速度越慢,色调越暗。温度越高,速度越慢,颜色越深。温度和速度相结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烙较大的画或山水花鸟黑画的写意,笔触较长,葫芦烙笔时有回旋余地。浅色调可以烧的比较快,葫芦刷的温度很少调。主要依靠
书写的速度、腕力的大小以及增减层次的方式,都可以实现音色深浅的变化。画面很少,或者刻画人物的细微部分,笔画很短,没有太大的动笔余地,比如眼睛或者鼻子的高光,高温无法快速解决。一定要把葫芦牌刷子的温度降低到合适的程度,小心翼翼地用慢速烫在眼球的高光处,留下高点。在给鼻子的高光烙印时,尽量降低葫芦烙印刷的温度,烙印出淡淡的焦色,在高光周围留下高光。高温快速法烘烤的浅色调和低温慢速法烘烤的浅色调有质的区别。前者质地粗糙,后者质地细腻。所以根据画面的需要,比如低温下慢慢烤出来的远处的山和云,色调比较柔和,而高温下快速烤出来的附近岩石的明亮部分,色调比较淡,但是纹理比较粗糙,体现出岩石的质感。葫芦烙印刷最大的优点是频繁调温不会浪费时间,可以随意烙印各种图案。
3.用笔和避免疾病的条件
使用笔的条件:
(1)力量就是笔力,就是用笔有力量。
(2)总是指老年,老年和力量一样,是温柔的对立面。
(3)活是指精神不停滞,这就意味着用笔必须根据烙印对象的形象、动态、肌理的要求,有轻有重、有慢有快、有起伏,甚至可以忽略轻重、有快有慢、有起伏。生活与腕力的运用息息相关。清代石涛说:“腕徐若精神可弯画,笔若断不傻……”意思是用腕力活下去。
(4)松即轻快,即写字时不要畏首畏尾,不要握笔过紧,握笔过猛。
(5)圆是平面的反义词。
(6)粗就是不细,粗,有味道。粗细与布局和用笔有关。用笔给一个物体烙印,不仅要烙印质感,更要烙印量感。换句话说,烙画有一定分量的感觉耐人寻味。
(7)头发不顺滑。这对于山水画来说很容易,但是人物烙画中的长线条就不容易做到了。我觉得可以用书法中篆书和藏文的笔法来烙印细线,也可以达到有毛而不刚的效果。
(8)滋润就是滋润。用笔讲孝顺滋润,反对贫瘠无神。
(9)巧拙用笔需要巧拙互用。聪明是精神,笨拙是矫健。简而言之,聪明就是率,愚蠢就是蠢。太多容易让人觉得轻浮,太蠢容易卡住。我们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画面既灵活生动,又凝重庄重。
用笔避免疾病:
(1)板表示笔不活动。这个问题是由于对被烤物观察不够,无法做到“有意先写”。
(2)篆刻是一种刚性的意思,是由笔的刚性,轻重的不到位,速度的变化而引起的。
(3)手指笔解不开,好像粘在一个葫芦上。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敢写,或者写起来犹豫、拖延,通常表现为停滞、僵化。
(4)干是润的反义词,烘焙过程中没有层次感。
(5)弱就是不会写。明代李开鲜说“弱笔无骨劲,细而脆,似柳条笋,水色秋华盖”。这种烦恼和我初学烙画时的稚嫩弱韵不同。
4.花鸟品牌
烙印花鸟画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像烙印人物那样丰富多样,也不像山水、云烟那样跌宕起伏,变化无穷。虽然花也有各种各样的花,但鸟也有各种各样的鸟,毕竟只是花和鸟。翻动花鸟容易导致千篇一律的局面,所以要让翻动花鸟更有变化和生命力,就要考虑在构图上对其形式法则的妥善处理。烙印花鸟构图的美丑尤其暴露。有时候只是一片叶子处理不当,或者一只鸟的位置不当,都会影响到整个画面,给观者带来不愉快的感觉。所以,在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做出选择。如果我们想放弃我们所爱的,我们就必须放弃我们所爱的。想夸张就夸张吧。
翻转花鸟的线条趋于呆板、平淡,有些葫芦烙画把线条勾得很尖,很暴露,但太造作。在葫芦烙画中,花朵用纤细流畅的细线勾勒出来,表现出花瓣细腻的特点。叶片和叶脉线条的飞扬灵活有力,既能烙出叶片的纹理,又能表现出微风吹拂时的摇曳动态;树枝又细又硬,用L9线刷得瑟瑟发抖,烙下了树枝的硬度和皮肤粗糙的纹理。
鸟的头、眼睛、嘴、脚、爪子、翅膀、尾羽、胸毛等。都是靠线条的刚性和书写的优先级来完成的。仔细研究它的线描,可以发现它的变化不是为了变化,而是为了表现景物的特点,画面的意境和韵味。线描洒脱,生动不呆板,自然不做作,多变不张扬,柔和细腻,刚而不僵,远看统一协调,近看变化多端。
品牌花鸟的上色和构图一样重要。作为一个花鸟品牌的人,不仅要在上色技法上精益求精,还要掌握科学的色彩知识,才能灵活运用色彩搭配。古人说墨分五色,其实烙画看起来就是一种颜色。其实绝对不在五色之下,从而达到“妙不可言,神乎其神”的境界。但是,在花鸟画的色彩搭配中,往往容易犯很多错误,如燥、火、俗、主辅分离、交错无序、深浅模糊、味道平淡等。你说“枯萎”是什么意思?干是色彩干涩缺席,沉闷无生气,主要用浅色不显色,自然空气全无。所以要轻而不燥,轻了却还见色,就会有一种柔和的美感。什么是“火”?火是颜色对比太强烈,产生强烈的刺激和不愉快的感觉。什么是“低俗”?庸俗的原因大多也是对比处理不当造成的。没有研究色彩本身的纯度,随意的配合往往会产生庸俗的色彩,比如丰富的色彩,处理不当更明显。要华丽而不俗,就要降低色彩的饱和度,尤其是在使用重色的时候。什么叫“主辅不分,交错杂乱”?这是颜色优先的问题。一幅画一定要有它的中心色,以一种颜色为主色,使其他所有颜色都趋于主色,达到和谐,才会产生美感。如果不分主次,任意上色,必然会造成画面上颜色的混乱。「平淡无奇」是什么意思?屏幕上的色彩过于均匀,缺乏变化,尤其是同浓度的色彩搭配起到了同化作用,必然会变得沉闷无趣,有色等于无色。
从花鸟的整个烙印过程来看,渲染是绘画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一幅画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古人提出了一些关于渲染的戒律,因为葫芦烙画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沉闷,没有生气,没有韵味。葫芦烙画最怕局限于机械技巧,看不到生命力。不限于固有的技术程序,根据艺术效果来判断,有时还会一层一层的洗染。有时候轻染一次,只要达到了极佳的效果,就会立刻停止烙印。
5.动物品牌
从大纲开始。首先要求稿件严谨准确,然后低温打勾。检查线条后刷、梳、打底。渲染一定要细致,不留笔痕,由深到浅逐渐融化并均匀涂抹。烙动物的条纹需要一丝不苟的理性,没有无序感,这是烙动物的特点。如果你不能给动物的毛发打上烙印,你就会显示出你技术的不足。动物身体的凹凸结构也要适度渲染。最后还要覆盖染全肤色,在白色的长须动物上画出细密有力的络腮胡。
无论写意、工笔,还是兼笔的葫芦烙画技法,都是“以笔取形,以色烙印。”形状和色彩的结合丰富了动物烙画的表现力。诚然,有些偏重于渲染,有些略辅助色彩,有些是工笔线描或工笔线描,就像旋律不同的音乐。中国的动物烙画也借鉴了西洋画的长处,先强调骨的力量,即用笔赢得“刚”之美,也有“柔”之美相得益彰,“阳刚”与“阴刚”之美相得益彰。可见,要繁荣发展动物烙画,必须不断探索,稳步学习中西各种技法。
6.角色品牌化
先用笔,先要有写作的意图,因为只有一个成熟的意图在酝酿,你才能和上帝一起写作。更重要的一点是用简单代替复杂。比如工笔要四笔,写意只要一两笔。这就要求作者对所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要有高度的概括和泛训能力,否则只能给人一种平淡空洞的感觉。怎样才能让笔简洁而不空洞?我们必须长时间观察和琢磨所要描述的对象,不断在提炼线上多下功夫。
人物烙画有大写意和小写意两种。小写意分为工笔。这种工笔与写意的结合,既能满足人物某些细节的要求,又能给人一种笔墨生动的感觉。在用笔上,粗细、抑扬、抑扬变化很大,要求写得又快又大胆。
(1)手工品牌
“画人难画手”是古代画师的经验。一幅好的人物烙画主要在于整个人物的比例正确,形象生动,但手对整个人物的表情和姿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品牌塑造人物的双手应该熟悉并掌握以下三大法则:
手的形状和姿势。角色的手的形状是指手的形象,如长短、粗细、大小等,属于角色的生理特征。手势是指手的动作和姿势,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手的结构。包括手腕、手掌和手指。腕骨形成手掌的基础,它由八块小骨组成,呈椭圆形,位于手掌和前臂之间,连接手掌和前臂。五个掌骨呈扇形,第三指是指骨中最长的,由除拇指外的三节组成。在手掌的拇指侧和小指侧,有两个肉的凸起,称为“拇指球”和“小指球”。从侧面看整只手时,前臂、手腕、手掌、手指逐级下降。手背上,前臂肌肉的肌杯通过手腕延伸到每个手指,使手屈曲伸展时露出肌腱。在给人物手部打烙印的时候也要注意* * *手部结构相同规律。到了近代,由于医学人体解剖学和艺术人体解剖学的出现,许多葫芦烙画师和雕塑家在创作人物时,手的结构大多是正确健康的,但也有一些作品的手的结构和比例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这门艺术科学。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多数人的手都很小”、“两只手没有平时大”、“小指比拇指粗”、“五指平行”、“手掌太长或太短”、“手腕太细或太粗”、“手腕和手的位置不对或无法连接”等等。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必须重视人体解剖学,学习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并将其应用到人物烙画中。
手钩线。手勾线和脸勾线一样,要求对称细,使柔和的线条富有弹性。用笔可以略重、起伏,但避免用转折、起伏的笔法,使手显得僵硬。因为手是人体的一部分,与手臂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角色的手臂也必须烙印准确,才能与其他部位相协调。
(2)人物各部分的品牌化
勾掉:一个人脸上的各个部分都要用葫芦牌的刷子勾掉。比如头发和眉毛的颜色可以稍微浓一点,而脸、鼻、口、颈、手这些属于肌肉和皮肤的部位要在低温下划出来。上下嘴唇也要用低温勾,嘴角的缝要稍微深一点,为下一次上色做准备。头饰部分一定要高温勾出来。勾线时笔要紧有力,根据筋骨关系,标注轻重、松紧、粗细、虚实。同时要注意对称。如果厚度过宽,会显得不协调,甚至难看。
发眉烙印法:一、发髻第一次低温烙印。烙印时注意额头和发际线的严格界限,以免损害形象。不要烧太多,也要烧够。这支笔必须严格控制。发髻烙好后,低温烙人物的眉毛和眼睛。烙眉毛的时候要烤笔道,烙眼睛的时候要烙上眼睑的深度,然后再烙眼睛。
烧伤脸颊、眼窝、耳轮、指尖:这些部位要通过渲染来烧伤,尤其是脸颊要在适中的温度下染色。这里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展现人物皮肤的健康颜色,另一种是展现人物特定的化妆效果。男女老少婴儿的脸都要渲染,连现代人物的脸颊烙印都一样。
渲染是人物烙画的关键步骤。如果渲染不好,烙画就没有立体感。所以渲染首先需要适度的明暗处理。染的太淡了,太浓了就丑了。必须用钢笔染,逐渐散开,直到不留痕迹。不然会聚在一起,看起来很丑。另外,染完脸颊后,还要渲染脸部的眼窝,耳朵的轮廓,指尖,指骨和手腕,衣服的褶皱。
7.书法品牌化
烙印书法比葫芦烙画容易。如果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可以直接用烙印毛笔书写。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技巧或者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可以做一个书法模板,先把你要烙印的书法刻在厚纸上,然后用底纹机烘焙;第二种方法也经常使用,因为它比第一种方法更简单、更实用。把打印出来的书法用复写纸延伸到你要烤的葫芦上,用毛笔烤葫芦,可以烤成阴阳效果,有不一样的味道。
葫芦烙画的装饰可以搭配中国结等装饰品。
8.葫芦烙画欣赏
看葫芦烙画,不仅要欣赏画面的简单与复杂,还要欣赏下面的物品是否精美。
一个画家的作品可以显示作者的成就。图片的形象就是品牌的具体性。我们往往主观判断画的烙印好不好,这是烙印的最大影响。
书法和葫芦烙画往往伴随着诗词,诗词是葫芦烙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诗是画龙点睛之笔,让画变得有声有色,画中的书法也最大程度的影响了画面。书法不精通的画家大多不敢落款。虽然只有签名,但也能一窥其基本功。
印章,屏幕上常见的印章用在各个方面:画家印章、签名人私人印章、休闲印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认证印章等等。各种印章的烙印或雕刻,印章的内容,印章的位置都在审核之列。特别是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收藏家、鉴赏家的印章,可以辅助鉴别真伪。
装饰,葫芦烙画的装饰很独特,材料工艺很有讲究。颜色、连接等。都很讲究。
中国人欣赏葫芦烙画不仅仅是为了表面功夫,更是为了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技巧,从事葫芦烙画的时间越长,表现出来的技巧越多,这是初学者无法掌握的。尤其是书法,对于老手来说,是有力而苍劲的。在葫芦烙画中,其线条、图案、意境也显示了作者的功力。所以生活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往往会有和年轻画家不一样的表现,这就是功力。
布局,布局看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作者心目中的世界就是从画面的布局表达出来的。葫芦烙画和西洋画有很多不同,最明显的就是“留白”。传统上葫芦烙画没有底色,所以留白很多,疏、密、聚、散称为留白布局。在空白处,有人用书法、诗词、印章等。要填空白处,还要留白,这样从版面就能看出作者的独特性。
知识,技巧,布局,从图中可见一斑。至于作者的学识,对他的作品影响很大。所以中国素有“文人画”之称。著名文人,作品各不相同,是一种“书生气”。知识是画家和画师区别的条件之一。
性格,西方画家往往浪漫不羁,游戏好玩。而欣赏者只看他的画,忽略了画家的私德。中国的人不一样。没有人在乎一个画家或书法家是否不检点,道德败坏,臭名昭著,缺德透顶,无论他的书法艺术多么精湛。不知道是谁把秦桧等奸臣的作品挂得高高的,但岳飞的《还我河山》、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成为家喻户晓的匾额,就是这个道理。
诗,葫芦烙画中的诗,往往代表着主人的心声。一首好诗可以表达作者的内涵和学识,一首好诗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印章中,无论是葫芦还是葫芦烙,往往都有“压角”章。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者书法的空白一角。烙印的文字有时对字画的影响很大。我们也可以从燃烧的文字中看出作者的心态或者当时的环境。好的烙印,加上好的刻刀法,把字画盖住,为作品增光添彩。